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一共才五百多萬人口,為什麼西寧房價還這麼高?

東北小夥在西北OvO


我從小在西寧長大,當我有意識買房是上大學的第一年,當時是2012年,萬達廣場還沒有建起來,家裡拆房子的時候,原地高層3800元,我讓我媽買一套,她說,買房子幹啥,我們又不是沒地方住,(拆遷分了兩套房)。

後來我大學畢業了,原來3800元的房子變成了1萬➕,周圍建起了萬達廣場。

要說西寧的房子為什麼變這麼貴,其他區域的我不知道,但是海湖新區的都是因為萬達廣場、新華聯、唐道637。

這裡是西寧。



你好夏都


我看如果取消學區,說不定房價還能控制一下,我2014年回的西寧,當時的海湖新區跟鬼城一樣,房價很低,打車都困難,而如今2020年的海湖新區的房價直飈一萬六七,擠破頭還搶不到房源,學區的房子破不說,還死貴,買上其實說白了根本沒法住人,就是佔學區名額,所以西寧房價就被破學區和那些房產商、中介公司炒起來的。


順順小乖乖


西寧是省會城市,房價排在全國所有省會城市倒數第二,僅高於銀川,這叫高房價??西寧旅遊產業發達,夏季氣候怡人,被譽為“夏都”我認為西寧房價被嚴重低估。

有朋友評論房價應該和收入,消費等掛鉤,西寧的房價太高等等。。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按房價收入比計算的話,西寧房價應該是最合理的,一線城市的收入高於西寧的幾倍呢?房價又高於西寧的幾倍呢?

就拿臨近省會蘭州來說,蘭州消費,收入水平跟西寧比呢?比西寧高很多嗎?也沒有吧,但是蘭州目前均價1.2萬,城關區的品質樓盤,仁恆國際目前均價2.2萬。西寧均價才0.72萬,貨幣超發,通脹等影響,西北地區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朋友,你去看看西寧城西,城北,城東近一年房價波動,事實是已經漲了,而且是漲幅巨大,中心廣場時代盛華目前在售每平米1.4萬一平,海湖新區目前均價過1萬

房價漲幅短期看金融,中期看政策,長期看人口。

金融方面,過去十年央行大放水的趨勢雖然一去不復返,但每年m2仍以兩位數增長,政策方面,沒多大機會了。。人口方面看,西寧作為邊遠省會城市,近些年來人口其實是淨流出的,但好在目前有蘭新城市群這樣一個概念,未來人口還有想象空間,畢竟目前中國城鎮化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多,較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近二十個百分點差距,所以看人口,對西寧房價也是長期利多的。


shoulder57


青海一共才五百多萬人口,西寧的房價如果與國內其他的省會城市相比還算是低的,但與西寧當地人收入相比肯定是高的,青海人口少,經濟不發達,與青海整體經濟相比,西寧的房價是偏高的。為什麼西寧房價還這麼高?

筆者認為,是人為的炒作,房地產商和地產中介炒高房價,地產商和地產中介習慣了炒房獲得暴利,過去我國的所有城市的房價上漲,主要原因是地產商與房地產中介聯手炒房,吸引炒房者參與,然後炒高房價,好賣房子,於是我國的房子變成了金融產品,我國的房產金融化了,通過炒房,不斷地抬高房價,讓人們追漲,造成了炒房能賺錢,房產能保值和增值這樣的聲勢,於是參與投資炒房的人就多了起來。

因為我國的投資渠道較少,民間資金充足,找不到投資渠道,大家看到前面炒房的人賺錢了,於是有了賺錢的示範效應,慢慢的炒房的人就多了起來,於是房價就這樣一步一步地炒起來了,現在我國的房產已經不是房產,而是金融產品,房地產金融化已經成形,全民炒房變成了共識和習慣。

如果房子就只有居住的功能,我國不需要這麼多的房子,當房地產變成了金融資產,當房地產變成了金融產品,大量過剩的房地產就成了炒房者的投資品,正是房地產的金融化才造成了我國房地產的泡沫,西寧房價高,其實也是這個原因。

郭樹清多次痛批房地產金融化的風險,目前房地產最大的風險就是過度金融化,當炒房時代結束後,房地產作為金融資產的風險就開始顯現。

你在現實中遇到任何難題都可以加盟皓脈財富生活聯盟圈諮詢。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創業的難題,生活的難題,企業發展難題,產業升級的難題,資本運作的難題,理財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首先反駁一下說西寧房價不高的人,有些人說縱觀全國省會城市西寧作為省會房價真不高之類的言論真是可笑,西寧有多少人,全國各大省會城市有多少人,經濟更不在一個層面上,有什麼可比性嗎?青海省全省才五百多萬,除去七州/市和西寧下轄的三個縣,西寧才剩多少人,可以自己去百度,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統計,西寧的房價就是在一年多點時間漲起來的,目前(2018.10月)我統計的西寧市場上二手房明顯增多,而且同一套二手房價格也參次不齊,不同的原因在於有不同的中介公司在賣,毫不避諱的說西寧的中介公司扮演著炒房團的角色,再一個開發商和有些大的中介公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個負責蓋一個負責賣,無形之中房價就起來了,不管怎麼說買房水很深,需謹慎

西寧部分小區房價,想買的做個參考








BT墨軒


我來青海8年了,鼻子沒有一天不幹的,國際上規定海拔兩千米的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西寧海拔2200,青海除了西寧和海東氣候好點,其他地方真的不適合人類居住,哎沒辦法,內地工作壓力大呀,有點本事千萬不要來青海


會飛的狼9901


我家就是西寧的,我說說我的看法,西寧的房價並沒有想象中的高

1、西寧屬於旅遊城市,外來人口多,很多並不在政府部門統計的一百多萬常住人口,估計在七八十萬外來人口,甚至更多

2、西寧城市規模小,人口密度相對一些一二線城市並不小,在青海也就西寧算真正意義上的大城市,所以有點錢的人都選擇西寧居住

3、西寧屬於後建城市,城市建築特別新,氣候好,吸引力強

整個青海,絕大多數人都想在西寧住,很多人有誤區,如今很多城市房子的購買主力中,將竟一半的是外來人口購買,並不是原城市人口,很多原城市人反而沒多少人買的起


丶殘丿夢


房價現在早已不是隻看人口需要那麼簡單了,誠然,決定一件商品定價的主要是市場供需,那麼房地產作為一種可出售的商品自然而然本身也應該看供需。

但從15年下半年的房地產熱潮開始,尤其是二三線城市開始領跑房價上漲,房價早已脫離了單純的市場供需。可以說,現在的房價更像是一種期貨,因為大部分省會城市房價的接連漲價,帶動全國二三線主要城市房價均在上漲。而實際上,市場的需求很多都是預後的更是有猜測性的。


比如去年漲幅領跑全國三線城市之一的蕪湖,單純的因為區位上而言,它在合肥與南京的夾角上,就預後因為一線城市人口外流,合肥和南京將有大面積人口流入,而後蕪湖作為與兩個省會距離均較近的三線城市,必然會有部分選擇在南京或合肥工作的人會在蕪湖買房甚至常住,所以蕪湖的房價經歷了一輪暴漲。

我們看到18年4月,蕪湖房價漲價到峰值,大概均價11000元/平方米,而後,開始出現快速下滑。而原因也很簡單,市場預估過激,且不說一線城市人口外流速度遠沒那麼快。單就二線城市的選擇上,成都和武漢等地也遠遠比南京和合肥更具吸引力,南京和合肥人口流入速度明顯不足,更別說購房去求進一步輻射到周邊的蕪湖了。


同樣的問題出現在目前全國很多省會的二三線城市中,房產投資及開放商預計因為全國市場的火爆和更開放的人才落戶政策,大量購房需求將從一線城市下行轉至二三線城市。像青海這樣雖然在全國各省排名中比較靠後,作為省會的西寧雖然只是三線城市,但目前市場依然對預後比較有信心,這種信心來自於目前全國房地產市場的動向和對老百姓購房剛需的充足信心。


但實際上,正如題主所說的,青海一共人口才500萬,再加上目前不在青海本地工作和生活的人,實際的購房需求並不大,在炒房客和地產商的一輪高價轟炸後,如果沒有購房者接盤,那麼房價也會如蕪湖一般下降,所以現在的高房價,不過是一種假象而已。


未泯雙瞳


不知道那些說西寧房價不高的人瞭解過沒有,西寧雖然是省會城市,人均工資基本在3000左右估計快4000,因為位置原因吧,生活物資很貴,比如吃穿,以前房價確實還可以,能承受,但是在這四五年裡,房價最貴的快2萬,最低的也在6千多7千左右,不知道翻了多少倍,還有最近流行出來所謂學區房,那麼老舊的房子,感覺都要拆了,1萬2,只能呵呵,這個收入,這種物價和房價如果還不算高,那真無話可說,說實話,隨便吃頓火鍋人均100以上,唉。。心累,所以希望能瞭解之後再說,我不是訴苦,而是說明。


我是哈胖


青海是中國四大牧區之一,人口接近600萬,牧區面積較大,由於牧區大部分都處在高海拔區域,物資流通不便,所以都往省會集中,牧區由於氣候和物資限制,長期喜歡居住牧區的人有限,基本集中在省會西寧,候鳥群體效應明顯,全省人都在西寧購房,是否全年居住,西寧市現有住房和在建住房能否滿足全省家庭需要,得去看數據。另外隨著氣候變暖,加上青山綠水政策和實施進度,西寧逐漸成為避暑勝地和易居城市,高熱地區候鳥群體也在助力西寧建房和購房。再者西寧地區總體屬於川水地帶,非平原地帶可以無限擴張,山川溝壑已經限制了住宅區建設和擴張,以上天然條件下考慮房價漲跌與否,自己斟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