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1月23日凌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號通告:自1月23日10時起,武漢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

網絡、短信、朋友圈,通告內容以各式各樣的形式被每個武漢市民所知曉。作為“守城者”的武漢市民,有的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站好節日前的最後一班崗;有的在家中照顧家人、準備團年飯……大家在以各自的方式維護著自身生活秩序的同時,也維護著這座城市抗擊疫情的秩序,迎接除夕和新年的到來。

貪玩老伴乖坐在家燉起排骨湯

23日早上7點左右,家住江岸區高雄路的60歲市民余文,被手機短信的提示音喊醒。睜眼一看,是關於市內公共交通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暫時關閉的通知,她立即叫醒了還在熟睡的老伴。

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兩人商量著春節既然不鼓勵出門,就多買點菜在家安心過年。

起床洗漱穿衣,拖上買菜的小拖車,余文快速出了門,到位於西馬路的解南市場。

“會不會市場裡都在‘搶菜’?又或是市場裡沒人買菜?”出發時,余文對菜市場的情況想象了一番,不覺加快了腳步。

當來到市場後,她發現自己的擔心有些多餘——市場裡的顧客和平時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白菜、菜薹、蘿蔔、土豆等蔬菜品種豐富,排骨等肉類也供應充足。不論是菜販還是顧客,大家都在為了即將來臨的春節忙碌準備著。要說唯一和平時不同的,那就是每個人都積極響應號召,佩戴著口罩。

選購好排骨和一些蔬菜,余文拖著滿滿當當的小拖車返回家中。洗菜、摘菜、浸泡排骨,戴上手套的余文開始在廚房灶臺邊忙碌起來。

此時,家中的電視機裡傳出新聞的聲音,電視機前的老伴喊著讓余文“快來看”——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指揮部發布的第2號通告。

“你看,新聞裡說了,武漢市大宗商品、食品、醫療防護用品等儲備充分,供應順暢。”老伴笑著對余文說,被余文白了一眼:“我早就知道了,今天去菜市場什麼菜都有賣的。”想著雖然這次的春節因為疫情變得特殊,但往年春節前,貪玩的老伴總會約著好友聚會,常常不在家中,這次好不容易乖乖在家看電視,一家人今天可以好好喝頓排骨湯了。(記者戴旻陽)

藥店店員楊凡:

處事不驚,勸導客人提高防疫意識

23日15時,楊凡很忙。從早上8點到21點,只有她和另外一名女同事在店裡,穿著白大褂的楊凡是一名藥店店員。

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大概三四天前,店裡的顧客就突然多起來了,每個人都在問口罩、消毒水那幾樣東西,藥店本來春節期間也是不放假的,但開始沒料到需求這麼大。”

早上7時,準備出門上班前的楊凡看了看手機裡的新聞,她與丈夫囑咐了父母在家照顧好孩子,不要出門,兩人便匆匆趕出門上班。

“我和丈夫都是武漢人,春節期間本來都要值班,沒打算外出,得到公共交通和機場火車站暫停運營的消息也很平靜,似乎也預料到了,我們倆沒有遲疑,該上班繼續上班。”

40歲的楊凡有過多年藥店從業經歷,面對這次突然的疫情,她每天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給人安慰。

“這兩天來買口罩的老年人越來越多,我們有空也勸,大家的警惕性在持續提高。”記者採訪她的半小時裡,藥店裡一直不停有人進出。

受過專業訓練的楊凡也有自己的思考——“冬春季節本來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期,這次又碰上新病毒,一定程度上限制出行是為了所有人的安全。我想,武漢人也都跟我一樣,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我們終可以渡過這一次難關。”(記者夏奕)

加油站經理馬婷:

忙到下午才“過早”

“終於可以歇口氣,吃一碗麵了……”23日14時30分,中國石油宏圖大道加油站女經理馬婷和她的小夥伴幾乎累癱了,她們忙到下午才吃了一天裡的第一餐。

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擁有20名員工的宏圖大道加油站,為保證武漢市的油品供應,一直實行24小時“三班倒”,38歲的馬婷,既是站經理,也是所有人的主心骨。

每天和人打交道,加油工無疑是高危人群。早在一週前,身為母親的馬婷就將8歲的兒子,送到同在一個小區的父母家,做了主動隔離。

23日清晨8時,家住漢口二七東立國際小區的馬婷出門後,特意到家附近買了一件雪梨,給員工清肺潤嗓。

清晨,網上一度謠傳武漢加油站停業,來加油的車輛排成了長龍,一度綿延到站外。

“請放心,24小時保證供應……”面對司機們的疑問,馬婷和同事闢謠闢得嗓子嘶啞。好在上午10時,總部及時傳來錄製好的“告示”,在站內廣播滾動播放。

9時30分,轄區將軍路派出所得知加油站人多車多,也主動派來幾名民警,趕到現場維持秩序。

和平時相比,這天的加油量整整翻了一倍。

江岸普通市民的““守城者”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