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找到風投?

李宣澤


創業者想要快速找到風險投資機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找到值得風險投資機構信任的推薦人。

一些創業者因缺乏尋找投資人的技巧,把大量的時間放在了碰運氣上,獨自摸索浪費了極大的精力。

若項目融資週期寬鬆,創業者平時還可以跑跑線下會場,投資人經常出沒的創業孵化器等。

投行領域魚龍混雜,創業者找投資機構的過程中缺乏經驗,很可能會被一些“假中介”給騙,錯失最佳融資窗口。因此,個人推薦找推薦人,反而能夠大大縮短前期找投資人的時間,風投機構也會更加重視。

什麼是風投?

風投即風險投資,又簡翻譯VC,它是一種高風險的權益投資。主要是指向初創公司提供資金支持並獲取該公司股份的一種融資行為。風險投資是私人股權投資的一種形式。

風險投資扮演的角色。在一些創業者的心目中,風險投資機構出手闊綽,動不動就砸給一些創業者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的投資,卻很少有人知道風險投資機構,也僅僅是基金的管理人。

風險投資機構透過設立私募基金,吸引出資人把錢交給機構來管理。風險投資機構作為基金的管理者,在成立一支基金之初,會做大量的行業分析研究,採取定向募集(私募)方式設立或發起。

風險投資收益回報。風險投資機構會抽取風險投資基金總額的2%做為管理費。對於基金投資收益部分,抽取20%的收益金,80%分給資金所有人。

為什麼有些行業無法獲得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往往偏好哪些高新技術、具有創新性商業模式、具備高速增長,輕資產運營的科技及互聯網公司。對於一些重資產、低增長、回報低的傳統行業,很難獲得風險投資的青睞。

因此,創業者在找風險投資機構融資之前,首先需要對自身的行業進行判斷,看看是否符合風險投資的預期。

為什麼要找推薦人

投資人要花99%的時間,甄別值得關注1%的創業項目。

一般知名風險投資機構,投資人每天大約會收到幾十份商業計劃書,一年最少也能收到3000多份。

大約僅有不足20%的項目能符合基本條件,相當於600家公司的項目,真正能夠拿到融資的也就十幾家創業公司。

因投資人的時間比較寶貴,很難花時間去一對一接觸每位創業者,這樣的代價對投資人而言承受不起。

有了推薦人的引薦,至少可以幫風險投資機構過濾掉很多“垃圾”項目。因此,投資機構也比較願意接受一些靠譜推薦人的推薦,獲得面談的機會要比創業者投遞商業計劃書的概率更高。

哪類群體可以成為項目推薦人。作為項目推薦人,首先需要有直接接觸投資人的渠道,他們可能是被投公司的創業者,創投媒體、創業社群、FA、創業孵化器。

因此,創業者在融資之前,需要大量接觸這些人或者機構,為未來尋求推薦做好人脈基礎的鋪墊。

網絡投資人中介平臺靠不靠譜。絕大多數網絡中介平臺,是靠收取高昂的會員費,創造經營效益。

創業融資概率本身比較低的情況下,一些中介為了獲得創業者更多的收費服務,對完全不符合融資的條件的項目進行包裝誘導,騙取創業者花錢做商業模式優化以及投資報告製作費用,使得行業口碑度極差。

尋找推薦人的作用,就是信任背書的嫁接,提升創業者項目的可信度,另一方面能夠讓創業者少走很多彎路,節約大量的時間精力。

怎樣增加項目融資成功率

即便有了推薦人的推薦,創業者也未必能夠獲得融資,投資人還的從項目本身的商業價值來考慮。因此,為了增加項目的成功概率,需要對自身的項目徵求推薦人的建議,把商業模式打磨的更具競爭力,如此才能獲得融資的幾率。

投資人看項目會參考哪些要素:

  1. 創始人過去的學習工作經歷是否突出;(投資人會認為優秀的人過去也必然很優秀)
  2. 對行業的認知是否深刻;(創業本身就是認知力的變現)
  3. 在自我學習、領導力、堅持;(創業遠比你想象的要困難,綜合素質越高成功概率越高)
  4. 項目本身解決了什麼問題;(問題是否具備普遍性,需求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具備付費價值)
  5. 市場想象空間是否夠大;(符合10億美金規模)
  6. 合夥人團隊角色是否互補(運營、技術、營銷),合作基礎是否穩固;
  7. 商業模式是否輕量化;(是否已經驗證,或有人在國外取得成功)
  8. 盈利模式是否清晰;(對未來的盈利方式是否有所設計)
  9. 核心競爭力是否具備一定門檻;(如果同行跟進怎麼辦?)

創業者只有在投資人擔心的這些問題上反覆打磨,才能傳遞給投資人更多的安全感,因此獲得融資的機會才能大大加強。

綜上所述:創業者想要快速找到投資人,首先確保項目本身靠譜的前提下,找到靠譜的推薦人,往往項目融資成功的效率會高很多,也會少走很多彎路。

創業行動家聯合多家風險投資機構,在頭條首頁設置【創業融資圈】社群,歡迎創業者在圈子分享項目計劃書。


創業行動家


對於創業者而言,做再多的準備其實也是沒準備的,總會有許許多多在你意料之外的新問題,讓你360度無死角的傻眼。所以正常的創業者應該都是很緊張的,因為他為了夢想,放棄了許多常人的快樂。放棄的已經成為現實,夢想卻還在遙遠的未來。而夢想的實現,就需要資金支持,資金,卻在投資人的口袋裡!

什麼時候去找錢合適?

大體而言,越早越好,只要你能把要做的事情說的清楚,就可以向廣大的投資人撒網了。目的很明確,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做一件事,這個階段的交流的核心是尋找方向、理念和你吻合的投資機構、投資人。

在一到兩個月的接觸中,你可能已經達到:

團隊骨架(至少有三個O:CEO\\COO\\CTO)成型了;

或者產品已經發布,並得到市場初步認可;

再或者逐步有了一套完整的、經得起推敲的、邏輯暢通的商業模型。

只要三者有其一,那麼就可以進入TS階段——正式的,認真地選三到五家投資機構好好聊聊。你說,我已經有團隊,有產品,有模型了,為啥就是沒人理我?

有一個問題是:你找的投資人不夠多,要麼你再去發100份BP看看。再或者,你違背了基本原則,真原則——即你的團隊,產品,模型都是假的,完全經不起推敲。

上面這麼一圈下來,如果已經有幾個眉來眼去,彼此有好感的潛在投資人,如何快速戀愛牽手,就是每一個創業者關心的問題。

見投資人前需要準備哪些東西?

作為創業者的我們是有許多工作要做的。你需要給對方深入認識你的機會,有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書就顯得很重要,這是投資人認識你的首要通道,但也沒必要粉墨過於嚴重,“看起來就假”這是大忌,乾淨得體就好。也就是說計劃不需要花俏,能說的清楚問題就行,回答好幾個問題:

你是誰你想幹什麼準備怎麼幹結果會如何;

另外,對於這個幾個問題的論證,靠胡編亂造我感覺是很難搞出得體的東西的,好比你沒怎麼穿過西裝,為了約會非要穿西裝打領結,其實你很彆扭,對象也看著你彆扭。

要到市場中去找材料,如果有產品和用戶,讓產品用戶說話證明你產品和市場的關係;如果沒有產品和用戶,總要有充分的市場調研反饋。簡單來說,你需要點實證來論證你的觀點。再則,整個系統的邏輯是要清晰,比如你至少要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怎麼花,達到什麼目標。錢,人,事(產品進度和用戶規模)三者的節奏是同步的,看起來這好像人人都懂的道理,卻很容易有錯誤,這是邏輯不嚴謹的典型表現。

當與投資人準備見面深談的情況下。

強烈建議大家認真做點功課,最大可能深入的瞭解投資機構及投資人屬性。現在網上很容易查詢到任何一家投資機構及投資人的資料。你應該對你未來的潛在“伴侶”做了解,這不僅是對彼此的尊重,並且效率會高很多,可能還會給你帶來許多意外的收穫。

打動投資人的五項特質

當然,每個投資機構和投資人都有自己的戰略方向和行事風格,如果以我的投資方經緯來論,我覺得能打動TA的是這五塊內容:

夢想:要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和發展空間。投資人不是慈善家,需要得到積極可觀的回報,你的夢想大廈要蓋在紮實的市場基礎上。

一份決心:對於要做的事情,沒有任何懷疑的態度。而最好的表態形式不是喊口號,而是需要你用嚴謹的分析和實在的材料來證明TA的客觀性。無論是產品邏輯,還是商業模式或者用戶數據等,是需要花心思去想去調研去做才能自證的。

能力匹配:所做的事情與你的曾經過往有某種關聯,並且你已經找到了這種關聯的通道。即你有能力整合到關鍵的資源(人才、技術、渠道)服務於你,實現你的目標。

真誠坦然:時間很寶貴,事情有很多,溝通要有效率。真誠坦然是蘊藏效能最大的溝通方式,並且,因為真,才能遠。對自己思考不清未深入挖掘的問題,可以探討,甚至可以不說,但不能拍著胸脯做陳述。投資人的眼睛是雪亮的。

很多創業者都是做業務出身,對於如何融資如何找投資人並沒有太多經驗。

1. 朋友介紹,或者有直接認識的投資人

這個是相對靠譜的方式,畢竟初期項目更多是看團隊,假如有熟人推薦成功率會高很多,畢竟熟人已經有一層信任關係在了。

2. 給投資機構的郵箱發BP

如果挨個去搜索投資機構的官網,可以找到某些知名機構的BP投遞郵箱。但是,這種方式成功的概率很不理想,畢竟知名一點的投資機構每天郵箱收到的項目太多太繁雜,很多時候根本來不及查收和回覆。做的地道一點的投資機構,會讓實習生來回復郵箱,當然了,內容基本上是套路,比如感謝你的投遞我們會認真考慮。

3. 找融資中介(FA)

FA就是專門幹這個的,對接項目方和投資人,從中抽取佣金掙錢,類似於房產中介。FA是收費的,一般是3到5個點,但是是成交後收費,而且好點的FA會對創業者進行項目輔導、BP撰寫、對接投資機構、以及投前的相關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