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筆行書,哪位老師的行書更適合日常書寫?

綠竹翁


如果要求不是很高,我自薦一下,可以看看抱庸詩書的硬筆字,草根味十足,但也有些自己的小風格,並不是很難學。



不論學誰的,長遠的看,都是殊途同歸,都要從臨摹走起。臨摹重在點畫結構以及結體,初學階段就是抓形貌,先不要考慮筆法行氣章法的問題。形貌抓住了,字的肢體骨骼拉開了,再去琢磨用筆之法、章法之妙。很多學硬筆書法的朋友,才學了一段時間,感到效果不理想,就懷疑自己的方法有問題。方法不會有問題,主要是臨摹習練得太少了。


硬筆不像毛筆書寫那麼複雜,最關鍵的就兩點――點畫形態與結體。所有前期的習練都要始終圍繞著這兩個關鍵點。點畫形態是技術活,需要多看多練,結體是藝術活,把有形態的點畫拼組結構而成字,這就需要把點畫按照結構的要求進行適當的變通處理,光靠重複的寫就不行了,得用腦袋琢磨。這就要求,即便是初學者,也要具備一定的審美能力。而審美能力從何處來,靠帖讀多家。



硬筆書法,一半靠悟性,一半靠苦練。古代抄書的文吏寫一輩子的字,也沒幾個成為書法家。而光琢磨問題,不勤於動手實踐,只可能成為書法理論家、評論家,而不可能成為書法家。如題主所言,只想把字寫好看寫規範,隨便選一本字帖,照著猛練就可以了。

抱庸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書祺。


抱庸詩書


硬筆行書不像毛筆一樣,風格多變,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硬筆書法字帖,其實相差不是太大。要想學硬筆行書的話,建議學習有傳統書法功底的老師的字,你去看看,跟誰比較對眼就選誰的。

龐中華和司馬彥的字不建議學,這兩位雖然是當初八十年代硬筆書法大潮中大紅大紫的人物,但是隨著民眾的審美水平的提升,兩位硬筆書法的先驅者就暴露出了他們技法單一,格調不高,缺乏傳統書法功底的弱點了。後來隨著一些新的硬筆書家的出來,如吳玉生、顧仲安以及後來的田英章等人,這倆人的字帖也就漸漸失去了市場。

雖然題主的意思是不想成為硬筆書法家,只想把字寫好看點,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應該很多。但是不管你的目的是不是成為書法家,其實練字都需要找本字帖臨摹,這個過程不能少。如果說把字練到美觀好看,算是硬筆書法的初級水平吧。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不管目的如何,大家下的功夫都差不多。既然下的功夫差不多,那就找一個有傳統書法功底的老師的字練,練出來的字會更高雅一些。

下面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硬筆書家:

  1. 沈鴻根(別號:江鳥)硬筆書法的老前輩了,軟硬兼修,我上學時就學過他的字。現代新秀輩出,知道“江鳥”的人已經不多了,老一輩書家的魅力在於他們的字更有韻味,蘊含了更多的東西。目前市面上他的字帖應該很少了,他的字帖大多數是行草書。

  2. 錢沛雲,1946年生,也是老一輩書法教育家,他的老師是任政老師(任政是沈伊默的弟子),因此起點較高。一輩子兢兢業業,教書育人,很少去宣傳自己,書法界受人尊敬的好老師,網上有他的教學視頻。他的硬筆行書好看、耐看也好學,但因為沒有刻意宣傳,一直沒有熱賣過。

  3. 盧中南,1950年生於武漢,中國著名書法家。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歡的當代書法家、楷書大家。軟硬筆實力深厚,連以歐楷出名的田蘊章老師都對他的書法十分推崇。在南開大學教硬筆書法的時候,不用自己的,而用盧中南的硬筆楷書字帖。

  4. 田英章,1950年生,也是軟硬兼修的書家,楷書功底非常深厚,以歐楷出名。他的硬筆行書流暢自然,寫出來也非常的漂亮、耐看,各種字帖也是市面上最多的了,網上還有各種視頻教程,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

  5. 顧仲安,1956年生,從小練毛筆書法,因此他的鋼筆書法中蘊含了傳統書法的神采,有書卷氣、耐看,既有法度又不拘謹。他的硬筆行書風格獨特,個人來說也非常喜歡他的字。

  6. 李放鳴,1957年生,令人尊敬的老書法家,講究用筆,一招一式強調師承古法,硬筆也是追古、絕美。楷、行都極力推薦。

  7. 吳玉生,1959年生,軟硬兼修,建樹頗豐的書家。全國九年制義務教育《寫字》課本規範字書寫人。國家行楷手寫體規範字形樣本字書寫人。他的硬筆行楷姿態妍美,沒有俗氣,穩健容易上手,字帖編排也很科學,適合初學。

  8. 荊霄鵬,1976 年生,九年義務教育《寫字》《書法》教材範字書寫者。年輕人的偶像,硬筆字帖目前賣的非常火田英章老師的高徒,個人感覺他的硬筆書法比田英章老師的更靈動,行書更加欹側秀美,適合女生和初學。

以上是硬筆書法界比較有名的一些老師的介紹,具體學習哪一家的,還是看眼緣吧。

翰墨今香


根據題主的描述,要想把字寫的好看美觀,通篇協調,又快又好,便於書寫。這一句話看似簡單,要達標可沒有說這句來的簡單。


什麼字好看美觀,自然是字帖的字好看美觀,我們說一個人寫的字好看也往往會說寫的就像字帖上印的一樣。美觀就更不容易了,什麼樣的字美觀呢,字帖。

再說通篇協調,怎麼樣的作品才能通篇做到協調呢,自然是書法家的作品能夠達到如此造詣,實際上,一般的書法家都未必能夠做到通篇協調,因為要到達此水平,不僅僅寫字問題了,這涉及到美學原理上作品構成問題。

那麼快又好又是什麼概念呢?好,就要出人類字帖,快呢?必須做到熟,嫻熟了才能快。不熟,是不可能快的。至於便於書寫,一般的說是行書便於書寫,但要綜合起來看,同樣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到的。

從接近與日常書寫的美觀的硬筆書法家是不少的,如田英章、王正良、盧中南、吳玉生、江鳥、吳身元,張秀、楊劍、王德榮、席殊、曹寶麟、高惠敏。較早硬筆書法家的如黃若舟、周稚雲等硬筆書法家的作品當然還有現代一些硬筆書法新秀的行書。






便於日常書寫的硬筆書法家是非常多的,但這不是寫好字的根本。要想寫好字,就必須選定一家,進行大量的嚴格臨摹學習,不通過臨摹學習,意味任筆成行,永遠寫不好字的。所以寫好字的關鍵在於臨摹學習,至於選誰的字帖最後,還有看自己是否喜歡,因為不同性格的人可能對美的欣賞與標準是不一樣。嚴格意義說,要想寫好字,最好先從毛筆書法學起。




翰墨書道


我若說我的字實用性很強,會不會有贊同的?

我若說,大多的常用字,不同的風格的行書結構我都是嘗試過、認真比較過,會不會有人相信?

甚至連每個回鋒,每個筆畫中的以繁代簡,是否有出處,我都會為一個字查找幾個資料,以確定是否可寫。

再看書寫是否順勢,實用性如何?辨識度如何?


想隨手寫一手好字,日常行書,實用行書,可以參考下我的字! (插圖為部分整理過的常用字,確定適合快寫)

除此之外,你若想寫一手好字,你要明白幾個道理:


一,結構要穩,重心要齊,筆畫宜靈動。

則不但會有實用性,且滿足大眾審美最大公約數!――但是,新手不要追求靈動。


二,很多規範行書,其結構為了求得規範,和書者的日常行書是有一定差距的,有的差距還非常大。我只是努力把差距做到最小,至少是個追求!


三,追求實用性硬筆行書,要學的是結構,不能徹底抹煞的是自己的習性。

一旦把自己的習性,習慣徹底抹煞,日常書寫,寫得標準意義上的“XX體”,幾乎難如登天!


當然,習性中的陋習,固然需要改掉,不希望遇到槓精!

四、硬筆實用行書,有太多小技巧了,絕非只是熟能生巧的緣故!

如下圖,西瓜視頻截圖,20字~30字/分鐘不等,25字左右較多:

最近,在一本很老的字貼中,發現一個觀點,與我以往回答過的觀點,幾乎一樣,於是抄了下來,如下:


行書一點通


推薦抱庸老師的字[贊]



大叔的旅途666


我寫的是田英章老師的,而且是他早期極具古味的硬筆楷書,有趙孟頫和靈飛經的味道。當然我只是學了點皮毛。






沈洋74917267


學習硬筆書法關鍵是要懂得每一種書寫工具的特性和特點,根據書寫工具的特點調整書寫方法。

學習書法首先要發揮手的靈活性和工具的靈活性,包括根據不同的紙張隨時調整書寫方法。

書法的理要向傳統書法中去汲取,去尋找,去發展。

當然可以借鑑當代書寫比較好的硬筆書法(家),取長補短。

關鍵還要適合自己的風格。








山裡紅小蘇


硬筆其實不是現代的產物,遠古的時候,人們刻畫文字或符號時所用的石片等銳器,可視為早期的、廣義的硬筆。

而硬筆能成為書法藝術的一個門類,則應歸功於一百多年前自來水筆的發明。

硬筆書法源於毛筆書法,但又異於毛筆書法。硬筆不如毛筆那樣強調筆法,它更注重結構和線條,相較於毛筆,硬筆相對簡單。



正因硬筆源於毛筆書法,故學習硬筆書法,最好的選擇是臨習古人經典的毛筆法帖。

同時,早期的硬筆書法先行者鄧散木、白蕉、黃若舟、陳公哲等人的鋼筆字帖也是非常好的臨帖典範,如陳公哲的《一筆行書鋼筆千字文》,黃若舟的《通書》,鄧散木、白蕉合著的《鋼筆字範》等。


而當代的硬筆書法,風格各異,五彩繽紛,但也“亂花漸欲迷人眼”,給我們選擇範本帶來很多困惑。

相對而言,張秀、黃文泉、朱勇方、曲慶偉、倪俊東等人算是不錯的了。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個人覺得,書法當中,楷書臨習田英章盧中南。行書練習吳玉生。

楷書當中,盧中南和田英章,軍事,非常值得學習的,他們的筆畫結構,都是非常一流的,值得學習者,認真的麼,而且,他們在書壇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有目共睹的。

練習行書的話,吳玉生老師的字帖,是非常好的。他的字帖實用性比較強,特別適合於有基礎,或者是成年人學習書法練習可以快的提升自己的書寫技巧。當然,學書法者我們要明確,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只是為了把字寫好,直接聯繫行書就可以,如果你想在書法領域,創造自己天地,那麼,還是建議從楷書,認認真真的學習,從最基礎的筆畫,間架結構開始。

總之,以上是個人建議,無論何人的字帖,他們既然能出字帖,說明他們在書法方面的成就是非常高的,那時候要看自己個人,喜歡什麼風格的類型,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書法家臨寫。





呆小石書法屋


要是推薦,我覺得丁永康的字比較有內涵,可以從他的楷書練起,再行書!當然其他還有很多的老師可以選,有一點建議就是田歐一系不要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