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哪些地方的小吃好?都有什麼?

天馬星空193961437


老鐵青海很大,吃的數不過來,我給你分享青海西寧市的10個地方。為青海西寧10大美食街。

1.莫家街,位於西寧市東大街西側。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西寧最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西寧最古老的美食街。這裡有西寧特色,馬中釀皮、羊腸面、奶醅等。以及全國各地的美食應有盡有。

2.水井街。是古城西寧裡面最熱鬧的商業街,號稱西寧市“日進斗金”的寸金之地。水井街所屬西寧市城中區,東起商業中心西門口,西止北大街,建立30餘年。這裡的南北乾貨風俗小吃,民族用品,琳琅滿目。銷量極大。

3.大新美食街。這裡很有西部風味,基本都是清蒸的。牛羊肉為主。手抓羊肉 羊蹄,牛蹄,牛骨 手抓飯和一些麵食味道都很好。吃肉是用刀割的,很有古人豪邁的感覺。青海的特色美食在這裡應有盡有。

4.福口街,是西寧人無人不曉的著名美食街,這裡是西寧人常常聚餐吃飯的地方。匯聚了各類小吃,來這裡幾乎就知道西寧人平時吃什麼了。

5.西寧下南關民族小吃一條街,這裡是東區老百姓的回憶,在老一輩西寧人口中的“南壕”便是今下南關街,有些100年曆史的老街。從油炸的麻花到居家的鍋盔,花捲到青海人的特色小吃釀皮,羊筏子到粽子、甜醅、紅的綠的五顏六色充斥著長長的街道上。

6.力盟商業步行街大食巷美食城,這裡是步行街餐飲生態集中地,以全國知名連鎖餐飲及各地地方特色小吃為主。近1萬平米。其中有近4000平米的清真名特優小吃城及非清真特優小吃城,青海老字號。

7.華德美食廣場,水井巷附近的華德美食廣場集合了各種美食,是西寧很有名的一個美食廣場。這裡不止有回族美食,還有漢族各色小吃。各種蓋飯,拉麵,麻辣燙,砂鍋,小炒集中營,物美價廉。

8.泰寧花園夜市,是西寧市民和外地遊客消夏德好去處。夏日裡,每天五點開始這裡熱鬧非凡。商戶陸續趕來開始營業。華燈初上。夜市一片繁華景象。

9.解放商場美食城,這理整體環境非常不錯,除了本地的釀皮酸奶等小吃外。還有小籠包,炒米粉,扣肉,肉夾饃等特色小吃。消費也不高,能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10.小橋大街綜合市場,在這裡你總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圍在小吃店前,這裡不僅有青海特色小吃,還有小火鍋、刀削麵等。為城北區的市民提供了美食便利。





永遠是少年


今年夏天去了一趟西寧 雖然時間緊迫 還是吃到了不少美食。

首先是早餐的牛肉麵 紅綠配色叫醒你的眼睛 羊肉湯 溫暖柔和叫醒你的胃 白饃緊實有嚼勁 填滿空腹

然後是當地的特色酸奶 跟流水線上的酸奶區別很大 面上有一層酥油奶皮 應該可以叫雙皮酸奶 奶味很重 稍甜 很香

接著逛吃了街邊小攤 炸土豆片超級好吃 走的時候還買了一大包 除了熱量高沒毛病 小圓餅也很好吃 不過忘記名字了 😁

大肉的話 當然是羊肉咯 找了家離賓館近的羊肉湯鍋?羊肉特別好 沒有羶味 後來還吃了個青海土火鍋 內容很豐富 味道也不錯

青海土火鍋

這家是意外收穫 本來想去一家網紅店吃西北菜的 但是人太多了 爆滿 沒辦法臨時找的 除了稍鹹以外 味道還可以 感覺什麼肉都有 還有很多配菜 價格也很實惠

還有一種茶 叫三炮臺 平時不怎麼喝茶的母上大人也很喜歡 有茶葉菊花的清香 桂圓枸杞紅棗的微甜 不喜歡甜的小夥伴少放冰糖

比起美食我還是更喜歡青海的美景 隨手拍都很好看 全程無濾鏡

是值得再去的地方


2毛mao的食光機


青海特色小吃有很多,比如:釀皮、焜鍋饃饃、茲油包子、禿禿麻食、曲連、涼粉、油炸糕、大塊煮羊肉等。

下面給大家說一說青海釀皮的歷史和做法。

青海釀皮的做法

準備材料:麵粉650克、純淨水1000克、黃瓜1根、芝麻醬2大勺、蒜3個、油潑辣子少許、鹽5克、味精3克、醋1勺、鹼面少許。

1、將鹼面放入清水中混合,然後將麵粉篩入水中,攪拌均勻。

2、將麵糊放置溫暖處,醒面30分鐘以上。

3、蒜切碎,加入少量鹽,用白開水浸泡。

4、用白開水衝開芝麻醬,連續順時針攪拌均勻。

5、黃瓜切絲。

6、採用不鏽鋼籠屜(普通蒸鍋可以採用鋪設紗布),塗刷菜籽油。

7、將醒好的麵糊重新攪拌,倒入籠屜,厚度由自己控制。攤平。

8、水開上火,待蒸汽上足計時。8分鐘出鍋。

9、取出來,放在案板上,晾涼。

10、按照個人口味,切條,寬度自己決定。將調料拌入即可。

青海釀皮

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較濃的傳統小吃。在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出售釀皮的攤販到處可見。

釀皮是在麥面中摻和一定數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溫水調成硬麵團,再幾經揉搓,等麵糰精細光滑後,再放入涼水中連續搓洗,洗出澱粉,麵糰成為蜂窩狀物時,放進蒸籠蒸熟,這叫“麵筋”,再將沉澱了澱粉糊舀在蒸盤中蒸熟,這便叫“蒸釀皮”。蒸熟了釀皮,從盤中剝離,切成長條,配上面筋,澆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來辛辣、涼爽、口感柔韌細膩,回味悠長。 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蘭州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都愛吃,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受到女人們的青睞,一年四季生意紅火,夏天更是旺季,釀皮子不但是一張桌子,幾條板凳的街頭小吃,而且也是登得上大雅之堂的各種大飯店、飯莊、酒樓宴席常設的涼盤品種。外地來蘭州的人們,若要乘飛機返回,定要帶上幾份回去再拌作料的釀皮子,讓親朋好友或家人品嚐一下。進入夏暑期,品嚐一盤黃亮柔韌、細膩爽滑、清涼舒心的釀皮,一定會感到胃口大開,回味無窮。如此能上能下,皆因其獨特的風味。

歷史沿革

唐朝開元間,玄宗李隆基執柄國政,天下太平。天水西南稍子坡上有玄宗的祖墳,坡下西頭有戶柳姓人家,祖孫三代守護著唐皇祖墳,遠在長安的唐皇后裔感念柳家護墳之恩,每年來天水祭祖,都要賜賞一些錢物給柳家,一來二往,交情日深。柳家護墳盡心盡力,唐皇祖墳安然無恙。稍子坡東頭有個何家窯,有何姓父子二人燒炭為生。這一年臘月頭,何老漢請人說媒,將柳家的小女柳蘭娶過門,給兒子何林做了媳婦。父子砍柴燒炭,媳婦張羅茶飯,小日子還算滋潤。 過完正月的一天,何林隨父上山砍柴,晌午時分,柳蘭揉麵準備擀麵。突然地聲隆隆,頃刻間地動山搖,一場大地震發生了,柳蘭隨手將麵糰扔進水缸,蓋上,抽身跑出廚房一看,三間瓦房不見了,接著身後嘩啦一陣響,茅草廚房也塌架了,一看這景象,柳蘭頓時癱在地上。

冒著餘震的危險,何家父子跌跌撞撞趕回一看,家院夷為平地,媳婦倒在院中,何林撲上前,搖著媳婦的雙臂大喊:“柳蘭,柳蘭,你不能走啊!”這一喊,柳蘭醒過來了,父子破涕為笑,三人倖免於難。這次地震,柳家全家遇難,何家父子幫柳蘭安喪了親人後,回到何家窯。重建家園要吃飯呀!從土裡刨的一點兒白麵、雜和麵很快吃完了,柳蘭一籌莫展。忽地一下她想起來那天揉的一塊麵還在缸裡,便急忙伸手去撈。然而麵糰沒有了,撈上來一把滑溜溜的面串,缸裡是一些稀糊糊湯,一聞還有點兒酸,麵糰被泡發酵了。

想烙饃,沒有乾麵摻和,這咋辦呢?柳蘭在酸糊湯中加了些土鹼,攪和時一股麥香溢出,她索性架起炭火,將麵糊舀在蒸籠屜布上蒸了起來,不料蒸出的麵餅十分香潤,放涼吃更是筋柔適口。不大一會兒,麵糊全被蒸成了薄面餅,擺滿了大案板。最後,柳蘭見那滑溜溜的面串扔了怪可惜,她如法炮製,竟蒸出了全身是大蜂窩的發麵饃,吃起來醇香筋道。

何家父子從窯上回來了,柳蘭端出兩碗飯來。這飯的上面擱著黃蔥蔥的大蜂窩片和煮熟的灰菜乾,為了讓父子倆多吃幾次麵餅,柳蘭多放了些灰菜乾,上面調了鹽、蒜泥和辣椒,父子攪拌後吃得眉開臉笑。何林邊吃邊問:“啥飯這麼好吃?”柳蘭說:“這是白麵糊糊蒸的釀皮兒。”“這片片是咋做的?”“麥子快熟時,捋上一把放

嘴裡嚼,嚼到最後剩下能吹泡泡的,不就是麵筋嗎!” 後來,何林想吃釀皮了,柳蘭特意和好一塊麵,泡在水中,又覺得泡麵費時,她乾脆挽起袖子,伸手搓洗起來,這樣洗出的釀皮和麵精更加好吃。柳蘭又在調料和配菜上做了改進,認為釀皮應以芝麻醬為主,突出香味。她將炒好的芝麻磨細,加水酌量,用炒鍋炭火煎熬,等麻香溢出時,水油渣分離冷卻備用;油辣子中加入小茴香粉、姜粉、花椒、大料粉;醋中浸泡草果、桂皮。配菜方面她用菠菜、葫蘿蔔、綠豆芽、黃瓜等,增色不少,口感不錯。

柳蘭在情急中發明的釀皮很快傳遍稍子坡一帶,一時風靡天水城,麵筋還成為寺廟庵院素齋首選,一些窮苦百姓還以賣釀皮為營生,從而在互相摸索學習中總結出一首順口溜:

天水釀皮香,作料有秘方:

水鹽配蒜芥,辣椒拌茴香;

香醋點晴蜓,砂鍋熬麻醬;

菜蔬牛肉片,食後餘味長。

再說強震發生後,柳蘭何林小兩口擔起守護唐皇祖墳的責任。第二年清明節一早,柳蘭做好釀皮,往竹籠裡放了兩碗,同何林一起給父母墳前獻上一碗後,來到唐皇祖墳獻上釀皮,二人坐等唐皇后裔祭掃祖墳。

晌午,秦隴王李玠一干人馬奉玄宗之命到了稍子坡,他們已是人困馬乏,祭奠過程中,早被那奇香四溢的釀皮勾得直咽口水。叩過頭後,十幾人你一口我一口品嚐了釀皮,都說天水釀皮好吃。當下,秦隴王李玠決定送柳蘭進宮。不多時日,柳蘭把自己做釀皮的技藝悉數傳授給了後宮廚子。 這時,玄宗的元獻貴妃楊氏正懷著肅宗李亨,吃啥吐啥。一天中午,小太監頭頂玉盤,盤內玉碗玉筷,碗中是紅綠鮮豔,奇香飄溢的釀皮,跪獻了上來,楊氏食後大喜。此後,楊氏每餐必食釀皮。受元獻貴妃的影響,九重禁宮的皇后、妃嬪、公主、才人、侍女,甚至親王駙馬及三品以上的官員都以食釀皮為快事,玄宗御宴上,釀皮成為不可或缺的佐酒佳餚。不久,釀皮從宮內傳到市井,在秦晉一帶興旺起來。這時,柳蘭回到闊別一年的天水,她在家做釀皮,何林在稍子坡下賣釀皮,何老漢頤養天年。後來何林的兒子繼承父業,乾脆到天水城定居,何家釀皮聲名大噪。

話說到了天寶年間,玄宗沉迷於酒色之中,國相弄權、安祿山作亂,國勢日衰,他把一切煩惱推給了肅宗皇帝。又在他七十多歲時盡行遣散了後宮三千佳麗,這樣,釀皮從天水傳到長安,又從長安傳到大江南北。





妙手小吃貨


青海回族以麵粉為主食,特別喜食牛羊肉。冰糖桂元蓋碗茶,熬茯茶和奶茶,則是他們所喜好和經常用以待客的最佳飲料。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回族婦女做的各類饃饃,是令人歎為觀止的。油焜鍋、大鍋盔、油餅兒、花捲兒、疙瘩兒,以及油香、花花、饊子等食品脆生酥香,其色香味均可與高級麵包媲美。所做的大米飯澆上清油,黃橙橙,香噴噴。回民日常的飯食有:旗花湯、寸寸面、羊肉面片、拉麵、長面、糖餃、包子、熬肉,米飯等。產豆類的地方,還吃豆麵攪團和豆麵饊飯,佐以酸菜、漿水、辣子等,別有一番風味。

青海回族的烹飪技術高超,他們以牛羊肉為主料,可以炒出上百種以上的佳餚。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菜,就是西寧的“八盤”,主要菜有:酸辣裡脊、燒羊筋、糊羊(牛)肉、手抓羊肉、高香湯、蘇合丸、炒雞肉、肉炒蘭片、後四碗等。其中有些菜可以適當變更,但主菜燒羊筋、手抓羊肉、雞肉、裡脊一般不變,並且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用料和烹飪特色。因此,“吃八盤”已成為青海回族人中“吃宴席”的代名詞,也成為回族獨有的一整套菜餚。

老西寧幾家有名的雜碎店

雜碎湯,是青海西寧和東部農業區頗有名氣的冬季大眾早點。“雜碎”是經煮熟的牛羊的頭、心、肺、腸、胃、蹄等部件。清晨吃一碗雜碎泡饃湯,頓時心暖肚飽,又能耐飢禦寒,久吃不厭,老幼喜愛。回族同胞對牛羊雜碎的加工,刮洗仔細,烹調技藝自成一法,吃時調料適中,無內臟異昧。

上聯“大羊頭小羊頭頭頭有肉”,下聯“羊小腸羊肥腸腸腸不斷”,橫批“將碗抓滿”。這是舊時人稱“王羊頭”的賣雜碎的王尕彥,有一年春節,請了住在興隆巷的秀才馬老先生寫了,貼在飲馬街自家雜碎鋪門口的一副對聯。

雜碎,是西寧人鍾愛的一種美食。常有人前一晚喝了酒,第二天一大早去雜碎鋪要上一碗熱乎乎的雜碎吃了,人舒坦了,酒也醒了,那個美呀!西寧街頭賣牛羊雜碎的年代久遠,據邸兆貴先生在一文中說,歷史悠久的有兩家,一家在東稍門玉帶橋東側,一家在東大街原中山市場(大新街和飲馬街之間)南口的過街樓底下,老闆姓馬。他們兩家煮的雜碎肉爛、湯肥、味美。每日下午四點下鍋煮肉,次日凌晨四點就燒鍋、撈肉,開門營業,到上午九點鐘賣完關門。這兩家雜碎鋪的生意極好,往往天還沒亮,就有人來到雜碎鋪門口,買上一碗就著自己帶來的饃饃吃著。買上一碗雜碎可添幾碗湯,吃得飽又便宜美味。

除了這幾家,莫家街“李羊頭”的羊雜碎也很好吃,在鋪子裡吃的人多,往家帶的也多。雜碎帶回家,再摻上一些洋芋、粉條、蘿蔔、白菜、涼粉,一起熬煮,做成燴菜,夠一家老小吃一頓了。在那個老百姓生活並不富裕的年代,這樣的一餐實在是美哉!

冶全羊

西寧回族風味小吃。把整隻竭羊入鍋煮到七八成熟撈出,再上籠蒸,直到肉爛。出籠後抽掉大小骨骼,撒上鹽、花椒、生薑粉,整體壓平,冷卻後凝結成塊,從頸到尾切片出售。肉片肥瘦交錯,不膩不羶。食時蘸以醬、醋和蒜泥,別有風味。

臘羊肉

“繃眼兒”是一個愛好武術之人,回民。練武比試時被人打裂左上眼皮,痊癒後人們叫他“繃眼兒”。他家依屠宰為業,他煮的臘羊肉,肉綿味美,具體做法:將全羊煮熟剔去骨頭,晾溫,把肉卷好,放到案子上用木板壓平,全身打上香油,放到 一個長方形盤子裡,擱在肩上串街叫賣,常串酒房銷售。買主要多少錢的,他秤多少,在切得很薄的肉片上撒點鹽吃著很香,成了最為方便的下酒菜餚。

冶涼麵

“冶涼麵”家住東關地區,因右手殘缺一個指頭(傳說少年時為避軍閥拔兵自殘所致),人們又稱:“沒指頭的涼麵”。三十年代在中山市場設攤賣羊腸涼麵最有名氣。他的涼麵加工手續很繁雜又很精細,完全不同於今市場上用機器麵條做的涼麵。首先他選用最好的白麵,放上比例適中的灰鹼,調和揉好,再用杆杖反覆壓制,然後在大案子上擀,並撒上乾粉面,面被擀成又勻又薄如同紙條一樣,再切成細麵條、韭葉、指一般的寬面。 麵條下鍋撈出後,拌上熟清油,其色鮮黃透亮。當顧客坐到攤前,先給一口羊腸湯。抓在碗裡的涼麵,鬆鬆散散,使人食慾大增。再放上少許的蘿蔔丁臊子、菠菜及各種調料,口味別樣,可涼可熱。並有羊腸(有豆麵腸、肉腸等)隨顧客選用,一般到攤前坐下,很少只吃一碗就罷休的。 “冶涼麵”在四十年代去世,後來有東關的馬玉清經營的羊腸涼麵,也很有特色,很受歡迎。

馬如意包子

青海西寧清真名吃“馬如意包子”。解放前回民馬如意在西寧東關地區經營的牛羊肉餡包子。因其選料精細、加工獨特,人稱馬如意包子、如意兒包子、尕如意包子。肉嫩餡軟,選料肥瘦比例合適,肥而不膩;大小一致,皮薄底不厚,不沾籠屜。主料牛羊肉除去筋膜,切得細碎,而不是剁成肉泥。出籠裝盤時,乘熱氯騰騰,在包子頂上澆一勺以滑油為主的湯製成,湯中有肥搭瘦的羊肉片、細粉條、木耳、黃花,調以蔥花、蒜泥、香菜。熱包子配熱粉湯。是名不虛傳的西寧名吃。

萬盛馬糕點

青海西寧清真名吃“萬盛馬糕點”,西寧清真糕點行業中的佼佼者。萬盛馬糕點,20世紀40年代初由西寧回族人馬基良和他的糕點技師們潛心研製而成。到40年代末,萬盛馬已成為古城最佳清真糕點的代號


菜很忙專業餐飲美食


個人覺得西寧的不錯,有酥油糌粑,釀皮,手抓羊肉,雜碎湯,犛牛酸奶,尕面片,甜醅,蛋白蟲草雞,青海奶皮,大通犛牛肉生。


張濤濤同學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f0000e81e1a4d7c53e\

揚帆啟航setsail


釀皮,尕面片,夾沙,甜醅,酸奶,大塊煮羊肉,安多面片,土火鍋,這些都是常見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