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發步槍與傳統前裝槍相比威力如何?

你的生命我懂一半


這個針發步槍的說法還是頭一次看到,聽起來還蠻新穎的,應該是利用槍擊撞針來擊發彈藥的現代步槍吧!其實無論是現代步槍還是傳統前裝滑膛槍,兩者對於威力的比較是不成立的。因為兩者的威力並不來於步槍本身,對於威力的衡量來自於它們所使用的發射藥。

其實之所以會從前裝滑膛槍進化為現代後裝填步槍,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威力不夠,而是因為定裝彈藥從槍膛後面裝更方便,更快捷,更利於有效的殺戮而已。可要是非得從威力這個指標來衡量的話,恐怕你要失望了,因為前裝滑膛槍的威力更大。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原因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傳統前裝滑膛槍對於火藥的裝量並沒有明確的界限,你可以裝非常多的火藥併發射彈丸。反觀現代步槍就不可以,不同口徑的子彈不同的裝藥量,全部都是非常標準的定量,所以現代步槍的威力是不變的。

可前裝滑膛槍卻不同,得力於現代鍛造技術的進步,前裝滑膛槍可以做到比之前的氣密性更好,得力於火藥的進步,火藥的可燃性更好煙量更小威力更大。以前曾有外國的前裝滑膛槍愛好者做過實驗,利用前裝滑膛槍發射一根蠟燭,最後這根蠟燭竟然射穿了一塊非常厚的橡木板。


九品侍衛


肯定是針發槍的威力弱了丫

同等裝藥,同等彈丸質量情況下,前裝的燧發槍槍管就是一根單口的管子,後膛只留有一個用以引火的傳火孔,閉鎖能力很強,發射藥膨脹的動能大量作用於推動彈丸

而早期的針發槍不行,他的槍機是活動開閉鎖的,只要是個活動件,多少會有點漏氣

因此,普魯士人的德萊塞針發槍雖然6發/分的射速比當時前膛槍要高三倍,但初速僅有300m/s,最大射程僅有600米,同期的前膛槍基本都有400m/s的初速和1000米以上的最大射程。


所以,早期針發後膛步槍因為活動後膛的漏氣問題,導致發射藥動能浪費。直到19世紀60年代後的金屬定裝彈才解決這個問題


瘋狗的輕武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題主所說的針發槍就是用擊針擊發子彈的步槍。在扣下扳機後,槍機上的長杆形擊針刺破紙彈殼,撞擊底火,引燃發射藥,將彈丸射出。世界上第一支針發步槍是美國的霍爾M1819,但因其應用不多而被迅速淘汰。而德萊賽M1841號稱是世界上第一支被廣泛採用的軍用後膛裝填步槍。它採用的是“針刺”發火原理。也就是彈丸、起爆藥和黑火藥全部裝在一個圓筒狀紙彈殼中,但起爆藥不是裝在彈殼尾部,而是裝在彈丸底面中間的。當扣動扳機後,彈簧的力量釋放細長的擊針,從槍機前端刺入彈膛內槍彈紙殼的底部,並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彈丸底部的起爆藥並將其引爆,繼而點燃紙殼內的黑火藥。在槍機被打開以前,其擊針後部的一個扳手必須要先行移動,然後才能旋轉並向後打開槍機,裝填下一發子彈,再將槍機推到位並旋轉關閉彈膛。在擊發之前,需要用手將擊針後部的那個扳手豎起並向後旋轉到待擊位置。

針發步槍的優勢是人在臥倒的情況下也可以裝彈,而傳統前裝步槍必須要站起來從槍口裝彈。而且針發步槍採用的旋轉後拉式槍機,射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樣一比較,使用傳統前裝步槍的軍隊肯定打不過使用針發步槍的軍隊。

再來了解下傳統前裝步槍。顧名思義,前裝槍又叫前膛槍,是由前面槍口裝子彈的舊式滑膛槍。最初,前裝槍的發火裝置是在槍管上有—個通往藥室的開門,稱為火門或點火孔,任何火星或火源都可以用於點火。而後,發展到使用有助於點火的、山粉狀藥製成的點火繩或火絨。火繩或火絨夾在“c”形或“S”形夾頭裡燃燒,夾頭裝在槍管尾端或槍托側面的樞軸上,通過轉動夾頭點燃槍管內的發射藥。這種發火方式使槍的觀察、瞄準和火力控制得到了初步發展。但因為其裝彈射擊時,必須要帶上撞擊式火帽、火藥、鑄造的彈頭、火藥量具以及被甲布條。註定其射速比不上針發槍。雖然傳統前裝槍射出的彈丸初速達到了現代步槍的威力。如迪克西0.40英寸口徑火帽擊發步槍槍管長1016mm,槍彈裝5.83g 火藥時,其射出去的彈丸的平均速度達到了675m/s,是不是挺嚇人的?但實際上儘管其初速很高,但速度損失得也很快,這使得它的平均彈道形成一個大射角彈道,在射程達到140m時,就很難命中目標,選比不上針發槍。

總結:兩者相比,各有優勢。但總體上看,針發槍的優勢遠大於傳統前裝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傳統前裝槍的威力確實比針發槍的威力大。因為針發槍的彈藥屬於定量裝好的,而傳統前裝槍的彈藥則可以按照需求來裝配。

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各位家長和戰友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轉士官和士官轉業等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