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釘子戶”,如今賣不掉拆不成:主人後悔不已


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地方因建設的需要被拆遷,這時地方部門一般會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市民的建築成本而制定相應的拆遷補償方案。而市民在房屋拆遷之後都會得到一定的經濟補償,或者得到一些還原房,所以大多市民願意甚至希望自己的房屋早日被開發。

但也有一些市民由於種種原因,比如拆遷補償標準未達到自己的預期要求,自己蓋的房子住著心裡踏實,自己的房子位置好可以當成門面等原因,與開發商一直談不攏,或者根本不願意被開發,久而久之就成為了很多人眼中的“釘子戶”。

2019年11月18日,攝影師在廣州市海珠區拍下了這樣一組令人驚訝的照片,只見5條高速匝道環繞的“立交圈”之內,一棟外觀尚可的8層樓房非常扎眼。原來在高速公路的建設過程中,業主單位發現這棟樓房影響了交通發展,曾與樓房上的住戶協調拆遷事宜,可因幾家住房不願意搬走而未能達成協議。


起初業主單位打算將樓房拆除之後在這兒建設綠化工程,但最終沒能談攏也沒有采取強制拆除措施,只好採取了樓房與交通設施共存的施工方案。“草根影像”認為這個方案的落實反映了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基本原則,反映了城市開發過程中的人性化一面。

花費了巨資的高速公路匝道建成之後,形成了公路包圍樓房的奇觀,讓很多人驚訝不已。這裡儼然成為了海珠區的一大標誌性建築,每天吸引不少市民前來打卡拍照,也有一些人把這裡戲稱為“史上最牛釘子戶”。圖為攝影師航拍的樓房圖片,盡顯這裡的奇特環境。

對樓上的住戶而言,四周儘管公路環繞,可自己的出行並不方便,每天在高速公路的匝道下穿行,必須小心翼翼才行。每到夜晚,高速匝道上車水馬龍,在燈光的照耀之下,公路如同一條條巨龍將樓房緊緊困在中間。


住在公路環繞的樓房之間,每天需要忍受巨大的噪聲汙染,汽車產生的大量尾氣會對人的身體帶來負責影響,晚上一道道耀眼的光柱也會使房間內愰如白晝,一些居民忍受不了這樣的環境而搬到其他地方居住,目前這棟樓房僅剩下兩戶人家。

曾經樓上的住戶如今後悔不已:想將房子賣出去,可由於這裡環境特殊而沒有人願意購買,主動求建設單位拆遷也已經無望,而如果自己居住的話又嫌環境惡劣。從這種“三難”的處境來看,他們可以說是史上最“慘”的“釘子戶”了。你有什麼高招支給他們,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