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5mm的子彈殺傷力如何?

阿瀧123


世界上使用過7.35mm子彈做為制式子彈的國家只有意大利,即7.35mm口徑的卡爾卡諾M41步槍,配用的子彈就是題目中所指的7.35×51mm步槍彈(以下簡稱卡彈)。

7.35mm卡彈對無防護生動目標的殺傷力十分恐怖,殺傷力主要體現在命中目標後在軀體內造成嚴重的空腔效應傷害,殺傷力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國家使用的各種規格的7.62mm子彈。

7.35mm卡彈擁有巨大殺傷力的原因在於其獨特的彈頭設計,一般的步槍子彈要麼是在內部填充鉛的普通彈,要麼是填充硬質合金鋼的鋼芯穿甲彈,而卡彈的彈頭則是前半部分填充鋁,後半部分填充鉛,頭輕腳重的設計使其在命中目標後不直接貫穿,而是發生劇烈翻滾,撕裂目標身體組織。

▼下圖為正在裝填7.35mm子彈的卡爾卡諾M41步槍,它採用獨特的6發彈夾裝彈。

7.35mm卡彈的結構特點

該型子彈的彈頭造型為長鈍頭全銅被甲,直徑7.57mm,質量8.29g,內部填充物為鉛和鋁;彈殼外形為無凸緣、瓶形,最大直徑為11.3mm,長51.05mm,底緣直徑11.4mm,底火類型為伯丹式;全彈長75.69mm,平均最大膛壓262MPa。

7.35×51mm卡彈採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配用於獨一無二的7.35mm口徑M1941式栓動步槍,使用該槍發射卡彈時有效射程500米,穿透力略遜於7.62×51mm普通彈,但是殺傷力極強。

這得益於卡彈獨特的彈頭結構設計,彈頭在銅製外殼內填充了30%的鋁和70%的鉛,鋁填充於彈頭前半部分,鉛在後半部分,是二戰期間製造工藝最複雜和價格最昂貴的步槍用制式子彈。

▼下圖為7.35×51mm卡彈的剖面圖。

7.35mm卡彈對人體的殺傷形式

傳統的7.62mm步槍彈的彈頭(指普通彈)採用全鉛填充,近命中目標身體後的殺傷力表現形式為眼對眼的貫穿傷;在中遠距離命中目標時彈頭會在進入目標身體後變形乃至破裂,此時的殺傷力表現形式為人體組織出現喇叭型空腔,加上瞬間對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產生巨大壓力所造成的嚴重損害。

而7.35mm卡彈採用了獨特的結構設計,不論在近距離還是中遠距離命中目標,殺傷力的表現形式均為空腔效應傷害。

需要指出的是7.35mm卡彈所造成的空腔效應傷害並非7.62mm子彈那樣是由子彈變形導致的,而是像現代小口徑步槍子彈那樣在翻滾中導致的。

由於7.35mm卡彈前鋁後鉛的結構設計,在擊中目標身體後彈頭在飛行動能和離心旋轉力矩被人體組織突然制約,導致彈頭以“翻跟頭”形式在目標體內運動,最後撕裂人體組織,造成巨大的空腔效應傷害,創傷面積是彈丸橫截面積的上百倍。

士兵在100米距離上遭到7.35mm子彈直接命中後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命中頭部90%的人會死亡,四肢20%死亡,剩下的全部截肢,左胸(心臟附近)100%死亡,右胸和腹部70%死亡。

▼下圖為不同規格的7.62mm子彈所造成的的空腔效應,7.35mm子彈產生的空腔效應類似於第一種。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7.35mm子彈是一種配用於意大利卡爾卡諾M41式栓動步槍的制式子彈,彈頭採用了獨特的前鋁後鉛填充設計,對生動目標的殺傷力十分巨大,但穿透力不及7.62mm子彈,故此時此卡爾卡諾M41式栓動步槍成為二戰期間最好的栓動步槍之一。

不得不承認意大利是一個追求極致的國家,但凡是意大利人所生產的東西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品如此,武器同樣如此,比如伯萊塔92F手槍、奧托艦炮等等。

而使用7.35mm子彈的M41“卡爾卡諾”步槍本應像上述武器那樣聞名於世的,但是基於戰敗國的地位以及戰後加入北約的影響,意大利軍隊擯棄了獨創的7.35mm系列槍彈,先後該用7.62×51mm和5.56×45mm北約標準步槍彈,而性能優秀的7.35mm系列槍彈則逐漸被歷史長河所淹沒,至今鮮有人知了,題主能想起這個問題,說明知識面還是比較廣的。

▼下圖為刺殺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槍手所使用的意大利“卡爾卡諾”步槍,肯尼迪總統在中彈後當場死亡,足見該槍的威力,刺殺肯尼迪總統也成為“卡爾卡諾”步槍的絕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