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掏3萬元承包百畝地,全部種上麥子和草,天天趕著羊群啃吃


新年伊始,家住山西永濟一鄉村的老尚一大早就趕著羊群來到黃河灘,像慣常一樣開始了一天的放羊生活。以前,家中的羊都是老父親放養,這兩年他開始接替父親,當上了羊倌。老父親放了30多年羊,這期間,家裡的羊從幾隻到幾十只、上百隻,從零散的把羊群趕到野地裡吃草,到隨著規模不斷擴大,他們家放羊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圖為老尚在黃河灘放羊。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後來父親年紀大了,慢慢勸我回來接他的班在家裡放羊,我尋思著在外面打工掙錢既不容易也不長久,說不一定放羊也是一個謀生的好辦法,就回來了。”39歲的老尚說,“雖然羊肉市場前四五年不太行,但這兩年價格都不錯,按今年的行情,羊肉毛重一斤15元左右,一隻羊大約140多斤,最大的可以到200斤,能賣兩千多塊,一年能掙個十幾萬塊錢,比打工強。”

目前,老尚家裡一共養了100多隻羊,品種是小尾寒羊和黑頭羊的雜交。為了多生小羊羔,只養了幾隻公羊,其餘都是母羊。“羊羔養上一年左右就可以出售,邊賣邊增加,基本維持著數量不變。老一代人養羊都是一窩羊壓圈好幾年才出售,但是羊從出生後到10月齡增重最快,1歲以後不但增重慢,消耗的飼料還非常多。”老尚說自己為了放好羊上網查了不少資料。圖為老尚的羊群在吃草。


羊養的少掙不了錢,養得多又發愁飼料來源,隨著羊群的數量增加,飼養成了大問題。“羊是開口貨,每天都要吃不少草,冬天更是要準備很多飼料。後來我想著我們村臨近黃河灘,就在黃河灘承包了100畝地,一部分種小麥,一部分種專門給羊吃的黑麥草。連租金和種子加在一起,成本是每畝300元。”老尚說,自從承包了灘地,不僅羊有得吃了,自己也不用辛苦地趕著羊群到處找草吃。

老尚在承包的100畝灘地上種了40畝黑麥草,剩餘種的是小麥。種小麥可以收糧食,在冬天時也可以讓羊吃。“冬天的小麥只長葉子不抽穗,羊吃麥苗一點不影響收成,但是開春了以後小麥要拔節抽穗,就不能讓羊吃了,否則沒法收小麥。”老尚說,現在,他的羊就在吃麥苗,等開春後就開始吃黑麥草。

黑麥草是世界各地普遍引種栽培的優良牧草,播種後40-50天后即可割第一次草,割草時無論長勢好壞都必須收割,以後看牧草的長勢情況,每隔20-30天收割一次,留茬不能低於一寸。老尚說:“我們家的羊吃黑麥草時,吃完一塊就換另一塊,一塊一塊地吃,這樣就不用割草了,特別方便省力。”圖為一塊被羊吃過的黑麥草地,旁邊是另一塊茂盛的黑麥草。


老尚說當地老百姓傳統養羊沒有種草的習慣,都是趕著羊群到處找草吃,冬天就存點幹樹葉當飼料,費勁費力,還不利於羊的生長,影響羊肉品質。“我現在利用黃河灘地種草養羊,一下子就擴大了養羊數量,不但穩定了規模,羊肉價格也比別人家賣的高,市場還歡迎,不愁掙不到錢。”老尚對自己從外面回來放羊的決定充滿了信心。圖為老尚灘地裡種的黑麥草。

“特別是2019年因為豬肉價格上漲,羊肉的價格也跟著漲高,而且銷售特別順利,不用出門就有羊肉販子到家裡買羊。”老尚說,現在放養的這100多隻羊,價值應該在20萬以上。圖為老尚的牧羊犬在幫著他驅趕羊群。這隻牧羊犬今年5歲,特別聽話,一個指令就知道該把羊往哪個方向趕。

老尚介紹,黃河灘的100畝麥子和黑麥草到夏季收穫後,會全部改種高粱,這時天氣也熱了,羊群會在家裡圈養三個月。“從家裡到黃河灘地,趕著羊走一趟要兩個小時,天氣太熱,羊受不了,這時圈養是最好的。三個月後天氣涼爽,再接著出來讓羊到地裡吃草和高粱葉子。”


下午4點左右,溫度開始下降,此時的羊也吃得肚子圓鼓鼓的,老尚和他的牧羊犬開始趕著羊群回家。老尚說,最近有不少母羊已經懷了小羊,預計一兩個月內就會生產,家中的羊又要增加數量,那時就可以選出一些樣出售了。圖為老尚和羊群走在黃河灘的小路上,夕陽下如同一幅美麗的田園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