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今天來喵哥給大家講一個非常簡單,但是很多朋友明明知道很簡單可還是會忘記去做會忽略的一個事情,越是簡單的問題越容易被忽視,越是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越容易造成安全隱患。喵哥因為這幾天都是開的SUV所以花冠停了有三天時間沒開了,喵哥個人做事比較謹慎一點,如果車子停了好幾天沒開,一般再次用車之前都會繞車檢查一週看一看車子的狀況,尤其是最主要的看一下輪胎的狀況,因為假如之前輪胎紮了東西但是停車的時候沒發現,而停幾天之後再用車的時候會發現輪胎可能虧氣虧的嚴重。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雖然喵哥的車子有胎壓監測,但是這個胎壓監視喵哥測試過,它的數據更新比較慢,會導致即使輪胎出現虧氣它也沒有這麼及時的反饋出來,所以我對它不是很信任。喵哥開車之前檢查發現右前胎已經是嚴重虧氣的狀態了,但是胎壓監測在車子啟動之後顯示它的胎壓是有2.0bar的,因為喵哥這臺車它建議的標準胎壓是2.1bar,所以2.0bar到2.3bar的胎壓問題都不大都是正常胎壓。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後來喵哥拿出車載充氣泵檢查胎壓,胎壓監測顯示有2.0bar實際上車載充氣泵上面顯示只有0.85bar,如果只相信胎壓監測或者自己沒有檢查輪胎的習慣再加上車感不太好,如果開個幾公里都沒發現那麼這個輪胎基本就報廢了,所以通過喵哥自己親身的事例還是想給大家提個醒,對於開車之前繞車檢查一週這麼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希望大家儘量不要去省略它。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在科目一包括在科目去考路考的時候都會強調在上車之前要繞車檢查一週,檢查完之後再上車去啟動車開車,雖然考駕照的時候有點應付像瞎子摸象一樣摸一圈也不知道檢查些什麼,看一圈看完之後就上車了,現在喵哥就很實際的告訴大家第一就是檢查4個輪胎的胎壓,輪胎如果虧氣虧的比較嚴重用肉眼是可以一眼看出來的。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第二,繞車檢查一週比如像喵哥的車子前擋上面會有一些樹葉,一些雜七雜八的髒東西掉下來夾到這個地方,要是開出去不檢查臨時需要用雨刷,這時雨刷會夾著樹葉在裡面刮導致前面會有一個痕跡刮不乾淨。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第三,順帶檢查車子有沒有被刮壞蹭壞撞壞,比如把車子停在這個小區車位上停了幾天再來開車,要是不檢查可能後面被人家蹭壞了一塊尤其是副駕駛那邊蹭壞了要是不看是不知道的,如果提前看一圈檢查了,可以去小區裡面調監控,至少能找到是誰把車子蹭爛了還能找到肇事者。

開車前繞車一週檢查?你真的能做到嗎?這就是不檢查的教訓

第四,在開車之前養成繞車檢查一週的習慣也是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比如車前車後有一些小動物一些小孩子在盲區裡面看不到,檢查一週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個情況,但是在用車生活當中確確實實很多朋友越用到後面對車子越瞭解越做不到,喵哥還是建議大家只要能做就儘量的按照規範去做,在關鍵時候確實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比如像喵哥今天這個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就把輪胎救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