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在今天的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境內,三百四十年前有一座繁華古城,1680年(康熙十九年)連續70多天的暴雨、上游兇猛的洪水夾雜著泥沙擊沉了九百多年的古城,還有那些故土難離的百姓。

泗州城始建於南北朝時期(580年),為便於黃淮地區的治理在宿遷市泗陽境內建泗州城。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時期),為加強對淮河及汴渠漕運管理,遷泗州於今天的盱眙境內。從735年到1680年共計九百四十五年,泗州城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是我國曆史上交通發達,經濟繁榮,人口密集的港口歷史名城,天下太平則為南北行商的重要驛站,天下有事則為兵家必爭之地。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泗州城為歷代州郡所在地,街景美觀整齊,經濟商貿發達,據《帝年紀略》和《泗州志》等文獻記載,泗州城內外共五個集貿市場,十五條大街,三十四條街道。泗州城舊有東西兩座土城,中隔汴河,有汴河橋相連。生翠碧綠和渾然天成的蓮蓬,香霧裊繞的柳樹和濃蔭覆地,蒼翠撲人的小亭,杏花煙雨的小橋流水人家,這裡和美麗的江南沒有太多區別。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城內建造有靈瑞塔和明遠大師塔,靈瑞塔屬普照王寺(又叫大聖寺),是為紀念唐中宗時國師僧伽和尚(民間神話傳說觀音菩薩的化身)所建。李白見過僧伽,聽過他談論佛法,作《僧伽歌》紀念他,韓愈作《送僧澄觀》緬懷。靈瑞塔高達300尺13級,塔尖為水晶球,塔身覆銅瓦,金碧輝煌、氣勢雄偉。靈瑞塔不是中原地區常見的樓閣式,而是藏傳佛教的白塔,和揚州瘦西湖白塔類似,在宋代大聖寺成為當時全國五大名剎之一,全國很多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蘇軾任揚州知州時,因為淮南長期乾旱無雨,連年歉收、人蓄斷飲、民不聊生、餓殍滿地,作《僧伽塔祈雨祝文》,祈請“大聖普照王,以解脫力,行平等慈。噫欠風雷,咳唾雨澤,救焚拯溺”,派人帶著祭祀物品到泗州祈求僧伽顯靈降雨,拯救萬民蒼生。關於僧伽和尚的影響很廣,今天韓國首爾有泗州大聖寺,並且趣聞軼事很多,待日後再敘。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北京迎來高顏值好天氣,京城地標建築風景如畫

明洪武十八年(1385)朱元璋在泗州城北門外十三里楊家墩,興建規模宏大的明代第一陵——“三祖陵寢”,更提高了泗州城的地位,增加了泗州的繁榮。並將泗州東西二城合一,建成磚石城,周長九里三十步,城牆原高二丈,嘉靖三十六年(1557),據《泗州志》載,泗州共五座城門,東、西、北各一門,南面有南門和香花門。香花門是為了迎僧伽大師真身從長安歸泗州而特建。泗州城內外先後共建有名的橋16座,其中城內外各有8座。泗州城外有護城河,因溝渠縱橫,不僅橋多,各城門都有吊橋,以利通行。每座城門下都建有水關,宋代有漕船、舟楫出入,明後期,由於黃河水多泥沙,水關先後淤廢。城門供車馬行走,水關供渡船,這是宋明清時期江淮及江南城市建設的標準圖紙。

明洪武初置泗州衛,都督府轄九千戶,人口約三萬多。城內有州衙、都察院、巡監察院、理刑廳、泗州衛、館驛等等政府機構;有儒學署、訓導署、學正署、社學、決科書院、龍泉書院、泗水書院等文教建築;還有漕糧中轉的常豐倉等倉儲建築。還有鍾、鼓樓各一處,寺、廟、庵、祠等建築53處,壇、堂、亭、閣12處,表、坊、碑、碣等24處。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公元1128年,偏居江南的南宋朝廷任命一個叫杜充的將軍守備汴京,他決定用黃河水淹沒南下的金兵。洶湧的黃河水一改它數千年經山東入渤海的流向,最後注入淮河而入海。這就是歷史上的“黃河奪淮”。這次改道,歷時728年,也開始了黃淮地區多災多難的歷史。淮河邊的泗州,從此被黃河水患困擾糾纏,也註定了它最後的結局。

沉沒的泗州古城—東方龐貝古城

天災人禍是泗州城被淹沒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城址地勢低窪;二是黃河奪淮後的頻繁水災;三是明代潘季馴推行“蓄清刷黃”、“濟運保漕”政策所致,所謂“蓄清刷黃”就是人為抬高洪澤湖水位,沖洗黃河入海道。蘇北淮陰清口是黃、淮、運三條重要河流交匯地方,為防止清口淤塞,保證漕運暢通,明清兩代均推行“蓄清刷黃”政策,多次加高延長洪澤湖大堤,水位常高於黃河水位、高與泗州城。以全淮之水出清口刷黃濟運。在明代還有怕危害祖陵的顧忌,多次修築防洪堤,在治水策略上也採取過“分黃導淮”和在洪澤湖大堤增設減水壩等措施,但都是杯水車薪,無力迴天。到了清代,無“祖陵”之憂,為了維護漕運命脈,大搞“蓄清刷黃”,利用洪澤湖為黃河分洪,進一步提高了洪澤湖水位,使水淹泗州城事件更加頻繁,泗州城覆滅厄運已成定局。

在明清兩代,由於受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強大自然力面前,只好採取犧牲局部,換取漕運暢通的治水政策。統治者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大築洪澤湖大堤,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是城毀人亡,還使三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被淹。在封建王朝時代,淮河兒女面對悲劇,無力迴天只能仰天長嘆:千古帝王多輪迴,誰與庶民同魚水。1855年8月1日(清咸豐五年六月十九日),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決口,黃水先流向西北,後折向東北,奪山東大清河入海。

泗州城處在南北文化和經濟的交匯樞紐上,因此,泗州古城是唐、宋、元、明四代的建築藝術和歷史文化的博物館,城牆及建築、街道均完好保存,考古後,即可看到一個完善的、真正的唐、宋、元、明四代古城遺址,一些考古專家認為,泗州城是一座幾乎完整經歷了中國封建社會最黃金時代的城市,泗州城被洪水淹沒後,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歷史風貌,它的完整程度甚至超過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噴發摧毀掩埋的龐貝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