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光盤行動“深入人心”剩菜打包杜絕舌尖浪費

春節期間是廣大市民外出聚餐的高峰期,隨著外出遊子的返鄉,朋友聚會、家庭聚餐多了起來,不少市民就餐完畢後,順手將未吃完的飯菜打包。文明就餐,已成濟寧市民新年聚餐的習慣與風尚。

1月19日晚6時許,市區吳泰閘路上的一家魚館內坐滿了人,服務員在其中忙碌穿梭,場面十分熱鬧。等位區內,鄭先生正在和朋友商量點哪些菜。“吃多少就點多少,吃不完咱就打包帶走。”朋友提醒鄭先生。而這時,在一旁的服務員說:“你們人不多,四菜一湯足夠了,不必點太多菜,不夠吃還可以再點。”點完菜的鄭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吃飯,商家都很誠信,勸客人不必消費太多,實在難得。“一桌酒席花費三五百元就不錯了,味道好又經濟實惠。”

市區的張先生自己在家招待了幾次朋友聚餐,每桌飯菜的花費一般不超過500元,經濟又實惠。張先生告訴記者,雞、魚、肉幾個葷菜再熬上一大鍋湯,加上酒水一般都不超過500元,吃得比較滿意,吃不完的菜,張先生還會招呼朋友打包回家,不會浪費。“大大方方地打包回家,這一點朋友之間是很務實的。”張先生笑著說。

記者在走訪中也看到,宴席中剩飯剩菜的現象大為減少。客人沒有要求打包,結賬時服務員也會貼心地詢問是否需要打包盒。“之前點菜,都是顧客點什麼,服務員只是單純記錄而已。現在,我們都會提醒顧客不要一次點太多。”一家餐館的服務員說,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文明餐桌漸成社會共識,“以前新年期間提醒顧客打包會被認為是冒犯行為,現在提醒,反而是一種貼心的服務。”如今“吃不完打包”成了春節聚餐的一大特色,更從中體現出低調務實的餐飲文明以及不浪費的好習慣。(記者 蘇茜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