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想成大器,需要悟透八種“中庸”的智慧,否則會一事無成

一個人,想成大器,需要悟透以下八種“中庸”的智慧,否則會一事無成;所謂人生有度,過則為災!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能把握好這八種“度”,錯不了。

一、抱朴守拙,不偏不倚——把握好藏與露的“度”

在社會上行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應儘量減少“福中禍”的苗頭。要做到這一點,其—,是要抱朴守拙,不要鋒芒畢露,須知一現高山,則顯平地,“出頭鳥”往往先挨槍子;其二,是要取道中庸。世事紛擾,自以為老子為大,左右衝撞,早晚得碰壁。退一步,海闊天空,任憑風吹浪打,則總能立於不敗之地。

一個人,想成大器,需要悟透八種“中庸”的智慧,否則會一事無成

二、外圓內方,綿裡藏針——把握好方與圓的“度”

一個人,若想成大器,甚至只是想在社會上生存,首先就要學會保全自己。因此,在你處於劣勢或觸及別人的敏感、要害時,如果一時難以定奪,不妨暫時讓步,權衡利弊,剋制忍耐,不動聲色,然後伺機出擊,毫不留情,定能大獲全勝。

三、功成身退,激流勇退——把握好進與退的“度”

真正厲害的、能成大器的人,都非常懂得“功成身退”、“激流勇退”的道理,因為他們知道歷來都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江山已經打下來了,昔日的戰將已不再有用,反而會成為君王的後顧之憂,因此,“衣錦還鄉”,“全身而退”才是明智之舉。然而,偏偏就有許多不識相之人,功成不退,功高震主,豈不知此時伴君如伴虎。老虎要吃人總是能找到藉口的,因此,許多浴血疆場的開國元勳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主子的屠刀下,不得善終,豈非咎由自取?

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握好大與小的“度”

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衝突常常是不可避免地,要想把握好其中的度,首要的一點就是權衡利弊,估量對方。如果對方來勢兇猛,勢不可擋,不妨化大為小,化小為了,以保存實力,待到秋後去算賬。有時抹抹稀泥,網開一面,能讓人感激三分(趕盡殺絕一般是很難做到的),說不定還可以為自己留條退路。

五、隨機而動,把握時機——把握好變與不變的“度”

適當地把握時機,適時掌握主動權,就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這是一個人想要成大器需要遵循的要旨。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必須處處時時以應變的心態看待人和事,要做好應付變故的思想準備,並機動靈活運用應變之術,以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

六、良禽擇木,良臣擇主——把握好選擇的“度”

古人云: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從。審時度勢,擇主而從之,這往往是古代官場生涯成敗的關鍵之所在,成者即大顯身手,立功當世,成就大器,敗者就可能鬱郁終生,甚至埋屍黃沙。在現代職場,這個道理依然通用,最重要的只在一個“擇”字上,也就是擇明主而事之,終青雲直上,飛黃騰達。

七、淚水有價,溫柔無敵——把握好硬與軟的“度”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這雖然是一句俗話,但是身為五尺男兒,涕淚滂沱實在有失男子漢的威嚴,太過軟弱。不過,有時也的確需要哭,需要軟弱,不能一味強硬,關鍵是哭出水平。絕不能像街上的潑婦,也不能像含羞的少女。要“哭”出男人的風度,為成大器,以哭為榮。須知,哭的效果與哭的藝術水平往往成正比。

八、借力打力,以柔克剛——把握好柔與剛的“度”

古希臘哲學家阿基米大說,藉助槓桿的力量,可以撬起地球。一個人,想成大器,在遇到自己感到難辦或辦不了、不便出面辦的事情時,就可以假他人之手,借他人之力完成。借力打力之法妙就妙在不作正面交鋒,神不知,鬼不覺,不費吹灰之力已達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