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對高通芯片的機型區別對待,你怎麼看?

YT看世界


因為華為有自己的麒麟處理器,而且從低到高的麒麟659、麒麟710和麒麟980三款芯片主打,這些產品基本可以覆蓋華為大部分的產品線,但是華為畢竟不是像高通那樣純粹做芯片和技術研發的企業,而且華為本身也不對外銷售麒麟芯片,因此不可能做到像高通那樣的細分,這樣僅有的幾款麒麟芯片自然無法完全滿足華為手機的需求。

華為高端手機這幾年的口碑和銷量越來越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麒麟980/970等一批高端芯片促成的,但是相比最高端的麒麟900系列,麒麟659和710的口碑就差多了,尤其相比高通驍龍600和700系列差距不小,何況這些芯片主要面對的還是中低端主流市場,這個檔次的消費者都比較注重性價比和芯片性能,這時候麒麟659和710自然無法滿足需求,採用高通驍龍芯片就成為一個權宜之計了。

雖說華為不對外銷售芯片,但是仍然是高通潛在的競爭對手,因為華為大部分的手機都是使用自家的麒麟,所以也就不需要採購高通的芯片,相當於讓高通變相損失了銷量和利潤。而華為自家低端芯片不夠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購買高通驍龍400系列的低端芯片,雖說性能也不怎麼樣,但是用戶的認可度更高,有利於華為中低端手機的銷售。

不管怎麼說,麒麟處理器始終都將會是華為手機的主打芯片,採用高通芯片的機型數量不會多,這更多的是企業產品定位和市場策略的原因,並算不上區別對待,實際上隨著麒麟芯片的發展,未來高通芯片機型很可能也會逐漸更換成麒麟芯片。


嘟嘟聊數碼


高通處理器的手機沒有用過,第一部手機用的諾基亞,之後換的iphone5,不得不說,蘋果的系統和處理器調教的是最好的,沒有之一,溜的很。然後就換華為P7,卡成慫了。之後換的榮耀V8,系統和處理器的匹配調教的還可以。之後換了mate9,這時候不存在卡的問題了。後來又換成mat9pro,手感槓槓的,系統也很快,就是玩遊戲的時候發熱嚴重。mate20pro發佈的時候入手了一部,我覺得mate20pro稱之為中國手機機皇也不為過,無論是遊戲,信號,外觀,手感,流暢度,拍照,都非常好。可惜用了不到半年被該死的小偷順走了,在這裡說一聲媽賣麻批詛咒小偷。然後就入手了現在用的榮耀V20,用著覺得挺好。可以說我也是一路陪著華為手機成長的。我覺得和其他國內廠商比,麒麟處理器就是華為的王炸,華為可以把處理器調教到極致,其他廠商去不能把驍龍調教的極致。所以我覺得華為手機應該是處理器和系統匹配做的除了蘋果意外最好的。


菜刀狂舞


區別對待是有道理的。華為畢竟作一個廠商,必須要考慮供貨商忠誠度,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產品大賣的時候,突然間主要部件斷貨,那是恐怖的事情。在於華為來說,高通只是一個供應商,雖然是一個比較強勢和重要的供應商,但是華為本身芯片發展的方向上已經走出自己的路,並不懼怕高通的斷貨。所以,有保留的使用高通的芯片是自我保護的一種需要;在於高通來說,華為確實是一個很重要的客戶,也是一個十分賺錢的客戶。在商言商,對於高通來說,有錢賺的生意幹嘛不做?但是,華為在芯片的研發能力和綜合實力上,已經威脅到它壟斷的地位,特別是綜合潛力,雖然短期還是有一段距離。所以,高通出於本身利益的出發,一定會在提供給華為的芯片上有所防範和保留,起碼最尖端的產品不會第一時間提供給華為,甚至提供給華為競爭對手的芯片,會比提供給華為的芯片要高一個檔次。所以,華為對採用高通的芯片有區別對待和高通提供給華為的芯片有所保留,都是一個道理,也是合乎常理的。因此他們兩家之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互相博弈和互相平衡,這也是促進科技進步的一個挺好的競爭,但是這一點需要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為前提。在此,希望我們的企業能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下,能走得更遠,走向世界!當然,就算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上,相信華為也一樣能走向世界!!!


深圳老頭子


我認為,華為這麼作是給用高通芯片的其它友商一碗飯吃,也是增加中國品牌手機影響力競爭力和佔有率的好策略。您看看除了華為部分有自己的芯片,其它國內主流手機廠商哪個不是永高通芯片的?!國內有那麼多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廠商同華為一起去打三星打蘋果,不是好事嗎?!


宇瞰乾坤


畢竟麒麟才是親兒子,高看一眼是正常的。說到底,軟硬件是相互配合,同時也是相互制約的。硬件再牛,沒有出色的系統支持,效能也無法百分百地發揮。好比大廠的855和小廠的855,同樣的硬件平臺,配合各自的系統,流暢度就有差異。


楓樅心晴的數碼漫談


華為騙騙機盲還可以,喜歡玩機的人會看得上華為嗎?


永晟哥


距離最高端的芯片還有差距,但已經很接近了,差距在半年左右。


1518zyh


我還能這麼看,華為一步步走來,歷盡千辛萬苦不容易,能做到這樣很牛了。我前面開始,支持華為!支持由內到外純國產的華為!


南京1688


p9現在照樣用,不卡


人生如霧亦如夢


角落裡的麥芒五路過。。當時買的時候也是中端往上的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