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淵的好基友,安排隋煬帝宮女和李淵睡覺

唐朝有這麼一位開國功臣,和唐高祖李淵起事前是賭博玩樂的知心朋友,偷偷安排隋煬帝的宮女和李淵睡覺,和李世民鼓動李淵太原起兵。

大唐開國後,李淵對其的恩寵滿朝上下無人能及,甚至連吃敗仗李淵對其加以撫慰。有人舉報其謀反,李淵是打死也不信。

此人便是裴寂,字玄真。

晉陽起兵

裴寂是山西蒲州人,父親還是山西的絳州刺史。不過年少而孤,被兄長們撫養長大。

年僅十四歲的裴寂踏入仕途,擔任州主簿,歷任齊州司戶,侍御史、晉陽宮副監等。

也就是這個晉陽宮副監職務,讓其認識了人生中的貴人李淵,李淵是太原留守、晉陽宮監。同時,裴寂也是李淵起事的貴人。

李淵和裴寂也不像上司和屬下的關係,就如同相見恨晚的知心好友,李淵特別禮遇裴寂。兩個人喝酒賭博,時常通宵飲宴,甚至到了“情忘厭倦”的地步。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懷著滿懷抱負的李淵次子李世民就想著鼓動父親李淵早日起兵,爭奪天下。謀反是夷滅三族的大罪,李世民不敢直言勸告,想到了父親的好基友裴寂。

李世民用了什麼方法和裴寂拉關係呢?裴寂喜歡賭博,那就投其所好。

結交裴寂的賭友龍山縣令高斌廉,給他幾百萬私房錢,故意輸給裴寂,裴寂贏了錢,非常高興。李世民也經常邀請裴寂遊玩,看到裴寂心情不錯,“遂以情告之。”裴寂爽快的答應了。

唐高祖李淵的好基友,安排隋煬帝宮女和李淵睡覺

裴寂先偷偷安排幾個晉陽宮宮女陪李淵睡覺,李淵起初不知道,裴寂再和李淵飲酒作樂,趁著李淵高興,把一切都講出來。李淵慌了神,就算他是唐國公,和皇帝的宮女睡覺也一樣是死罪。

“二郎(李世民)密纘兵馬,欲舉義旗,正為寂以宮人奉公,恐事發及誅,急為此耳。今天下大亂,城門之外,皆是盜賊。若守小節,旦夕死亡;若舉義兵,必得天位。眾情已協,公意如何?

反正現在天下大亂,盜賊四起,咱們還守什麼忠義小節啊,如果起兵造反,一定能得到天下,你的二兒子李世民已經秘密招兵買馬,皇帝的宮女你睡都睡了,大家都支持起兵,就等李淵你一聲令下。

在這種情況下,李淵不得不答應裴寂。

裴寂進獻晉陽宮宮女五百人,把晉陽宮囤積的九萬斛米、五萬段雜彩、四十萬領鎧甲,通通供給軍用。

等到平定關中,李淵賜給裴寂良田千頃、長安豪宅一座、織品物四萬段,轉大丞相府長史,進封魏國公,食邑三千戶。

開國之後

李淵剛入長安,遙尊隔絕在江都的隋煬帝為太上皇,以其孫代王楊侑為帝。當然立個傀儡皇帝是做做樣子,李淵只是覺得時機未成熟,不敢貿然稱帝而已。

等到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所殺,裴寂帶頭上表勸進,“陛下不為唐帝,臣當去官耳。”其實也是做做樣子,李淵“被迫”答應恭帝楊侑禪讓。

唐高祖李淵的好基友,安排隋煬帝宮女和李淵睡覺

大唐開國後,裴寂擔任尚書右僕射,李淵對其的待遇,滿朝皇親國戚無人能比。

賜以服玩不可勝紀。

仍詔尚食奉御,每日賜寂御膳。

高祖視朝,必引與同坐,入閣則延之臥內。

言無不從,呼為裴監而不名。

戰敗無罰

大唐武德二年,豪傑劉武周襲擊李淵的老巢晉陽,負責留守的幷州總管齊王李元吉連夜逃往長安,晉陽兵糧充足,輕易失守,李淵大怒。

裴寂自告奮勇討伐劉武周,李淵以裴寂為晉州道行軍總管,結果裴寂在軍隊優勢下為劉武周部將宋金剛所敗,唐軍幾乎全軍覆沒,裴寂單騎一日一夜逃往晉州,山西大部分地區失守。

如此大敗,正常至少也要降職治罪啊,裴寂上表請罪,李淵沒有對其任何處罰,“

高祖慰諭之,復令鎮撫河東之地。”讓裴寂加油接著幹。

裴寂只是個文臣,沒有軍事和守禦才能。將虞、秦二州的百姓們強行遷入城內,焚燒積蓄,結果人心動盪,激起民變響應宋金剛,裴寂再次大敗。

李淵看著裴寂兩次大敗,也知道他確實不是打仗的料,於是徵召他入朝,仗你就別打了,對他加以指責。

“義舉之始,公有翼佐之勳,官爵亦極矣。前拒武周,兵勢足以破敵,致此喪敗,不獨愧於朕乎?”

意思就是我李淵晉陽起義,有你輔佐的大功,你現在官爵位列百官之首。打劉武周的時候,你兵多糧多,足以幹倒劉武周,這你都能打輸?後面又敗,你這樣不覺得愧對朕對你的恩寵嗎?

於是將裴寂下獄問罪,過了十天半個月,又把裴寂放出來,對他更加恩寵。

唐朝統一後,李淵每次出巡地方,都讓裴寂留守長安。有人舉報裴寂謀反,李淵下令調查,當然肯定是假的,李淵表示不是因為擔心你裴寂造反而審訊,而是想讓天下人看看,你裴寂,不可能造我的反。

李淵還讓三位貴妃攜帶美食寶器到裴寂家中飲宴,至次日方回。皇帝讓自己女人去大臣家飲酒作樂,表示恩寵,中國歷史獨此一例。

朝廷改鑄錢幣,李淵竟然特賜裴寂自鑄錢幣的權利。又和裴寂結為親家,趙王李元景娶了裴寂的女兒為妃。

武德六年,裴寂由尚書右僕射升任尚書左僕射,李淵賜宴於含章殿。飲酒正歡,裴寂突然磕頭請求辭官,李淵流著眼淚不許,“要相偕老耳。”

太宗繼位

武德九年,李淵禪讓給兒子李世民,逍遙自在當起了太上皇。同年,太宗李世民改元貞觀。

太宗南郊祭祀,特許裴寂和長孫無忌一起同乘御輦。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加心腹,裴寂只能是李淵的心腹,裴寂當然覺得不合適,按地位比不上長孫無忌,裴寂推辭,太宗認為裴寂是晉陽起義的佐命元勳,長孫無忌也是心腹能臣,“同載參乘,非公而誰?”

晚年的裴寂因沙門法雅和狂人信行客事件被免職,獲罪流放蜀地的靜州,換上別人已經被處死了,太宗念其舊功,僅僅免職流放。

太宗每每回憶起昔日晉陽起事就會想到裴寂佐命之功,又赦免徵召其入朝,但這時裴寂卻已病逝,終年六十歲,追贈相州刺史、工部尚書、河東郡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