美國頁岩油爆發後,歐佩克減產還會對油價形成多大的影響?

淡淡禪風


市場經濟能夠降低物價。石油這個領域,情況如今就是這樣。

普通經濟學是這麼考慮價格和需求的。價格曲線很簡單。

在很多領域,都是符合這個道理。如果一件產品有錢賺,那麼就有很多人會提供供給,價格會走低,直到跌破成本,有人倒閉,然後退出市場,這樣價格又回升。

可是,大多數情況不能用供需來鎖定,因為這個模型說明的是充分競爭的市場。那些供應商,要時時刻刻能夠進入到這個市場補充供給,而過剩的時候供應商退出也應該很方便。這並不現實,比如金融行業,進入簡單,但是退出卻很難,有些銀行大而不能倒。比如壟斷的行業,你進入很難。三大運營商,你走遍全國也就三個選擇。當然不會引起充分價格競爭。(當然,還有吉芬物品和奢侈品,有時間普及概念)

石油行業也一樣。在全球大多數產油的國家,石油開採是被控制的。也就是市場化不會起作用(醫藥市場化的爭議在於,醫藥的技術壟斷的,所以才會有《我不是藥神》的社會話題。技術壟斷也是一種壟斷,但是相對於資源壟斷,其又是造福更多)。歐佩克本身是一個國家聯盟,這些聯盟中的國家本身是按照國家計劃來開採石油,而非歐佩克能源國家比如俄羅斯,本質也是國家控制石油開採(俄羅斯石油公司其實類似中石油,股份制的國有企業)。國有化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民族獨立運動。中東國家因為中東戰爭而發起了石油開採國有化以及發動了多次石油危機(沙特阿美也是在80年代,先是國有化,然後再成為沙特王室財富)。委內瑞拉和伊朗的財政依賴於石油,本質上也和其國有化石油開採有關。

石油從來沒有完全市場化過。在國有化之前,石油領域號稱“七姐妹”,來自於英美的石油公司實質上形成了全球石油的寡頭壟斷。日本和德國要瘋狂的擴張納粹勢力,和英美在能源上的衝突那是必然結果。

頁岩油是一次技術革命,這就像電動車取代內燃機一樣的性質。其推動者是個體戶,這樣,石油從產生到現如今第一次重新迴歸了市場化。如果歐佩克減產,那麼頁岩油生產商就會擴大供應,只要油價高過成本,哪怕是1分錢的盈利。而如果歐佩克增產,那麼自己內部必然四分五裂,因為這些能源國家財政嚴重依賴石油開採。

在這種情況下,委內瑞拉和伊朗出現混亂,是市場發揮了作用。而歐佩克的減產協議,只有沙特完成了目標。其他國家各個都是打著各種旗號,偷偷超產。這樣,油價可控時代已經結束,這對於石油進口的中國和日本,那是有很大的好處。

除非石油開採枯竭,那麼本輪頁岩油對於世界油價是永久性的改變。沙特阿美已經開始重新市場化,也就是上市。而頁岩油的石油儲量是石油總量的大部分,超過6成。


財經紙老虎


歐佩克的減產在頁岩氣革命之後,對於油價的影響力確實已經下降了,但是這不意味著歐佩克減產,對於油價就沒有影響。

在頁岩氣革命之後,美國大量的頁岩油產量上升,對國際油價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影響,國際油價從原來高於100美元的位一直下降了現在的低位,相當於腰斬。並且頁岩油產能對於國際油價的制約,等於在國際油價70美元左右的位置設置了一個隱形的天花板,當油價逐漸接近這個位置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頁岩油產能投入生產,從而對油價的上漲形成制約,最終導致油價不能夠突破這個位置。

所以歐佩克減產對於油價的影響能力確實減弱了,但是這不意味著歐佩克減產對油價沒有意義。一方面由於頁岩油的平均出警成本比較高,所以在歐佩克減產造成油價上漲的過程當中,產量的增加是逐步的。這就說明當歐佩克減產後,對於油價影響力會造成一個短暫的油價上漲,今年的減產協議達成就是這樣的情況,但在其後油價還是會逐漸的歸於平常。

另一方面歐派克完全有能力在油價處於50美元以下的位置,對油價進行強有力的影響力,因為頁岩油出產的成本較高,無法對油價形成在50美元以下的影響能力,所以歐佩克的減產能在50美元以下對油價進行提升,甚至是降價來摧毀頁岩油產能。



諮詢師天生


歐佩克通過減產、增產調控石油市場價格,這是過去的理所當然。

但現在不同了,因為美國開採頁岩油技術大獲成功;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石油進口國變成了石油淨出口國;國際石油供需關係發生逆轉。

誰疼?歐佩克、俄羅斯。石油再也別想賣到70美元一桶以上。他們會束手就擒甘拜下風聽之任之嗎?

理論上通過一輪長時間增產製造嚴重供給過剩,讓石油價格一降再降,逼迫頁岩油公司破產。傳統石油開採成本低得多。他們如果這樣做代價不小噢。

我選擇相信美國,他們頁岩油成本(上市公司報表)在37.5美元一桶以上,55~65美元之間是他們願意接受的石油價格。高於這個區間不會持久,低於這個區間會虧本也不會持久。

歐佩克減產只會讓美國頁岩油擴大市場份額;歐佩克增產才能打擊美國頁岩油。



不過,頁岩油技術正在世界探索推廣,中國、巴西、非洲都有巨大潛力。歐洲打算2040左右停止傳統能源汽車生產代之以新能源汽車恐怕要調整。


雲端美


是否戰略忽悠?

頁岩氣開採會否產生開採環境災害?

在不成熟的前提下,米國不會隨便開採浪費自己的有限能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