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未來房市,你有何看法?

妖無始


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我個人認為整體來看未來可期,穩中有漲。但有些三四線城市可能會不太明朗。穩中有漲和不明朗原因均分析一下。

一:穩中有漲的具體原因如下:

1、國家政策而言:一方面,國家鼓勵城鎮化的具體推進,三四線城市作為工資尚可,消費成本不太高,房價還算可以承受的條件下,勢必會成為新增城鎮人口的購房首選,因此解決的購買者的問題。另一方面,相交於對一二線房地產的嚴控,國家對三四線城市的政策相對寬鬆,主要以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為主,換句話說是變向鼓勵購買,勢必會對房市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2、就開發商而言:其實理性看待,房價在一定範圍內還是受開發商的影響。相比於一二線城市出現拿地難、融資難的情況,三四線城市對開發商更為友好,容易拿地,容易融資,政府支持,還有大批客群。目前大批開發商湧入三四線甚至是下沉到五六七八線,開發商的聚集對房市來說,也絕對是一種有效刺激。

3、就購買客群而言:三四線城市有別於一二線客群,一二線城市裡面不乏大把投資客群,未來市場健康過度會有隱患,但是三四線城市客群則已剛需為主。這就註定了它的市場更健康,因此崩盤的幾率相對較小。

二:為什麼說有些三四線會不太明朗呢,具體原因如下:

1、當地人均收入遠不足以支撐房價:拿90年代海南為例,人均工資1500房價卻達7500,它不崩誰崩呢?

2、當地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遠超國家平均值,換句話說已經嚴重供過於求了,房市肯定就不理想啦。目前,我國城鎮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積大約在34平米左右,而農村的在40多點,如果我們超出現在數字很多,勢必會產生供應房源過剩,海南泡沫當時也有這方面的原因讓國家產生了警惕。

3、當地支柱性產業正在衰敗,換句話說經濟在快速下滑:這種情況下房價再怎麼熱鬧,也無異於飲鴆止渴,反而更是危險。

如果對房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關注小編動態更新,查看更多您感興趣的內容。




老孔聊房


首先概述一下目前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的現狀,目前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在10000元一平米左右以下。但是三四線城市的平均工資在4000元左右,就這個比例而言的話在三四線城市購買一套稍微好的房子的話會很吃力,100萬的房子最低首付而成20萬,貸款80萬,25年的月供在4800左右。這樣的話一個家庭的收人和貸款嚴重的影響了生活質量。我們都知道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是隨著2016年全國大環境(另外還有三四線城市特有的棚改和貨幣房票補償制度)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翻倍的行情。隨著2018年全國一二線城市的調控,有限的資金和開發商有流到了三四線城市,又促進了三四城市的小幅上漲。就未來而言三四城市的房價主要受城市發展方向的所在的中心城市圈的位置至關重要。未來三四線城市產業結構、人口增量、住房需求回嚴重影響該城市的房價。發展好的城市在這些環境的支撐下肯定能保值增值。否則反之在該城市距離中心城市較遠,人口不斷流出,沒有支撐城市發展的經濟結構,不足以支撐房價,該城市的房價未來肯定是一地雞毛。就向前一段時間東北某些城市就是現實的案例。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廣廈浮生


房子為什麼會漲100年!因為中國至少會再高速發展100年!主要理由!

第一,第你到銀行貸款,第一問你有沒有房子!這個是最優抵押物!房子還是值得相信的!但是原則有三個,第一,位置。第二,還是位置。第三,還是位置。鶴崗的房子500塊一平都沒人要!

第二,房子有金融屬性,房子是融資成本最優方式之一!80年代74塊錢絕對高收入,大多數人一個月就20幾塊收入。現而今7400一個月的收入,大把的,他幸福嗎。覆盤一下,你覺得30年後房子會是多少價格。關鍵的關鍵你是把未來的錢 就是30年後的錢拿到現在來消費。 想想是什麼結果……這就像你1980年貸100萬在80年購買資產:所以能貸是你的幸福,趕緊把額度用掉!

第三,另外中國房產是特殊的存在,別在拿國外房產對比。美國500萬美金的房產,每年房產稅是30萬。所以西方有古堡賣一歐的,關鍵是持有成本太高!


財富之挖掘機


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沒有未來!

2020年棚改退出,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將立刻下跌,因為全國的三四線房價普漲就是棚改貨幣化造成的。沒了這部分資金支撐,房價漲不了!

同樣2020年城市舊房改造提上日程,這樣會大大抑制新增需求。因為居住舒適度將大大改善,功能性也得到完善,那還會有多少人買房呢。

另外,三四線城市人口屬流出狀態,加之老齡化加重,需求在嚴重減少;同時三四線產業較少,就業機會也少,人才需求較少。因此,多重因素影響下,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真沒有。

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太高了,遠超剛需購房者的購實能力。另外,二手房也極其不活躍,嚴重限制了房產的流通,所以多套房真的很難出手。

一線城市房價在下降,二線城市在搶人穩房價;三四線城市人口在流出,房價在高位,所以只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下跌。

綜上所述,三四線城市房價沒有未來,房價即將開始下降!





篤實的糖寶


大家好,我是勇談。對於三四線城市的為了房市走勢其實越來越明朗,未來多數三四線城市都要為維持房價基本穩定而“頭痛”。畢竟對於不少三四線城市來說都是人口淨流出,而隨著人口流失速度越來越快,對於住房的需求自然會減弱。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隨著省會及二線城市的不斷虹吸,三四線城市的城鎮化紅利時間會被大大縮短

相信我的粉絲朋友都看過我對於未來房地產行業發展還有10年左右時間的判斷,其實根據就是按照70%的全國城鎮化率來看的,對於如今的二線及以上城市來說這個目標基本已經實現,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這個目標實現的難度將會是幾何倍的。幾點觀察:

第一、除去一線城市外,新一線和二線城市落戶和人才引進政策都在不斷放寬,這種趨勢愈發明顯。根據近期的觀察來看,包括積分落戶的城市和其他學歷落戶的城市,都在積極的降低落戶門檻,最為明顯的就是中部的武漢和鄭州。租房即可落戶逐漸成為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主流措施,雖然三四線城市也開始放開落戶限制,但是說句實話吸引力真的不大。

第二、說到底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還是產業,而新一線和二線城市的產業和政策無疑是三四線不具備的。產業的背後其實就是就業,不少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出現大量外出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本地的就業機會少。就以安徽阜陽和河南周口為例,這兩個城市都是人口淨流出大市,每年外出務工人數都在百萬級,而這兩個地方的朋友定居在其他城市的也是最多的。以鄭州為例,外來人口總數總周口人基本都佔據了30%。

三四線城市未來房市維持基本穩定都是難事,如今的房價上漲其實不具備持續動力

除去一些經濟和和產業發展水平還不錯的三線城市外,多數城市的房價上漲的動力其實都是來自於投資和炒作。無論是本地購房者和外來購房者都參與到了這場炒作盛宴中,面對每年10-20%的房價上漲,沒有多少人是能夠經得起誘惑的。但是這種房價上漲是不具備持續力的,大家需要明白。幾點觀察:
第一、資本都是逐利的,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炒房者,當利潤不足以支撐的時候,撤退是必然。包括今年為何出現了大量的二手房其實就是這個原因,之前槓桿資金進入樓市的朋友急於撤出的意圖很明顯。包括今年為何傳出北京二手房可以降價30多萬出售,其實也有部分這樣的原因。畢竟大家心裡都清楚,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各種進入樓市的資本被嚴格控制,房價很難有大的起色。

第二、修煉內功、提升本地產業競爭力和基礎配套才是未來三四線城市的唯一出路。打造區域交通樞紐、積極引進適合本地的產業、做好各種產業資源配套等才是未來三四線城市唯一出路,僅僅依靠賣地的土地財政根本行不通。前段時間看到媒體報道某縣市拖欠建築公司工程款,最後提出用土地來進行補償被回絕的新聞。這則消息足以說明在基層很多管理者還是抱著土地財政的路子不捨得放,可以說阻礙三四線城市發展的主要障礙其實就是管理者的執政思想。

綜上,我還是保持自己的一貫觀點,三四線城市未來的房市我是不怎麼看好的。除非在產業結構和基礎配套方面有所建樹,否則多數城市未來幾年都要疲命於穩定房價。各位覺得呢?歡迎大家積極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持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


隨著一二線城市樓市調控的持續收緊,三四線城市房價曾一度趁機上揚,房價翻倍上漲的城市也並不少見。當然,針對三四線城市房價究竟能扛多久是個問號。

根據目前三四線樓市釋放的信號來看,或許距離三四線樓市落幕已經不遠了。

第一,去庫存任務基本完成

樓市調控一年半多以來,隨著一二線城市的需求外溢,再加上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政策的推進,目前去庫存任務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特別是對於東部一些都市圈內的三四線城市而言。根據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對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數量的統計顯示,截至5月底,全國百城住宅庫存總量規模已跌回到了6年前的水平。其中,針對三四線城市而言,庫存環比下跌了1.2%,同比下跌超過了6%。一旦沒了去庫存政策的刺激,這樣的三四線城市究竟房價還能扛多久呢?這值得畫個大大的問號。

第二,樓市調控深入三四線

關於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樓市調控,購房者應該關注兩個信號:一是房價非理性上漲已經引起高層關注;二是當前三四線城市已經接棒一二線城市成為樓市調控的重點,特別是對於那些去庫存任務完成的差不多,並且供需矛盾比較突出的城市。就目前而言,三四線城市調控的主要措施就是限售,甚至對限售進行進一步的升級,重點打擊投機炒房等擾亂市場的行為,同時也對開發商以及中介加強了監管。

第三,上漲的基本面不存在

一,三四線城市屬於人口流出區域,拋開棚改、去庫存的政策不說,真正有購房需求的並不多,而指望農民進城買房並不是一件簡單就能完成的事。二是隨著過去一兩年房企的紛紛進駐以及炒房團體的湧入,不少三四線城市因為過度開發,導致空置率居高不下,特別是一些城市的郊區更是“鬼城”頻現。目前來看,不少三四線城市正面臨著無人接盤的尷尬現狀。三是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速度已經嚴重偏離了三四線城市實際發展的基本面,嚴重透支了未來房價上漲的空間,如果任其放任擴大,必然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Z說新房


您好,先說我的結論吧,三四線的房事我不看好,以投資為目的的行為一定要小心了,剛需的話那就不用多說了,該買就買吧,不買也沒地方住啊。

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吧,供參考。

  1. 國家政策—房住不炒,這個不用多說,從各個方面都能看出來,將房事的資金“擠”出來,流入其他實體經濟,這個不必多解釋,您能理解的。
  2. 前期的棚改政策已經轉向,變為老舊小區的升級改造,這個看新聞都能找到相關政策的,說明前期貨幣化的棚改已經一去不返了,就沒有上漲的動力了。
  3. 今年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新聞,就是農村集體土地入市,這個將帶來巨大的供給,當然了這點不是短期實現的,但我們要是投資就必須關注長期的效應。
  4. 房價上漲僅僅靠供給不行,需求端也是很重要的,主要還是看未來人口湧入量,沒有這個為前提那上漲的動力也就不真實,所以您就要看一下具體的三四線城市的未來人口進入量。

綜上,長期是不看好三四線房價的,但是剛需的話就無所謂,我只是針對投資類型的買房者,僅供參考。


洺瑄


未來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我們可以從兩個唯度來看。

第一點:被動接受,隨著國家城鎮一體化的推進,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在未來十年都是還有購買需求的。需求點在哪呢?國家會政策導向縣城周邊的村鎮像縣城集中,這樣會更好的推進土地改革,促使耕地土地大面積耕種,以便像美國、加拿大的農民一樣,大面積機械化,專業化。

第二點:主動接受,為什麼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的人口會那麼多,這離不開國家的引導和本身的資源優勢,資源優勢在哪呢?在於人口素質、孩子教育、醫療、工作。一線城市在吸引二三線城市的人口流入,三四線城市在吸引縣鎮的人口流入。本身,人類的發展都是朝著好的方向,三四線城市的醫療、教育、工作肯定是比縣城要好的,那麼縣城人口為什麼不選擇更好的三四線城市呢。



西安房產信息張萌


一二線城市開發商拿地成本逐漸上升,現在開發商把目光瞄向地市,縣城,未來四五線城市,縣級市因為開發商的大量入駐,房價會新一輪的暴漲,以我老家為例,豫東小縣城因為某業,某桂園的一線開發商入駐,小區房價從原來的3000左右,漲到現在最差的盤都要5000一平,高點的某業6500,漲幅達到50%,我們一畝地拆遷3-4萬,補得這點錢首付都不夠,地沒了,房買不起,好嘛,又成苦哈哈了


白天騎豬看夕陽


中國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都多多少少出現人口外流的現象,而且中國經濟與中國人的收入被太過高估,其實現在低收入人群還是絕大多數,那麼三四線城市本來就人口外流而且收入還偏低,房價是很難有增長了,炒房團也不願意去炒三四線城市週轉時間太長,永遠記住一句話不管國家怎麼調控都沒用,哪裡人口流入多哪裡就一定會持續的增長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