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林:裡皮是大學教授!而我們只是高中生水平,複雜的戰術我們執行不了!你怎麼看?

Verdy足球回憶


別再推卸責任了,郜林之流的態度才是造成中國足球現狀的最大原因!

老實說,看到這樣的發言,我很憤怒。第一是憤怒於國腳總是把不好的結果歸根於能力不足,不能正視自己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第二則是憤怒於國腳這種“我菜我有理”的態度,裡皮帶中國隊時間也不短了,這麼長時間沒有練出一兩套戰術,國腳們居然還怪裡皮戰術太複雜?!這該是有多厚顏無恥?!

第一,國足真的是因為能力不足才踢成這樣的嗎?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里皮辭職時的發言,裡皮說:“ 如果一支球隊踢得像我們今晚一樣,沒有魄力,沒有頑強,沒有勇氣,沒有個性,踢得畏首畏尾,沒有連續三腳傳球,沒有有效組織,沒有可以帶來更多東西的重要球員,這意味著教練沒有做好他的工作,我沒有做好我的工作。如果我是代表著一支在場上如此表現的球隊,是的,我們擊敗了關島和馬爾代夫,當我們遇到比這兩個隊好一點的對手時,對陣菲律賓打平了,之後對陣敘利亞就踢了這麼一場比賽,輸了。敘利亞配得上勝利,因為他們做了更多,付出更多,他們有更多的配合。

比我們更像一支球隊。如果我在場上代表的是這樣一支球隊,那麼我不想搶錢,我掙了很多很多的錢,我不想搶錢。所以我今晚遞交我的辭呈,這個決定不可改變。”

郜林如果忘了這段話,請再拿出來重聽20次。這裡面,讓裡皮出離憤怒的是球員在場上的態度和求勝慾望。“沒有連續三腳傳球,沒有有效組織”,球員的短傳配合加轉移球,請問郜林這一點又需要多麼複雜的戰術領悟?裡皮承認菲律賓、敘利亞比關島、馬爾代夫強一點,但從未承認菲律賓、敘利亞強過中國,他說敘利亞配得上勝利的原因是做了更多,付出了更多,有更多的配合。郜林的說法表面上來看是捧高裡皮,打壓自己,實際上卻是推卸責任,將國足踢成這樣的原因歸結於裡皮照搬西方先進足球理念和戰術,不切合中國的國情;將場上一盤散沙的情形歸結為裡皮戰術不對,妄圖以此來掩蓋國腳們在比賽甚至國家隊集訓期間態度的缺失。如果國腳們都是郜林這種認識,那麼中國足球還能有很多很多的背鍋俠。不管怎麼樣,足球是場上11個運動員踢出來的,你們難辭其咎,就別東拉西扯吸引火力了。更何況,李鐵上任後表示,有隊員千方百計拒絕國家隊的徵召,這也是能力不足?還是李鐵和裡皮串通一氣,準備把責任推卸給“無辜”的國腳們?

第二,裡皮帶隊三年,國腳提升緩慢,戰術打不出來,究竟是誰的責任?

如果裡皮剛接手球隊個把月的時間,郜林說出上面這番話,還情有可原。但是裡皮2016年就已經接手國足了啊,三年的時間,球隊的基本進攻、防守的套路都練不出來,究竟又是誰的責任?裡皮曾接手意大利國家隊,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帶隊勇奪2006年世界盃冠軍;裡皮曾2012年來到中國,成為廣州恆大的主教練,在兩年半的執教經歷裡,他帶隊兩奪中超,一次足協盃冠軍和一次亞冠冠軍。裡皮一直都是那個裡皮,唯一不同的是他執教的對象不同。從意大利國家隊到廣州恆大俱樂部到中國國家隊,從取得的成績來看,唯一不能理解、執行裡皮戰術的就是中國國家隊

看到自己的水平、技戰術能力與國際排名靠前的球隊存在差距是好事,這差距正是我們奮發圖強、以期迎頭趕上的動力,而非成績不好的擋箭牌。三年時間,就算只算國家隊集訓的日子,國腳們又努力了多少?進步了多少?武磊留洋,昨晚面對巴薩打進漂亮的一球。這裡面的跑位、觀察、步點的調整到射術綜合體現出了武磊的提高,足球本身不會撒謊,中國國家隊對敘利亞比賽的毫無章法就看不出國腳們任何的提升,這也都怪教練?別忘了中國的一句老話“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郜林之流遇到問題就拿自身實力不足作為開脫,簡直就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你菜你有理?你沒有進步你有理?你進不了世界盃你有理?

競技體育,勝者為王!表現不好,不是靠嘴說,靠推卸責任應付球迷來度日,而是靠努力訓練,靠比賽時拼盡全力,靠取得的成績來贏得球迷的尊重和認可。收回這些可笑的言論,好好踢球,才是正道!


小粉豬蕾蕾


近日郜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出了一番讓人哭笑不得的說話,在談到裡皮的時候,郜林就對裡皮辭職一事表示理解,郜林直言,如果把裡皮比作是一名大學教授的話,那麼我們就是高中生,裡皮有很多想法,打法和技戰術,是肯定有實力的,但我們卻無法理解如此深奧的東西,這種複雜的組合戰術,我們基本上是執行不了的。

所以,此前裡皮一直在國足隊員門前嘮嘮叨叨,國足是否基本上沒聽懂?

裡皮本來就不懂中國語言,他所佈置的戰術,給國足上的每一堂訓練課,都必須通過翻譯來完成溝通傳達工作,這個環節本身就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疏漏或者誤差,然而在這種情況下,球員們仍然沒有幾個能夠聽懂,甚至少數幾個聽得懂的,也不知道怎麼執行,哪怕是執行了,也執行不到位。

所以說,讓名帥來執教國足,必定是大材小用的,就好比讓一位五星級大廚去煮飯那樣,根本就不能大展拳腳。

除此之外,裡皮也曾佈置過極其簡單的戰術,底線傳中或者後場長傳衝吊,但這樣的戰術,國足也玩不了,在對陣敘利亞的世預賽中,國足後場不願意傳球,讓前場的球員一臉無奈,裡皮站在場邊一臉嚴肅,那麼到底又是什麼問題?

雖然郜林沒有入選國家隊,但實際上他也是非常瞭解裡皮的,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並不奇怪,而且這就是事實,以目前國足的水平,想要完成高難度,有套路的戰術是完全不允許的,勉強去執行,只會出現各種失誤和漏洞,讓對方球員有機可乘,甚至還有可能釀造慘案。

除非國足陣容已經有半數的歸化球員,否則的話,讓本土教練擔任國足主教練,才是最合適的選擇。


綠茵集中營


郜林可算是說了句實話啊。裡皮走了,他留下了一片狼藉的中國隊,也給自己的教練生涯留下了汙點。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裡皮給中國球員留下了怎麼樣的名聲呢?郜林的話就很有代表性。

裡皮與中國隊的組合原本就是錯的。

郜林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裡皮是大學教授,而我們是高中生的水平,他的技戰術我們執行不了。這話說到根上了,裡皮是世界級的教練員,拿到過世界盃冠軍和歐洲冠軍,可以說譽滿天下,這樣的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在他的執教生涯當中,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執教高水平運動員,去意大利國家隊那樣,那裡是一群天賦異稟,理解能力超強,又努力的人。裡皮能夠把優秀的人凝聚在一起並且激發他們的潛力,可是他不能從教基本功開始去教中國運動員,裡皮適合帶博士生,他需要和球員討論,給予指導,並且給球員自由。而中國球員需要的是一個小學班主任,如何洗臉甚至都要教,雙方的差距太大,根本是兩條路上的人,註定無法有好的化學反應。


中國運動員為何執行不了裡皮的戰術?不能執行戰術的根本原因是理解不了戰術,為什麼理解不了?文化底子太薄弱。各行各業,做的好的人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現在連生意做的好的馬雲,馬化騰和劉強東等人都是大學生。足球運動也是如此,文化水平高的人對足球運動的理解會更加深入,也能聽得懂主教練的話,能夠理解戰術。而中國足球運動員,不說是文盲也差不多,很多人確實上過高中,可是他們也是上課睡覺,下課去廁所抽菸,平時就打架泡妞的一群人,什麼都沒有學到。就這麼一群人他們沒有足夠好的身體天賦,又沒有知識,怎麼能夠理解戰術?他們不行啊。

足球運動員也應該學習文化知識。

足球運動員是靠腳踢球,但是他們也需要用腦子思考問題。學習文化知識的目的不是讓他們通過計算足球的運行軌跡來計算最佳的射門角度,這都是扯淡。學習文化知識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人們學會思考,提高理解能力。任何運動都需要理解,對運動理解的更深,才能夠做的更好。中國男足的球員們技術不行,知識水平也不行,在他們的身上真的看不到希望。

中國男足的球員們還是多學一些文化知識吧,希望他們未來能夠進步。


銳理體育觀


如果說郜林說“裡皮是大學教授”是打比方的話,“我們就是高中水平”還真的不是大比分,因為中國的職業球員中,擁有大學甚至更高學歷的有幾人?恐怕很多職業球員,包括國腳們,真的只是高中學歷。


關於學歷的問題

或許郜林的這個比方真的不是在說學歷,但是個人真的想到的就是學歷問題,因為郜林說的複雜戰術理解不了,為什麼理解不了?理解力有偏差,對足球的解讀存在問題,那麼這恐怕有一部分原因就要歸咎於智商和學歷的問題了吧?


有一位朋友評價的很到位,他說一直以為踢足球主要靠技術,輔助靠智商。說的就是對足球的理解力決定了在踢足球過程中的創造性。努力訓練可以提升體能,提升技術,但是不會用腦子踢球,很難達到應有的高度。


或許沒有人統計過中國職業球員的學歷問題,其實中國足球的培養機制就決定了很少有球員可以從大學校園中走出來,一般都是初高中畢業就走上了職業好的道路,用郜林的話說,那真的就是“高中水平”。


廣州富力的蔡建浩,被成為是從985學霸走向中超的球員,就這樣的一位球員,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媒體更是不停的跟蹤報道,從這裡我們就能夠感受得到,中超職業球員中學歷的匱乏。


當然了,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衝甲成功的北京理工,當年北京理工衝甲成功,讓整個足壇都非常的震驚,而這支隊伍的組成,大部分都是北京理工的學生,因此他們的存在在一定成都上拉高了中國職業球員的平均文憑,但是缺乏足夠的資金支撐和職業化的訓練,讓北京理工舉步維艱。

關於複雜戰術執行的問題

那麼再回歸到這個題目本身,郜林說的複雜戰術理解不了,執行不了,現在想想是不是真的和智商有些關係呢?


這裡為什麼要強調學歷和文憑呢?因為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並不在於真正的學到了多少東西,它最根本的影響在於提升了一個人的眼界,提升了一個人的整體的格局,開拓了思維,讓整個人的視野變得更加的開闊,這樣一個人的創造力、想象力更加的豐富,執行力更加的到位,在足球領域,在場上就有更加的清醒,也更知道如何去動腦踢球,知道如何更好的貫徹主教練的技戰術安排,不僅要貫徹執行,還應該舉一反三……

或許這些就是郜林所謂的“複雜的戰術執行不了”的原因吧。

當然了,學歷決定高度的說法並不是完全絕對,但是個人認為有相當大的影響,或許郜林的高中水平說,也是抬高了自己,畢竟中國的培養體制下,高中水平的球員似乎也不是太多吧?


綠茵小萌新


郜林在被問起裡皮的相關回答中說到:“裡皮是大學教授!而我們只是高中生水平,複雜的戰術我們執行不了!”引來網絡爆論。其實郜林說的一點都沒錯,國內球員技戰術水平有限,無法執行太過高深的戰術打法。造成這種常人難以理解的原因,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從小的教學方式,已決定球員的後天發展

在幼兒啟蒙階段,家長過度“看管”孩子,總覺得怕摔著、怕磕倒·····有什麼事總是提前幹好,或直接幫助“踢掉磕腳石”。這樣的孩子從來都沒有獨立思考和克服困難完成一件事經歷,也無法在生活實踐中找到解決的方式方法。進入小學後,不管正、副課總是先出結果再記憶,從來不會讓孩子在探討、研究尋找結題的辦法,也沒時間去在實踐中得出答案,一切的一切都是給出結果後強行記憶!這種沒有理解的記憶或學習,只能培養出定向思維方式的考試型人才,而將理論用於生活實踐的人才真的不多。記得有一篇文章中寫道:“在16世紀之前,世界約有300種影響世界歷史的發明,中國就有其中的175種;而在近50年裡,中國能影響世界的發明佔比不到1%”什麼原因一看便知······小學階段的定向填鴨式教育,再加家長的溺愛!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培養實踐型的科學家難!培養能在轉瞬即逝間,利用邏輯思維方式做出合理判斷,並通過快速反應做出相應肢體動作的高水平球員,難上加難!

職業教練資源的匱乏,已嚴重影響足球發展

“在14億人的大國裡,真找不到11個踢足球的?”能找到!會踢的很多,但能達到職業化標準的運動員很少;要想衝出亞洲,踢進世界盃的,再歸化8個吧!這是句氣話,但也是現實問題!目前的中國國家隊就武磊、埃爾克森、還有門將(經受狂混亂炸洗禮的中國門將,哪個上去都是亞洲級)三個位置能和亞洲列強拼一拼,別的還真沒有·····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從職業化元年開始至2017年,中國就沒有培訓職業教練的系統,更沒有相關輔助性的、配套性的專業足球學院。教練都是經過短期培訓上崗的一小部分退役球員,大多都是“半路出家的二把刀”!更別說什麼球探、體能師等職業輔助團隊,這些在2012年裡皮團隊到來之前,就是“一頁白紙”罷了!這樣的環境中,哪來的高水平球員?直到2017年在上任足協主席蔡振華的牽頭和協商下,重啟小平爺爺寄託“中國足球的希望”之地,在原北體大秦皇島足球學校基礎上,整合、擴建、升級了一所中國足球運動學院。雖然已經進行了2年多的專業球員及教練、裁判的系統培訓,但“真空期”起步的新事物都還在摸索中前行。要想正真開花結果,還需不少時日·········

沒有完整青訓體系,培養不出高水平球員

自立山頭”的青訓派系很多,但中國沒有完整統一的青訓體系!“老體校”的盲目“脫產”改制、“至暗十年”的“黑、假、賭”腐敗之風,早已將賀老總嘔心瀝血建立的“體育強國基地”和小平爺爺大力倡導“足球從娃娃抓起”的各級梯隊學校,一併“吞噬”的瓦礫無存······雖然從2010年國家就已開始了相關青訓的基礎和配套工程建設,各俱樂部也在“必須要有相關梯隊和配套青訓才可參賽”的硬性政策下,開始用東拼西湊、以次充好、各種挖人等手段進行了後備人員的補充和報備······真正注重青訓和梯隊培養的事,才是近幾年足球人才斷檔,尤其是優秀球員嚴重缺乏,加之以恆大為代表的“金元風暴”的衝擊下。球員身價連年暴漲,即使那些並沒有什麼特點的球員都會被炒到千萬級。更嚴重時,拿著“真金白銀”也難求一人!各俱樂部每年為引內援傷透了腦筋,同時也看到了“賣球員”賺錢的商機。所以開始大量招收青訓球員,為吸引或招收更多的優質“苗子”,開出豐厚的獎勵和合同。同時在國內青訓教練匱乏時,高薪引進各國青訓團隊。如:恆大皇馬青訓團隊、國安德系青訓團隊,還有魯能的中外混合團隊······看似一片繁榮景象的背後,卻是派系林立後的“資源掠奪”!因為國家足球戰略一直以“狠國字號”為主,從來就沒有將重心放在青訓體系的建設上!沒有統一完整的青訓體系,哪來的青訓?充其量也就是“專業”培訓而已!

85世青的郜林們可是中國的黃金一代,也是支撐中國足球至斷檔期來臨的最後一代“世青”。但他們都很難去執行和理解,一個過時的世界名帥所講得技戰術。渣叔、瓜帥等引領世界先進打法戰術大師來了,中國球員又如何應對呢?如果再不去改變這些“大背景”,中國足球將在世界足球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西北犭良


從郜林對裡皮的評價,可以想見的是,作為執掌意甲豪門尤文圖斯多年獲得無數冠軍以及率意大利隊獲得06年世界盃冠軍的功勳教練,裡皮先生滿腹經綸,對足球內在本質的認識無疑是世界頂尖的。

郜林的話語中,可能讓有些人覺得裡皮是否給國足制定的戰術太過複雜,隊員難以理解,在因才施教方面有免為其難之嫌。在筆者看來,郜林卻另有深意。

去年中國隊客戰菲律賓被逼平賽後鄭智受訪稱,裡皮製定的戰術,我們的隊員完全可以理解並加以運用。

在更早一些時間的訪談中,鄭智以中國足球隊隊長的身份,接受了來自央視某檔熱門節目的採訪。

在採訪過程中,鄭智以他獨特的專業眼光,為熱心觀眾分享了他自己對於裡皮教練的肯定。

鄭智在採訪中表示,裡皮教練對於他和他的隊員們來說,是良師,亦是益友。裡皮對於全隊能力的提升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他在隊裡的威信從不是靠強權來達成的,也不是靠資歷來充大頭,最重要的是,大家都因為他的執教實力而非常敬重他。

鄭智講到,裡皮在中國隊執教期間,除了幫助隊員突破自我,提升實力,他還發現了許多不合理的地方,

許多進入中國隊之前表現超強的球員,在進隊之後卻表現平庸。針對這一在不同賽場上的表現反差現象,裡皮提供幾個解決方案:

一是建立信心,擊退過度壓力。裡皮在中國隊工作期間,他發現球員的反常發揮與球員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人都認為球員在進入中國隊後的反常發揮與其他一些利益因素有關,但是事實卻遠沒有這麼複雜。

裡皮在帶隊一段時間真正瞭解了隊員之後才知道,想要有效提升球員在賽場上的發揮水平,還是要從建立信心開始。

二是恩威並施,防止精神懈怠。裡皮帶隊經驗豐富,他在幫助球員建立起信念和信心的同時,也會指出他們的問題。

他的鼓勵和他的脾氣一樣給力,讓隊員們都對他又敬重又畏懼。這一點在亞洲盃的那一場失利賽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三是正視失敗,避免消極情緒。鄭智指出,裡皮除了對中國隊的激勵和訓斥,更多的還是傳業解惑。對於每一次失敗或成功,他都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分析,併為球員總結了其中注意汲取的經驗和教訓。在裡皮的幫助之下,整個球隊與以往的樣子全然不同。

鄭智作為現今中國最優秀的球員,自12年裡皮執掌恆大以及帶領中國隊征戰世界盃預選賽以來,從恆大的成功到中國隊的進步,他對裡皮的工作態度、戰術理念、帶隊手段的感受是最具有說服力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艾克森歸化進入中國隊後,為什麼不讓其在恆大隊中那樣,採取擔當中路主攻的戰術,主要是圍繞在艾克森的中國隊員不具備保利尼奧、塔利斯卡那樣出眾的個人技術和戰術意識。讓艾克森靠近邊路,更多的是希望靠艾克森的扯動來給中路創造更多的機會。

裡皮教練執教經驗豐富,在中國也斷續有七年之久,他針對亞洲足球現狀和中國球員特點制定相應的戰術,無疑是優於本土教練的,一些戰術的設置也略帶有拔高球員戰術理念的意願,可惜這種有益的嘗試,由於輿論氛圍對裡皮教練人格的質疑,以及他對球員比賽態度的絕望,讓先生在極度憤懣和失望中辭職而去戛然而止。

郜林的話語,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裡皮教練想要讓中國足球隊具有在亞洲與諸強抗衡的改造,中斷在了路途的意味。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會為失去裡皮先生這樣一位專注於中國足球並誠心誠意想幫助提高中國足球水平的傑出教練而黯然神傷。


坐看雲起君


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

裡皮是國際名帥,他的冠軍光環是中國男足的幸事。裡皮帶廣州恆大,取得了亞冠冠軍,裡面有沒有叫郜林的隊員。他老人家帶領國足缺折戟沉沙,含羞而去,有沒有郜林。

郜林在國內球員中,不說頂尖,起碼也是頂級吧?為啥在俱樂部能拿到冠軍,在國足扮演起高中生呢?

原因一:榮譽感。是俱樂部高,還是國家隊高?放棄這個無聊的問題,假設每個職業球員都以代表國家為最高榮譽。

原因二:錢。實話說,俱樂部的收入我們可以查到,國家隊我還真查不到。假設我們的球員在任何隊伍中都有客觀的收入。

現在的問題是,裡皮帶俱樂部成功,帶國家隊失敗。郜林同學在俱樂部是冠軍,在國家隊是高中同學。

願意三:差距。倆人驚奇的相似,都是高開低走,俱樂部高,國家隊低。裡皮是客人,假設人傢俱樂部和國家隊都是大學教授,那麼請問郜林同學,差距在哪?

是榮譽感?是錢?讓你俱樂部高開,國家隊扮演學生?是二者都有?




衛茳


就在前兩天郜林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談到了裡皮以及目前的歸化政策,其中有一段話瞬間成為了國內媒體乃至球迷討論的焦點。假如你把裡皮比作一個大學教授,他有很多的想法、打法和技戰術,但是對於我們中國球員來說,我們現在可能只是高中生,還理解不了這麼深奧的戰術,完成不了教授佈置的複雜的組合性戰術要求。

這話並沒有什麼毛病,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只不過是郜林說出來了,意味就不同了。而且類似的話,裡皮在自己辭職的發佈會上就已經直言不諱的說過了,只不過他把最終的責任推卸到了自己身上罷了。裡皮在發佈會上表示,雖然我們戰勝了關島、馬爾代夫等弱隊,但遇到強一點的球隊,比我們更有組織踢得更好,我們的球員會表現得害怕,沒有鬥志、慾望,不能踢出訓練的東西,這是主教練的責任,我的年薪非常高,這場輸球我承擔全部責任,現在宣佈辭職。

除此之外,郜林還在採訪中說了我們現在足球方面的從業球員太少,現在國足的問題並不是主教練的問題,而是選材問題,但在國內現有的且很有限的球員群體內很難選出太多有能力的球員,這是根上的問題,與主教練的關係並不大。

希望足協也能正視自己,正視中國足球,不要再總是做出一些揠苗助長的操作,對中國足球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好處,而目前所謂的歸化看起來也只會是一個笑話,大概率會不了了之。多發展青訓,多建設基礎設施,讓更多人參與足球,這樣中國足球才有希望。


五百英里TT


郜林這麼說,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認為這切中了中國足球的要害,可事實上是這麼回事?真不見得。如果這樣的話,中國足球根本就不應該請裡皮,因為這是錯誤的。郜林作為老國腳了,你應該有這個覺悟,你為啥不去向足協進諫?裡皮能打贏執教國足,一個是看在錢的份上,同時也有自己可能成功的前提。裡皮愛財,但他不缺錢。他不想自己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最後他選擇掛印而去,實際上就一個原因,那就是他覺得改變不了手下這些隊員。這裡面一定是存在態度的問題,這是讓裡皮很傷心的。

戰術執行不了,這種情況也是存在的。小編採訪過一個國青隊員,他就給小編講過一個故事。那就是他的葡萄牙教練設計的戰術非常好,跑戰術的時候能夠跑出來,但比賽卻打不出來。這是為什麼?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球員的小環節上有問題,對方一有逼搶動作就變形,以至於戰術執行不到位。這雖然是事實,但裡皮為什麼能在恆大成功?顯然這不是戰術的問題,關鍵是人不一樣了。恆大在亞冠中有四個外援,在國家隊現在只有“一個半”問題是不是在這裡?


球哄哄


一幫蠢貨,這話都說出來了,真丟人!一幫初中生卻拿著全國最高的年薪,你是在玷汙自己的職業,軋自己的飯碗,驅趕聯賽投資人!下一步誰投資誰更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