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皇帝:性情 古怪,殘暴,配得上千古一帝嗎?

清朝康熙皇帝:性情 古怪,殘暴,配得上千古一帝嗎?


他,8歲繼位,14歲親政,在位61年,享年69歲,是兩千年封建社會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帝王。他的名字是新覺羅·玄燁,是為康熙皇帝。作為順治的第三位皇子,康熙自幼聰慧,意志堅定。

看看他一手創造的奇蹟吧,16歲就除掉了一手遮天的鰲拜;20歲時就迎戰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耗時8年時間,最終一舉解決了大清國建國以來最大的統治危機。

毫無疑問,康熙是一位出色的皇帝,非常善於處理各種棘手問題,為後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因此一度有著“千古一帝”的讚譽。然而,如今人們看到的對康熙皇帝評價,絕大多數都是刻意為之的結果。

清朝康熙皇帝:性情 古怪,殘暴,配得上千古一帝嗎?


無論康熙的功績有多大,都不能掩蓋他晚年的昏庸無能,致使國庫空虛和“九子奪嫡”皇子相殘的悲劇。如果把康熙晚年所犯的過錯,與平定三藩之亂期間發生的暴行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清史稿》中記載了康熙在三藩之亂時,清軍在川的暴行,“川禍變相踵,荒煙百里,臣當年運糧行間,滿目瘡痍。自蕩平後,休養生息,然計通省戶口,仍不過一萬八千餘丁,不及他省一縣之眾。”川向來被視為“天府之國”,遭到清軍血腥屠殺後,致使人口銳減,不到其他省份一個縣的人口。

清朝康熙皇帝:性情 古怪,殘暴,配得上千古一帝嗎?


除了屠殺無辜老百姓外,康熙實行的“沿海遷界”也造成了大量沿海老百姓慘遭殺害。所謂的“沿海遷界”是指清政府人為劃定 一個頻海範圍,設立界碑,強制從界碑到沿海這個範圍的老百姓內遷,膽敢遷移或者越界的,一經發現立即殺無赦。

要知道,當時“沿海遷界”並非只在東南沿海富裕地區執行,而是整個中國海岸線,“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業流離死亡者以億萬計。”

清朝康熙皇帝:性情 古怪,殘暴,配得上千古一帝嗎?


史書《南明史》記載,康熙下令對那些不願遷移的人施加暴行,“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

如此慘無人道的暴行,康熙配得上稱為“千古一帝”?還有人說康熙是“仁愛之主”嗎?真實的康熙是性格暴虐,跟影視作品中的差距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