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走進深秋的雨頭山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一花引來萬花開。從紅色游到“五朵金花”,從“三臺八景”的歷史名片到鄉村遊,掀起了麻城的旅遊熱。你看,有板栗之鄉美譽的麻城市鹽田河鎮又有新的看點!應文友之約,我們又驅車向該鎮的雨頭山出發了。

村雨頭山村是如今該鎮種植板栗的核心區。板栗這個支柱產業,圓了當地村民脫貧致富夢。此時已是深秋,我不知道文友們不選擇收板栗時段去看板慄成熟的風采,卻偏偏要選在板栗落葉歸根的時段去呢?也罷,既然大家相邀同往,必定有值得欣賞的美景,深藏在東山深處。我期待著……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車停了,我第一次來到了雨頭山村。村裡人熱情好客,我們在村接待室一坐下,便嚐到了他們自產的“乳橘”。皮薄肉厚,汁豐味甜。我很好奇。因為我嘗過我們麻城不少的自產橘子,一般都酸得要命。我的大弟弟在屋邊種有橘子,青黃色,個大,只當風景,沒有人去品嚐它。這都是因為酸的緣故。

慄鄉產優橘,我們都很驚奇。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從村支書那裡獲取其中的秘訣。原來,這品種是來自於武漢某大學的一位教授培育出來的新良種。它與枸骨嫁接。又因為產於乳頭山下,味甜,故名“乳橘”。

我們繼續請教村支書:這裡的板栗名揚中外,為什麼又開發出新產業呢?“山窪的田地,普遍肥沃,溼度也比山上要大。如果種板栗產量則不高,而橘子恰好需要這樣的條件。”村支書盧文河的一席話,一下子解開了我們心中的疑團。我們異口同聲地為村“兩委”帶領村民致富,敢於勇立潮頭,不斷地使出新招而點贊!

百聞不如一見。村支書作嚮導。為了遊覽線路的便利,我們走進了沒有掛果的乳橘園。這兒的一片綠,綠得真可愛。不僅葉子是綠的,連枝和莖也顯得一樣的綠。在這萬山紅片的季節,有如此成片的綠,的確是不可多得的景觀。有趣的是枝頭一小節,嫩嫩的綠,真是人見人愛。這一株株綠彷彿是帶著春天的詩意,用更加誇張的手法將去書寫新的傳奇!

抬頭一看,我們被高高低低的山嶺包圍了。而且是一層又一層,甚至連接到了天邊。

蔚藍的天空上,漂浮著一朵朵棉花糖似的白雲。呼應著多彩的山嶺。山嶺佈滿著一道道魚鱗帶,漫山的板栗點綴著烏桕和紅楓,猶如飄逸的綵帶。烏桕是天然的,而紅楓是人為的。村支書說:這樣做是基於發展鄉村旅遊著想的。遊人來了,既可採摘乳橘,又可欣賞紅葉,一遊二獲,兩全其美。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既然來到了雨頭山村,我們必須要去欣賞一番乳頭山的風采。

當地有一個富於傳奇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乳頭山和龜峰山。傳說這兩座山當年比著長高,誰也不願輸給誰。最後還是龜峰山勝出。乳頭山沒有氣餒而是化作乳頭,用自己的甘乳默默地哺育著這一方沃土上的萬物。從此,這裡演繹出一道道迷人的風景。

雨頭山鳳頭山寨,佔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殘存的山寨石牆,彷彿是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在那裡訴說著昔日的歷史風雲。此山的東北面半山腰有獅子洞、黑洞、豹子洞,三洞相連,構成幽靜的石洞奇觀。

鄉村水泥公路爬山越嶺,從乳頭山左側蜿蜒出如詩如畫的美景。可惜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們沒有來得及登上乳頭山。令人欣慰的是,順著村支書手指的方向,我們遠距離地目睹了她的芳容。然後沿著崎嶇的山徑折轉返回。

慄樹葉子完成了季節的交替,染上了秋天的顏色,裝點一條又一條迂迴的山樑。在北風的催促下,似彩蝶一般,在空中翻飛漫舞,最後落在魚鱗帶上,綴成一條條厚實的“地毯”。踩在上面發出“嚓、嚓、嚓”的聲音,確有一番情趣。

小徑把我們帶到了村部的後山。感到眼前突然明亮起來。原是慄樹更換良種。一樹樹由嫁接而生的新枝,稀疏地支起新樹冠,山雀在上面翻飛鳴叫。野菊笑盈盈地送來一波又一波的芳香。驚起的野雞“拍”地一聲,張開美麗的翅膀,飛向了對面的山崗。我們的目光也隨之投向遠方。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一覽眾山小。縱橫交錯的山嶺圍成了長衝、短衝。有的也像一塊塊小小的盆地。24個自然壪分佈其間。小溪、田園、道路與之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畫卷。

短短的遊覽,我收穫不小。回到家裡,忙碌一陣手頭堆壓的事兒,又稍得閒暇。人一靜,雨頭山的紅葉、乳橘、荷塘、古村落、古驛道、響水河,以及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樓房,一幕幕在腦海縈繞。

我最難忘的還有村民那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來自品讀麻城官微 作者高漢平)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遊記】麻城鹽田河的雨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