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正的“好戲”,還是要等待2020年春季


A股真正的“好戲”,還是要等待2020年春季

A股依然是震盪整理的走勢,在連續上漲之後,這兩天A股市場進攻的腳步開始放緩了,尤其是成交量也開始萎縮了。不禁令人產生疑問,這是上攻乏力的表現還是蓄勢待發的前兆?

首先,有一點是比較確定的,12月13日以來,大盤指數拉昇速度較快,消耗了不少的向上動能。補充動力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回調蓄勢;二是增量資金進場,提供新的動力。不過,近兩個交易日的縮量,可能意味著以機構投資者為代表的場外資金還是比較謹慎的,並沒有大規模進入。現在看來,市場選擇的是第一個法子。

此前,我們說過,之前開啟的“三連陽”行情是遊資主導的。短期上衝之後,這些擅長短線投機的資金肯定是要獲利出逃的。如果大盤要繼續上漲,洗去最不穩定的獲利盤以及交易情緒不穩定的浮籌,勢在必行。

目前來看,較為明顯的增量資金來源是外資和“融資客”。北向資金12月19日淨流入51.36億元,已經連續26個交易日淨流入。截至12月18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餘額合計10068.46億元,再次超過萬億元大關,創一年半以來新高。

但多數機構投資者還在觀望,年底結算、鎖定利潤、規避上市公司全年業績預告“爆雷”的風險,可能都是要考量的。這也決定了,這一波年末行情的高度可能有限。

總之,這兩天A股市場的震盪回調比較溫和,蓄勢後仍有繼續上行的動力。消息面上也沒什麼利空。12月19日收盤後,官方確認,取消加徵關稅的承諾將被履行。因此,短期先看滬指3052點缺口的爭奪。真正的“好戲”,還是要等待2020年的春季

仍有慣性上衝的動力

12月19日,A股市場窄幅整理,上證指數平盤報收,題材股出現分化。前期高位板塊多數走弱,Mini Led、無線耳機等熱門板塊下跌。

短期來看,雖然強勢股回調之後或對市場人氣有一定影響,但如果成交量保持充沛,A股市場依舊大概率存在慣性上衝的動力。不過,昨天滬深兩市成交額為578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萎縮。後市成交量能否維持在高位,需要重點觀察。

近期A股市場所面臨的積極因素並不少:外需和庫存週期好轉;外部經貿環境改善;北向資金連續26日淨流入等。

但風險因素也仍然存在:經濟復甦的持續性有待確認;業績披露時間窗口臨近,上市公司爆雷風險不可不防。

而近兩個交易日央行通過逆回購向市場投放4800億元的流動性,也在提醒我們年末季節性錢緊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了。年底資金仍然不會寬裕,加上明年春節提前到一月下旬,春節前的資金歷來也是偏緊的,因此短期流動性不會特別樂觀。

另外,本輪行情是有遊資主導的,在短期獲利頗豐的背景下,這些短線投機資金或將拋售籌碼、鎖定利潤。

因此,近兩個交易日市場分歧開始加大,多空因素交織之下,短期也是進退兩難。

不過,整體來看,當前市場上利好因素較多,多方佔據優勢。一方面,歷經近2月的震盪,前期通脹衝高、股市擴容、年底收益兌現等利空因素基本被市場所消化。另一方面,市場聚焦的經貿磋商、中央經濟會議政策基調好於預期,對市場風險偏好形成提振。此消彼長之下,預計短期內A股市場仍有上攻的動力,滬指上方3052點缺口將大概率得以回補

總結

隨著風險事件的減少,宏觀和政策的信心增強,風險偏好提升,市場趨勢相對樂觀。短期大盤的向下風險較小,向上的概率較大。展望2020年,市場大概率出現的情景是流動性平穩、盈利回升、風險偏好穩中改善,在此情景下A股趨勢向好,正收益的概率較高。儘管2020年春季躁動可期,但在目前主線正從高位向低位切換的過程中,投資者在領漲主線暫時不清晰之前儘量避免追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