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怎麼預言千年後的張獻忠的命運的?

大道無形629


諸葛亮,三國時期劉備的軍師,千百年來一個被世人神話的神級的存在,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空城計等等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他神機妙算,運籌帷幄千里之外,是史上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知天文、懂地理,古代和現代都是個知名度極高的人。

那麼,張獻忠是誰?諸葛亮怎麼會預言他的命運?想來,能讓諸葛亮預言的人物也非等閒人物吧!

張獻忠,生於明末160年(萬曆34年),今陝西省定邊縣人,明代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1644年,在成都建立王朝,國號大西。這不明朝人嗎?怎麼會和諸葛亮扯上關係呢?咱們來看看。

三國時期到明末王朝,隔了千年有餘,諸葛亮比張獻忠老了一千多歲,諸葛亮神仙不成?

史上對於張獻忠褒貶不一,有說是抗清明將,有說他暴虐嗜殺,當時,大明王朝已風雨飄搖,朝政腐敗,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席捲全國,鐵騎遍踏中華大地,幾乎與李自成平分天下。

話說這日,大西王悶在皇宮閒來無事,身著便裝和一干隨從微服私訪查訪民情,幾人街邊閒遊時,突聞“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西王臉色大變,尋聲望去,原來是三五兒童嬉戲兒歌 ,見一幫生人到來一鬨而散,西王再無心情遊覽。

原來,承運殿正是張獻忠所居之地,而這附近確有一橋一塔,橋是鎖江橋塔是回瀾塔,此等不詳寓意,西王當即下令,拆!幾日內,這一橋一塔變為廢墟,不料,在塔底廢墟中,見一石碑,上刻“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中”,署名居然是諸葛孔明!西王大駭,這其中的意義很明顯,甚至預言自己被箭射死,難道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找來當地人詢問橋的來歷,得知這橋修於萬曆年間,主持修建的是一個叫餘一龍的朝廷大員。這下西王不淡定了,蜀地是諸葛亮的寶地,難不成諸葛真的大羅神仙不成?

張獻忠生性殘暴,嗜殺上癮,自進入蜀地,燒殺搶掠,其手段令人髮指,剖心挖腹活剝皮,女人們更是遭殃難活,每日裡不殺人便寢食難安,難道諸葛亮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經預知這魔王會來此地?甚至預知到張獻忠會拆毀這回瀾橋,而置一碑給予警示?

歷史的時鐘總是很精準,幾年後,張獻忠帶兵打仗遭遇清名將蒙格的襲擊,並被蒙格一箭射穿當胸,當場命斃!

滄海桑田,幾百年已過,後人很難判斷這事情的真假,不知是諸葛亮確有通天本事,還是西王政敵得知要拆塔提前在塔下置於此碑,以攻其心,又或者後人杜撰,我們都不得而知,權且當一故事消遣吧!

我是籬上青,期待你的關注!


籬上青說歷史


諸葛亮在四川留下一首詩,其中最後兩句是“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張獻忠是明末清初的農民起義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1644年,清兵入關後,張獻忠率軍進入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繼續與清軍對峙。

1646年張獻忠準備進攻清軍時,北充縣與鹽亭縣交界處的鳳凰山坡,與清軍大將豪格不期而遇,兩軍展開激烈的對攻,戰爭中張獻忠不幸中箭身亡

當地人們都說,

1000多年以前諸葛亮預言張獻忠會死在此地。

在古代四川成都東門外,鎮江橋的附近,有一座名為“回瀾塔”的石塔。這座石塔是明朝萬曆年間,當地布政使餘一龍,為了治理成都附近的洪水氾濫,特地修建用來鎮壓邪龍的

1644年,張獻忠稱帝之後,命令工匠,將原來的蜀王府改造為自己的皇宮,並且起名為“承運殿”。

<strong>

有一天,張獻忠率領部將,來到了回瀾塔,正打算登塔遊玩的時候,卻聽到了一首童謠:“橋為弓,塔為箭,彎弓正射承運殿。”

張獻忠勃然大怒,命令部下,立刻拆毀眼前的回瀾塔和腳下的小橋。結果在拆塔的時候,發現一塊神奇的古碑。這塊古碑上面留有諸葛亮的署名,並且明確的預見了這座塔的毀滅。最後所留下的10字內容,更是讓張獻忠心中一涼:“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3年之後,也就是1647年,在大西軍叛徒劉進忠的帶領之下,張獻忠的部隊和肅親王豪格的

清軍短兵相接。

初次交鋒,張獻忠冒險帶著自己的偏將前往山頂進行偵查,卻不料被劉進忠發現。於是劉進忠就為豪格指點說:“這就是八大王張獻忠。”於是肅親王豪格使用強弓射擊,一箭正好貫穿了張獻忠的胸膛。

諸葛亮預言中的“吹簫不用竹”正是一個“肅”字,正好對應了肅親王豪格

,可以說諸葛亮的這10字預言最終字字應驗了。


老蟲


諸葛亮預言了千年之後張獻忠被一箭穿心的命運。


這事還得從張獻忠打了勝仗,為了顯擺皇帝的威嚴,在四川開始巡城說起。一行人走到四川鎮江橋時,聽見有人唱歌,歌詞也不是很友善,有人唱“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承運殿是哪,正是張獻忠住的地方!不管是誰啊,聽到這種要往自己住處射箭的話,肯定會心生不快,更別提人家張獻忠了。於是張獻忠下令將鎮江橋拆除,在拆除過程中,看見橋上刻著一行字:“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建興元年諸葛孔明記。”,諸葛孔明是誰?正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啊!傳說諸葛亮神龍見首不見尾,能掐會算,料事如神,在三國裡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張獻忠本身也是農民起義出身,古人對這些都非常迷信。後面自己也怕預言成真加強了安保工作,但是在三年之後還是死於鳳凰坡之戰,死因和諸葛亮千年之前預料的一模一樣,一箭穿心而死。


個人認為,這未必真的是諸葛亮一千二百年之前就預料到的,因為年代久遠已經無從考證,只能聽一些野史傳說。有極大可能性是當時一些有心之人刻意做的局,利用封建迷信,來煽動群眾情緒,擾亂軍心。就像陳勝吳廣起義,在魚肚裡塞紙條“陳勝王”,然後擾亂軍心拉攏人心,趁機樹立自己的權威,為後面起義做鋪墊。


e代新視覺


談到諸葛亮,不禁讓人感慨是不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玄學之術?這還真說不準。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關於諸葛亮預見千年後張獻忠的命運這件事。


諸葛亮素來就有神算子的稱號,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名字叫《馬前課》,這本書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古代超準的一本預言書。

為什麼叫《馬前課》呢?諸葛亮是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他習慣在出兵征戰之前,在馬的前面占卜一課,也就是所謂的卜上一卦。諸葛亮把這些占卜的卦象合成了《馬前課》,全本共有14課。

相比於另一本名叫《推背圖》的預言書,這本《馬前課》顯然更好破譯。根據後人的猜測與推理,《馬前課》中有許多內容與後來發生的歷史高度吻合。

比如《馬前課》第四課中有:“十八男兒,起於太原;動則得解,日月麗天。”對這一卦的解釋是:李唐起於太原,武則天稱帝周。

雖然這是已經見證了歷史的我們,根據《馬前課》的內容解釋出來的。但是能達到如此高的匹配度,也說明諸葛亮對歷史的走向有一定的見解。

而這一次他是怎麼和千年以後的張獻忠扯到一起的呢?這來源於諸葛亮曾經寫過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原文是: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這首詩其實是出現於赤腳踏滄浪寫的一本小說《大順悲歌》。既然出自小說,那麼這件事的真實性也就大打折扣了。

不過雖是小說,也可一看。書中寫到張獻忠一天心血來潮,登上城門欣賞一下自己的地盤兒,遠遠的看到東門外江水奔流,翻騰的江水上橫跨著一座拱橋。

在拱橋的一邊還高高立著一座石塔。從他的那個角度望過去,場面十分雄偉壯闊,於是饒有興致地問:

“這座橋叫什麼名字呀?”

“鎖江橋”

“那這個石塔呢?”

“回瀾塔”

雖然張獻忠只念過幾年學,但在他聽完這兩個名字後,依然很有底氣的說:“一聽這個名字就不吉利,趕快拆掉拆掉!”接到命令的一千名士兵立馬前往東門,不一會兒就把石塔拆毀了。

結果在清理剩下的石塊時,發現了一塊厚厚的石板,上面隱約可以看到些許字跡。仔細辨認,發現上面寫得正是諸葛亮的那首詩。

帶頭的士兵一看不得了,怎麼還有老大張獻忠的名字,趕緊報告。張獻忠聽說後非常好奇,專門請來當地的人詢問。

原來這座石塔是萬曆年間四川布政使修建的,而這位四川省長正是詩中所提到的那個餘一龍。


張獻忠一聽,心裡暗暗稱奇,嚴重懷疑這是諸葛亮留下的一首預言詩。張獻忠膽戰心驚地繼續往下讀,讀到“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的時候更加吃驚了,因為他當時整天擔心的恰好就是川北的局勢。

這下張獻忠更加肯定了,這就是一首預言詩。可是在看到詩的最後兩句時,他的整個人都不好了。“一箭貫當胸”,難道我以後是中箭而亡?張獻忠默默流冷汗。

說來也巧,根據歷史考證,普遍認為張獻忠確實是中箭去世的。

歷史上的張獻忠作為明末農民軍領袖,一生都在絞盡腦汁想著怎麼抗擊明清。一開始跟在反明盟主王自用身後,當時他帶領的士兵是三十六營中最強悍的一支隊伍。

後來自己翅膀漸漸硬了,逐漸成長為反明勢力中獨立的一股勢力。最成功的時候就是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權,自己稱帝。

建國第二年,南明王朝政權覆滅。當時有人對他說,既然明朝沒了,就識時務地投降大清吧。沒想到張獻忠一改投降的慣例,積極帶領軍隊抗清。
有決心有信心是好事,但是顯然大西不具備反清的實力。1646年張獻忠的農民軍遭到了清軍同帥豪格的襲擊,張獻忠本人也不幸被統帥將領豪格一箭射中,當即身亡。


史之策


諸葛亮預言的張獻忠命運是這樣的: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漢炎興元年,丞相諸葛孔明記。

也就是說,諸葛亮預言張獻忠會屠蜀,但最後也會被一箭射死。

那麼這件事是真的嗎?這則“奇聞”記載於清朝趙吉士所寫的《寄園寄所寄·卷九·裂眥寄》,講的是成都東門外有一座回瀾塔,是明朝萬曆年間布政使餘一龍所修,張獻忠入蜀後,下令拆毀回瀾塔,結果在拆毀的過程中意外在地下發現一塊石碑,刻著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上述內容。

看似說的有板有眼,但實際上,這是假的!是後人偽託諸葛亮的口吻來詛咒張獻忠的。其實這種借古人或者借神靈來煽動民情的事在歷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陳勝吳廣起義時不就是一會偽裝狐狸叫,一會又在魚肚子裡藏書嗎?再比如元朝末年的石碑“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些都是人為的。

如果我們仔細讀過諸葛亮流傳後世的作品就會發現,所謂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石碑內容,根本不符合東漢三國時期的用語習慣,倒更具備明清時期打油詩的特徵。所以,個人分析,這應該是痛恨張獻忠的四川百姓或者是清朝統治者事後偽造的內容,以此來讓百姓相信,張獻忠是受到天譴的。

如果諸葛亮真有那麼神,能預知千年後事的話,也不至於在街亭錯用馬謖了。


秦皇漢武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神龍不見首尾的人物,他精通兵法,智謀超群,忠誠正直,擔當果斷,特別是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號稱“臥龍”的諸葛亮變成為能掐會算、善於占卜、呼風喚雨的全能型人物,被視為智慧的化身,被奉為預言的鼻祖,深受世人佩服和景仰。

據民間傳說,著名預言書《馬前課》就是諸葛亮的傑作。而在《馬前課》中,不僅準確預測出蜀漢的滅亡、魏忠賢的亂政,還預言到二千多年後抗日戰爭的勝利,神奇的令人難以置信。

當然,這畢竟是傳說,真實性存在很大的疑問。很多專家也認為《馬前課》是偽作。

當然,諸葛亮的預言也並非空穴來風的,是有“真憑實據”的,特別是在正史之中,記載了兩個神奇的故事。

話說,公元223年,劉備在關羽大意失荊州慘死後,不顧諸葛亮的反對,毅然率全國之兵對東吳進行了征伐,結果在這場曠世大戰中,夷陵之戰中,劉備所率領的蜀漢大軍被東吳統帥陸遜的火攻計打敗,蜀國的精銳部隊幾乎喪失殆盡。隨後劉備病死白帝城,臨終把劉禪託孤於諸葛亮。

而諸葛亮也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在幫其處理好朝政內務大事後,還消除外部的隱患。

蜀漢後方的南中當時進行叛亂。直威脅到蜀漢政權的穩定。諸葛亮當機立斷,調集數萬大軍、三路並進,向被當時人視為不毛之地的南中進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漢軍一路勢如破竹,南中蠻族紛紛束手投降,叛亂的魁首紛紛斃命。而在面對南中土豪孟獲的頑抗,諸葛亮以“七擒七縱”的胸襟和膽量讓孟獲臣服,從此對諸葛亮徹底折服,再也沒有生叛亂之心。

當時的諸葛亮大軍一直南下,先鋒部隊竟然深入到了今天緬甸境內數百里。諸葛亮見南中地區已徹底安寧,於是決定立碑記功。在石碑上,諸葛亮只寫了9個大字: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

並沒有撰寫多少歌功頌德之語,而僅僅這就是諸葛亮關於對未來的一個預言。

這九個字好象跟歌功頌德沒有多大關係啊。眾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於是有人就問諸葛亮。然而,諸葛亮卻是笑而不答。只有個別“高人”認為這九個字其實是關於對未來的一個預言。

光陰流傳,到了諸葛亮死後三百多年的隋朝,南中地區又發生了大規模叛亂,羌族首領爨翫帶領數萬人割據雲南,試圖“獨立”。雄才大略的隋文帝當然不會坐視不管,於是他派名將史萬歲掛帥,率數萬精兵前去平亂。

史萬歲率大軍深入南中深山野林中,連戰連勝,叛亂首領爨翫一路南逃。史萬歲當然不會再留隱串,於是窮追不捨。在行軍途中忽然發現一塊石碑,頓時驚呆了,但見上面寫著9個漢字:萬歲之後,勝我者過此。

原來這就是諸葛亮當年南征時留下的紀功碑。史萬歲見石碑上有“萬歲”2字,心道:難道諸葛亮當年預知“萬歲”這個人指的就是我?再看後半句隱含“炫耀”和“威脅”之意,於是震怒之下把石碑砸了個稀爛。

後來,史萬歲深入“虎穴”,終於活捉了叛軍首領爨翫。誰知爨翫被擒後,卻通過“糖衣炮彈”來誘惑史萬歲。史萬歲一時財迷心竊,竟然將爨翫“釋放”了,依然管轄這南中地區。

史萬歲回京後,隋文帝見他雖然沒有帶來“禍首”,但好歹平定了叛亂,也就沒有進行深究。哪知,第二年,鬼迷心竊的爨翫再度起兵反叛。這讓隋文帝暴怒不已,加上有人又舉報史萬歲貪汙受賄——收受爨翫財貨,隋文帝二話不說立即便要處死史萬歲,幸虧朝臣一致勸阻,史萬歲才得以保住性命,被泛為布衣。數年後,隋文帝還是派人把史萬歲給殺了。

這段歷史被記載到正史——《隋書·史萬歲傳》中。

無獨有偶,諸葛亮的預言不單是這一次在正史中應驗,而有很多其他的也很精準,比如說在《明史·五行傳》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奇聞軼事。

公元1643年,義軍首領張獻忠率軍殺入四川。大兵所向披靡,很快便攻克了重慶和成都,佔據川蜀之地。再後來,張獻忠建號稱帝,建立了大西政權。

而張獻忠在殺入成都時,曾在東門外鎮江橋處看到一座石塔——回瀾塔。相傳明朝時,成都水患嚴重,一位高僧經過後對鄉親們說:“此地有妖龍作祟。”

因此,鄉親們在萬曆年間集資修建了此塔,希望能達到鎮壓惡龍的目的。寶塔建成後,水患果然消停了不少。因此,回瀾塔也被稱為“鎮江塔”。

張獻忠見到此塔後,不由心潮起伏。結果他在欣賞回瀾塔的雄偉時,竟然聽到有人在歌唱一首童謠:“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

要知道“承運殿”指的是成都的蜀王府。張獻忠佔領成都後,這裡已經成了張獻忠的皇宮。張獻忠因此怒不可遏,下令摧毀此塔。

結果在拆橋過程中,士兵竟然有了神奇發現,裡面有一座古代石碑,上面有一行篆文: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建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建興元年,就是指公元223年,劉備病死折帝城託孤給諸葛亮的這一年。在碑文中,諸葛亮預言了3件事:

一是這座塔的修建和毀滅。二是四川所遭受的劫難。三是張獻忠會落得“一箭貫當胸”而死的悲慘下場。

張獻忠見了此預言後,整天疑神疑鬼,惶惶不得終日。1646年,清軍入川,張獻忠節節敗退,後來,張獻忠率殘餘部隊在鳳凰山和清軍展開最後大決戰。

為了窺探軍情,張獻忠在親信們保護下來到了清軍的營寨。哪知,突然飛來了一支利箭射中了張獻忠的胸膛。張獻中應聲而倒,當場斃命。

諸葛亮的預言再次精準應驗了,令人歎服。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諸葛亮確實很能幹,據說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中通玄學,無所不知。但是諸葛亮再能幹,他畢竟是個人,不是神吧,也許他能看到五年、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但是絕無可能預測千年之後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一天有人發現張獻忠的命運早在數千年前就已經被諸葛亮預測到了的話,那麼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後人偽造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神話諸葛亮。那麼在諸葛亮和張獻忠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跨越千年的趣事呢?

張獻忠大西政權大順二年,也就是公元1646年,已經在蜀地建國的張獻忠外出遊玩,來到了明萬曆年間四川的布政使餘一龍修建的回瀾塔邊,塔邊有一座橋,名叫鎖江橋。這裡風景不錯,張獻忠心情也很好,但這個時候,他聽到有人唱歌,把橋比做弓,把塔比做箭,而弓和箭正射向自己。

張獻忠聽到這樣的歌謠很不舒服,要知道,自從他入蜀以來,幾乎殺盡蜀人,還沒有人敢這樣諷刺他。但是他今天不想殺人,而是直接下令拆橋毀塔,一聲令下,哪個敢不聽呢。

結果在拆橋毀塔的過程中,有人從地下發現了石碑,碑上有一首詩,這首詩中有這麼兩句,拆塔張獻忠、一箭貫當胸。張獻忠嚇了一跳,再看詩的落款,居然是建興元年諸葛亮寫的一首詩。

也就是說,諸葛亮在公元223年就準確預測到了一千年以後張獻忠的下場。張獻忠雖是軍人,可是他知道神測諸葛亮的名聲,也嚇得不輕。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張獻忠最後真的是死於一箭穿胸而亡,時間是在1647年的1月。

這太不可思議了吧,諸葛亮真的有神鬼莫測之能?其實真的不是,這是當地百姓給張獻忠演的一齣戲。就像中國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天降神旨”戲一樣,目的就是為了讓張獻忠感到害怕。

因為張獻忠自入蜀以來,大殺四方,把蜀人殺得十僅存一二。而且張獻忠殺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全憑自己的心情,心情好也殺,心情不好也殺,簡直就是一個殺人魔王。蜀人害怕極了,可是又不敢反抗,只好藉助於一千年前諸葛亮的神威,希望能夠嚇退張獻忠。

所以他們找了人,做了石碑,埋在地下,然後再找了幾個不怕死的在附近唱石碑上的詩,吸引張獻忠的注意。結果他們終於成功了,張獻忠在看到諸葛亮的預測後,是惶惶不可終日。此時清軍的圍剿部隊已經進川,意味著張獻忠的末日就要到了。

至於所謂的一箭貫穿胸為什麼這麼準?那就更好理解了,當時是冷兵器時代,最有殺傷力的武器就是弓箭,而張獻忠最後死於弓箭穿胸,這完全是個巧合,僅此而已。

所以這不是諸葛亮的神奇,而是蜀地百姓的無奈之舉,這個故事傳來傳去就傳走了樣,最後居然還被記入了正史之中。這充分反映了當時蜀地百姓所受之苦,苦不堪言,他們是多麼希望得到諸葛亮的佑護呀。


小小嬴政


張獻忠是明末農民軍的領袖,與李自成齊名,後來建立了大西政權,他也是大西唯一的皇帝。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賢相,一生為興復漢室大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備受後人推崇,成為了後世忠臣的典範,智慧的化身。諸葛亮與張獻忠所處的年代相隔千年,那麼這樣的兩個人又是怎樣扯上關係的呢?諸葛亮預言千年後的張獻忠命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諸葛亮的預言詩

諸葛亮之所以和張獻忠扯上關係,主要源於諸葛亮的一首預言詩,這首詩是這樣寫的: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

那麼這首詩出自何處呢?其實這是小說《明末那些事兒》中的一個橋段,說到這大家也很明白了,所謂諸葛亮預言張獻忠命運的事,不過是小說作家為了增加小說可讀性而杜撰出來的事情罷了!

這個橋段確實寫得挺生動,時張獻忠已稱帝,一次偶然的機會,張獻忠帶著部隊登城巡視,遠遠看到東門外江水奔流不息,一座氣勢雄偉的拱橋橫跨其上,橋旁還有一座五六十米高的石塔,這深深吸引了張獻忠。於是張獻忠問道這橋和石塔的名字,一旁有人答道:“橋為鎖江橋,塔為回瀾塔”,此時的張獻忠眉頭一皺,直呼石塔不利與自己,於是便下令拆除,後來拆塔的士兵在塔拆除完後偶得一塊石碑,石碑上所寫的則正是先前我們提到的諸葛亮的那首預言詩。

張獻忠看後惴惴不安,因為詩文中預測到了他拆塔,更寫到了“妖運終川北,一箭貫當胸”這樣的話語,時張獻忠本就在為川北的局勢憂心忡忡,細心一想,這詩文太可怕了。後來果不其然,張獻忠真的在與清軍交戰中中箭身亡。

歷史上張獻忠的結局

歷史上的張獻忠是明末農民義軍首領,但在歷史上確是臭名昭著,在四川留下的惡劣影響不容忽視。《明史》對其評價是:

“性狡譎,嗜殺,一日不殺人,輒悒悒不樂。”

所以張獻忠所建立的大西政權倒臺實是必然。公元1646年年底,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遭到了清軍大將豪格的進攻,兩軍激戰數日,最後張獻忠中箭身亡。其死法與小說中所言一致,但並沒有諸葛亮預言一說。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三國時期的謀相諸葛亮與明末時期的起義首領張獻忠,二人隔著十萬八千里,相差一千多年,是怎樣扯上關係的呢,諸葛亮又是如何能預言張獻忠的命運的呢?其實這還真跟諸葛亮沒什麼關係,而歸功於當代作家赤腳踏滄浪。

張獻忠、此江、此橋、此塔

談到這個故事,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張獻忠是誰,張獻忠同闖王李自成一樣,是明末時期的起義英雄,只不過沒有李自成出名而已,後來在滿清入關後,張獻忠在於清軍的爭奪過程中,被清軍首領豪格一箭給射死了。至於張獻忠的命運是如何被諸葛亮預測出來的,則歸功於一本小說了。


當代作者赤腳踏滄浪寫過這樣一本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大順悲歌》,裡面有經典一段:

相傳張獻忠自從起義起到現在也算是割據一方,小有成就,於是內心多少有些膨脹,或者說有些小得意,而得意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愛顯擺,因此,張獻忠經常帶著一幫子一下子就能顯示出自己地位的人,經常在自己的領地上瞎晃悠。

一日,張獻忠如往常一樣,帶著自己的隨從們四處溜達,不知不覺溜達到了一個小山包上,碰巧這裡有一個涼亭,於是張獻忠便帶領眾人坐下休息了。而由於這個小山包地勢較高,張獻忠一眼向遠方望去,竟看到了一條滾滾長江,並且這條江上還立著一個拱橋,拱橋旁邊還有一座高高的塔。


張獻忠來了興趣隨口問道:“這是什麼橋啊,”

隨從們立即答道“此橋為鎖江橋”

張獻忠又問:“那這個塔呢”

隨從們答道:“此塔為回瀾塔”

“橋為鎖江橋,塔為回瀾塔”

張獻忠聽此,眉毛緊促,感到這兩個名字壓的令自己有些窒息。碰巧這時一首民謠響起

“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

張獻忠聽此,頓時從壓抑變為了氣氛,這座橋與這座塔豈不是為專門壓制自己而建,於是下令要將其拆掉。


諸葛亮預言

張獻忠下令了,效率還不錯,當天傍晚,張獻忠的手下們就將其給拆掉了,並且在其下面發現刻有一行字,於是眾人便將此事告訴給了張獻忠,張獻忠立馬前來觀看,這一看不要緊,嚇出了張獻忠一身冷汗,上面刻載:

“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炎興元年諸葛孔明記。”

這是什麼,這不是預測自己死期不遠,且是要慘死,於是自此之後,張獻忠夜不能寐,總覺得自己要遭遇不測。


張獻忠身死

不幾年後,明末的戰爭趨近於結尾,明軍大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滿清入關,而沒多久闖王李自成也被其打敗,天下大勢,基本已定,此時也只剩下一下不大不小,不輕不重的張獻忠了,於是清軍順勢南下,準備一舉收拾張獻忠,結果是也很順利,清軍與張獻忠的軍隊一照面,張獻忠的軍隊便大敗,而張獻忠本人也在亂局中被清軍統帥豪格給一箭射死了,預言實現了。

一江、一橋、一塔,一個預言,便預測出了張獻忠的命運,看起來似乎有點荒唐,其實他本來也有些荒唐,而諸葛亮與其更是沾不上邊,但是由於是出自於小說便無可厚非了。其實很多故事都是,後人根據先人最後的結局,在“穿越”到他的生前,為其創造故事,這樣一來便有了各種各樣看似“傳奇”、“符合實際”的故事了。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張獻忠(1606~1647)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今陝西定邊縣人,和李自成也算是半個老鄉,李自成是陝西榆林米脂縣人,榆林離定邊不過300公里的路程。

然而,號稱明末農民領袖“雙子星”的二人,到後來很少有交集。李自成被清軍趕出京城敗逃,寧肯選擇出家當和尚都不去聯合張獻忠,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裡面原因有許多,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張獻忠太殘暴,名聲不好、格局不高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到現在四川老一輩人提起張獻忠“屠川”的事皆義憤填膺,張獻忠為什麼要屠四川呢?



這裡面有許多說法,流傳最廣的說張獻忠是上天派來的魔王,來擾民害民。

當時有張獻忠留下來的七殺碑為證:【天生萬物養於人,人無一物回於天。殺!殺!殺!殺!殺!殺!殺!】

老張屠川另一說法是,據說明末時四川的女人太奢靡,穿的都是蜀錦裙子,裙子的下襬用金線繡著李白、杜甫的詩句,走起路來飄飄欲仙,鞋子後跟有個小盒子,裡面放著蜀香,一路走來香氣撲鼻。

這些女人十分看不起土裡吧唧的張獻忠,於是老張放任軍隊姦淫辱掠,凡是反抗的女人統統殺掉,男人則充軍。

老張還有一個怪癖,那就是喜歡女人的小腳。女人被殺砍下小腳,老張把玩後把小腳朝上埋在一起,大遠望去白森森一片,場景很是壯觀。據老張說可阻止清軍的炮火。



從上面可看出,李自成到後來疏遠張獻忠是看不起他,也有“道不同不與為謀”的意思。

張獻忠的獸行“天怨人怒”,不僅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就連千年前的諸葛亮都詛咒他不得好死。

換言之,諸葛亮早在1436年前就準確預測出張獻忠不得好死。這是怎樣一回事呢?

說起這事話長,咱們把時間的座標推到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一月十六日,這一天,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建國號“大西”,以成都為西京,以承運殿為寢宮。

張獻忠心想:“經過多年的腥風血雨的拼殺,終於稱帝了,感謝上天的眷顧”。張獻忠很迷信,認為這一切都是天意所為。



有一天,志得意滿張獻忠帶著一班人巡視都城,當他走到城外鎮江橋(俗稱九眼橋)上放眼望去,只見橋的南面是高聳入雲的回瀾塔,橋和塔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張獻忠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

就在老張陶醉其中時,從塔的北面飄來了一陣兒歌聲音:“橋是弓,塔是箭,彎弓正射承運殿”,反覆唱了幾遍。

老張越琢磨越不是味,承運殿不正是自己的寢宮嗎?這兒歌分明是詛咒我大西王朝滅亡。張獻忠命令士兵馬上把唱兒歌的人捉來,等士兵趕到時早不見人的蹤跡了。

餘怒未消的張獻忠調動部隊把橋和塔都拆了。心說,“我把你的弓和箭毀了,我看你還怎樣射”。

造成這種結果,完全是張獻忠封建迷所致。



事情還沒有完,就在拆完橋和塔的第5天,當士兵清理塔的地基時,突然發現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些字,大家誰也不知道寫的啥意思,於是上報給了軍師汪兆麟。

汪兆麟時任丞相,據說張獻忠屠川是他的計謀,汪號稱“小諸葛”,是張獻忠的主要謀士。

當汪兆麟看到碑文時大驚失色,碑文是這樣寫的:【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碑的最下面刻著漢炎興元年,丞相諸葛孔明。

這分明是千年之前諸葛亮刻下的讖書,這和他的《馬前課》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預測未來。

所不同的是,這塊碑文是預測千年後張獻忠所作的事。



此時汪兆麟讀著碑文【修塔餘一龍】:沒錯,回瀾塔就是明朝萬曆年間布政使餘一龍所修。

【拆塔張獻忠】這更對了。【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這裡指張獻忠屠川這件事兒。

以上這幾句是張獻忠已經做出來的事兒。所以汪兆麟很快想出來了。

後面這幾句汪兆麟不理解,他看到最後一句【一箭貫當胸】感覺不是什麼好事,於是命令士兵誰也不許把這件事說出去,並當場把石碑砸碎深埋了,這件事兒就被汪兆麟隱瞞了下來。

滄海桑田,轉眼千年,考古學家偶然發現了碎石碑,等拼湊起來一看大吃一驚。想不到千年之前的諸葛亮預測的如此精準。

前幾句大家明白什麼意思了,後面幾句連聰明的汪兆麟也看不明白,那是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他肯定不知道。



後面幾句考古學家是這樣解釋的:【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簫,一箭貫當胸】。這幾句是預示張獻忠滅亡的結局。

大順三年(1646年)清肅親王豪格帶領軍隊很快攻進了川北(妖運終川北)。張獻忠根本沒有料到清軍來的如此迅速,匆忙應戰。實際是張獻忠的將領劉進忠叛變做嚮導才如此迅速。

劉進忠為肅親王豪格指認張獻忠,【吹“簫”不用竹暗指“肅”字,簫沒竹字頭為“肅”】豪格一箭射死了張獻忠,【一箭貫當胸】,張獻忠死時年僅41歲。

綜上所述,千年之前的諸葛亮,預測的張獻忠相當精準。【修塔餘一龍,拆塔張獻忠,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妖運終川北,毒氣播川東,吹簫不用竹,一箭貫當胸】太牛逼了,這幾句讖語總結了張獻忠的一生。我誰也不服,獨服諸葛亮也!

【聲明:以上皆為後人附會之事,權當茶餘飯後談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