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單位忙的人總有幹不完的活,閒的人總是閒著,是領導看不到還是欺負老實人啊?

大鵬視線


我在做管理的時候,就總聽到一些員工在吐槽,誰誰工作少,看起來很閒,而自己總是忙得停不下來。後來做高管的時候,也有員工向我反饋過同樣的問題。

對此,我特意和一些員工聊起這個話題,並瞭解不同團隊分工的情況,以及管理者的安排想法。發現其實並非是領導在安排工作的時候,特意針對某些人,也沒有要特意“欺負”哪些員工,這種“閒人總是閒著,忙碌的人總是有幹不完的活”的現象,一方面和員工的能力有關,另一方面和團隊優勢發揮的分配方式有關。

具體分析,我們往下看看。

一、看似閒的人工作效率高,忙的人工作效率低

在管理者分工完全合理的情況下,不管哪個團隊多少都會出現有人看起來比較閒,有人看著來比較忙的情況,這容易給人造成“閒人無事,忙人多勞”的誤解。

但實際上,我和幾個員工及管理者聊過後就發現,其實大家的分工差不多,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有大家工作效率存在差距較大,管理者也沒有強調團隊合作、按員工效率分工的管理方式,於是造成工作效率高的員工幹完工作後,就閒著,而工作效率低的員工則一直忙著。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吐槽的那個員工,那你就要反思下自己的工作效率問題,學習下其他同事高效工作的方法。

如果你是管理者,就得根據每個員工工作效率的不同,適當安排不同的工作量。當然,對於高效工作的員工,應適當給予激勵,讓員工更願意積極投入工作。同時,應鼓勵團隊合作,員工之間相互支持。

二、根據每個人能力優勢不同,分工不同,造成有人忙有人閒的現象

另一個角度,則是管理者會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優勢來進行分工,以便團隊裡的每個人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優勢來,也就是說大家的工作量分配確實不同,看團隊的工作內容和員工的優勢而定。

正如我以前帶團隊的時候,也習慣按照這個方式來做分工,確實很難保證工作量上的公平,但會鼓勵員工多發揮和發展自身的能力優勢。所以偶爾就會出現,這段時間A員工比較忙,B員工比較閒,過段時間就又反過來了。

當然這麼做的弊端就是,大家的定位比較固定,還有偶爾也確實有員工抱怨工作分配不是很公平。後面就鼓勵大家相互協助,這項工作A主要負責的同時,B協助幫忙,下次就反過來。

按照這個方法,管理者就要對每個員工的能力優勢有比較準確的認知,同時協調相互協助的工作安排,一般更適合小團隊的管理。

從員工的角度,出現這種情況,那我們一方面要發揮好自身的優勢,並加強鍛鍊,讓自己在某個領域上獲得大家的認可。另一方面則要儘可能填補自身不足,至少讓各項能力都能達到合格,沒有明顯的缺陷。

三、員工看工作分配,最重要是分辨工作的價值,而不是工作的量

最後,出現這種情況,每個管理者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管理風格進行協調操作,並非太大的問題。但對員工來說,要減少吐槽的心理,首先學會辨別團隊出現這種現象的背後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不必糾結於工作量的安排,最重要是分辨自己負責的工作,是否屬於團隊裡比較有價值的工作內容。

  1. 如果自己負責的多是有價值,決定團隊業績輸出的工作,自然是多多益善,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則多向領導或同事尋求支持。
  2. 如果自己負責的多是瑣碎的工作,那麼不妨主動和領導申請有價值的工作,減少瑣碎的工作,努力完成更多有價值的工作,獲得領導的認可。

所以,閒人總是閒著,忙人總是有幹不完的活,很多時候並非領導在欺負老實人,而是員工自身能力問題和領導的管理風格造就的。


學習委猿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因為我就是一個幹活忙不完的人。在我們部門裡分工很明確,但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我的活總比別人的多。

在部門裡我跟一個老員工阿玲是一對合作夥伴。我們的工作都是一樣的,但是很明顯,我每天都要加班加點去做,而阿玲卻能掐點的下班,這點讓我有點不甘心。畢竟她有家庭,我也有家庭,為什麼我就要做那麼多工作,而她就輕輕鬆鬆在辦公室裡玩手機,逛淘寶,塗指甲呢?

奇怪的是我越是很忙,領導卻越是經常喊我去辦公室吩咐我做事。這也難怪,為什麼我有做不完的工作了,每當我投入工作的時候,領導又喊我去吩咐新的工作,回到辦公室後又要重新進入狀態,所以我的活根本做不完。

有一天晚上領導有應酬,所以很久還不下班,而整個辦公室就只有我的部門,還有領導的辦公室是亮著燈的,領導經過我辦公室的時候說了一句,怎麼還沒走呢?我有點委屈說:我的工作還沒做完呢。

領導聽了之後就走了。

隔了幾分鐘之後,領導走進了我的辦公室,他說:工作量很大,對吧,我可以幫你請一個助手來協助你的工作。

我有點詫異了,幹嘛不叫阿玲做呢?她也是同樣的崗位呀,為什麼要花錢去招聘呢?

領導苦笑了一下,他說:阿玲?哎……。

然後搖了搖頭就走了。

我忙完了之後又到了領導辦公室,給他遞去文件,我再一次的跟領導說了一下我的心裡話,我說領導為啥不給阿玲去幫忙呢?

領導看著我說:阿玲這個人心思不在工作上,做事丟三落四的,這些工作都是需要十分嚴謹的態度,不能有差錯。你才是值得信賴的人,因此如果你覺得很難應付得過來的話,我可以幫你招一個同領域的應屆畢業生,讓你去分配工作。

聽到領導這麼說,我突然有點釋懷了,更多的是有點自豪,因為領導的話讓我樹立了信心,原來我在領導心目中是有如此好的印象,我的工作能力得到領導的認可和信賴。

因此我認為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無非就是有兩個原因。

1、忙不完工作的人是給領導吩咐了重要的任務,而閒的人卻是被冷落了,其實就是一種能力的體現,是領導對你的認可和放心。

2、另外一個極端就是,很閒的人喜歡鑽空子,不願意去承擔工作,同時也是不服從管理的人。因此他們對於領導安排的工作都會左閃右閃的,不去擔責。

同一件事換一個角度去看,你會發現有不一樣的結果。希望你能轉變一下心態。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回答一下我的看法,我覺的領導應該看的到,但是也有可能欺負老實人!

首先應該判斷的是,忙的人是真“忙”還是假“忙”

我以前有個同事,平時工作時間很長,甚至週末都要加班處理工作,有時候也忙的焦頭爛額,上報個東西,總是一推再推,很少有按時完工的,工作表標準也不夠高,但是仔細觀察,他是在幹工作,但是你能說他真的很忙麼,他這個忙是原因是他工作效率很低,做事缺乏計劃性,導致舊賬未平,新帳又起。

其次如果忙的人是真“忙”,那麼很有可能是因為

  1. 因為經常忙的人,是完成工作比較好,完成工作比較快,辦事讓領導你放心的人。因為你做事讓領導放心,領導就喜歡用你。領導交給別人做這個事,不如你完成快,完成的好,領導當然會讓你去做事,但是從積極的方面考慮,領導又比較信任你,遇到好的領導更是能有好的發展。

  2. 因為領導是新到任的領導,一些老員工工作上不配合,確實也會有這種現象,但是也不一定是欺負老實人。因為他剛到,根基還不強,需要慢慢處理好單位的各種關係,所以他會在工作中會先安排年輕的員工,或許讓人感覺是欺負老實人。

最後忙得忙死,閒的閒死是社會的普遍現象,這種現象有很多原因造成

  1.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老員工可能就像輕輕鬆鬆工作,新員工不僅要完成領導交代的事情,可能還要處理老員工的工作,特別容易產生這種現象,即使這樣,領導也不會視而不見,他自己都清楚,只是心裡清楚。

  2. 因為一些企業管理、文化出現了問題,造成了責任不清、分工不明、獎懲不利,就會導致很多“聰明”人鑽空子,這就會導致一些年輕的涉世不深的“老實人”吃虧,在這方面也許領導會有察覺,也許因為領導水平的問題就發現不了這個問題。

那麼,總結樓主的問題,關於忙得忙死,閒的閒死,究竟領導是看不到還是欺負老實人:

1、先判斷是不是真忙,如果不是真忙,那就是個人問題;

2、如果是真忙,那麼忙的人肯定領導心裡有數,也有可能是欺負老實人;

3、這種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的現象存在於社會各個角落,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領導看沒看到,欺負老實人的問題。

歡迎關注@結構性思維,專注做職場思維,期待與您一起進步!

職場那些事兒


感謝有機會回答問題。這個問題確實是在某些企業很常見。

茉莉以前離職的一個公司就是典型的情況,有次我們開領導會議,然後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中層副職就說安排誰誰做,經理突然很感慨的說,我們公司幾百人,說來說去,每個部門大概就只有十個人能調動起來,然後我們一邊說,某某太忙了,不好安排他再做了,但是真的在分配的時候,我們又只能給他做,一個是圖他放心,第二是他牢靠,說來說去都是那個理由,剩下的人我不能指望,也不敢指望。

然後幾個領導面面相覷,沒有什麼好回覆的。同理,我們這些經理到上級單位開會,總是吵鬧著說人手不夠,然後上級領導一句話就把他們噎死了,你們幾百人,編制內是夠的,為什麼還說要人呢,你門作為領導,怎麼調動員工積極性,怎麼安排工作?

第一不是領導不安排,是沒法安排,我們有些領導都親自上陣的,幾十歲了還在半夜加班,累的渾身是病,可能還要悶聲受氣,我們竟然有個副職,教我們的 事情是:如何苦中作樂。媽呀,這不是正常的吃苦啊。

所以在這樣的公司,要不就是沒有績效管理制度,要不就是績效只是用來做個樣子的。

當然願者上鉤,不少同事還在那裡,然後一邊抱怨一邊捱日子,圖什麼,能到退休不會被炒唄,或者是乾脆放縱自己,破罐子破摔,等退休。

當然茉莉出來後也有覺得現在自己也蠻辛苦的,但是總是覺得這才叫苦中作樂。

有時晚上下班,看到路上忙碌著還沒有下班的人,想想自己還算是要知足,能在勞動中快樂,才是真的快樂。


Molly小秘書


反正我是出生低賤 吃飯掙錢全靠自己幹活流汗 甚至有時候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都有 在我眼裡都很正常 假如聽到同事說誰誰離婚了或者出軌了 這些都不算什麼 很正常的事 有幾個人能頂住天天拼命加班不停的幹活的人 坐辦公室這樣子都很傷神


喲喲喲切克鬧696


每個單位,我們只要細心觀察一下,馬上就能看出總有一批人整天東遊西蕩,到處亂竄,不是說說家長,就是聊聊八卦,閒若無事;


然而另外一批人一天到晚都是忙得不可開交,走路都像去救火一樣,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總有幹不完的活兒。


為什麼在同一單位會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兩種現象,閒的閒死,忙的忙死,難道領導不知道嗎,看不見嗎?答案肯定是大錯特錯,領導心中當然有數,近在咫尺,就在眼皮底下,怎麼會看不見呢?領導心中跟明鏡一樣。


既然領導清楚,心中明白,那又為什麼讓這種極其不合理的現象存在呢?其實領導也有領導的苦衷,也有領導的盤算,更有領導心中那不怎麼見得人的小九九。

一般單位裡面的閒者都是:
A,年齡偏大即將退休的人員。B,有後臺有關係的群體。C,領導的心腹。D,領導不敢招惹的刺頭人員。E,能力薄弱,不能幹事的人員。
這些人員,對要完成一個具體事情來說,有的是領導沒有辦法用,有的是不敢用,有的是用不得,有的即使是用了,領導也不放心,因為不一定能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任務。所以閒者是越來越閒。

每逢具體工作來臨時,老實忠厚且工作能力強的人就被領導垂青了。


要說領導看不到,那是一句笑話,就工作在領導身邊與眼皮底下,而且本身就是為領導工作的,不是為這個領導服務就是為那個領導工作,怎麼能說看不見呢?


要說是欺負,話也不能說得這麼難聽,但不能說沒有這種成分在內,有時領導也確實是事在兩難,萬般無奈,有屬於迫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這一點也應該確實考慮。

為什麼?

一,這種人一般來說心地善良,領導安排的事情是不會拒絕的。


領導有具體事情要做時,第一時間都會想到這種人,因為領導心中有數,只要自己吩咐了,這種人是不會推辭的,即使自己再忙再累,也不會張口拒絕,寧可自己吃虧,也不會讓領導為難,都甘於接受。


所以在單位裡,所有領導有大大小小的具體事情要辦時,毫無疑問,都會直接一古腦兒地交給這批人,這批人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人也就越來越忙。最後成為人們眼中那種總有幹不完活兒的人。


二,這些人都能幹,在單位裡是個通才與多面手。

這些人工作能力特別強,單位裡的許多部門的工作都駕輕就熟,融會貫通,很容易輕鬆上手,是個多面手,都是單位裡的工作骨幹與標兵,有時一個人要頂幾個人用,剛忙完這個部門的事情,那個部門的工作又來了。
所以領導在要人做事的時候都特別喜歡這類人。

三,準時完成任務,領導用得順手,也放心。

這類人不但有才能,而且對領導的要求也說一不二。對於領導交待交辦的事情,一定都能按時按質按量地完成,不會出現紕漏的,即使有困難,自己也會想辦法克服完成。
領導在交給他們任務時,心中不存在有任何的擔心與疑慮,因為心中有數,這類人不會耽誤事的,會百分之百地完成。
對於這類人,領導用得既順手,也安心。當然這類人的事情也就越來越多。

四,這類人不會邀功請賞,居功自傲,而是默默無聞。

這類人雖然在單位裡都是工作能手與骨幹,份內份外做了許多事,但他們不會邀功請賞,居功自傲,而是默默無聞,一如既往,而不是像那些阿諛奉承的人那樣,做了一丁點事,就到處喊破天,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功勞被埋沒。
這類人就是人們口中常說的那種只顧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人,是人中的老黃牛。只知道一心踏踏實實地幹事,而不是耍心思鑽營去當官,撈好處。

總結: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為什麼在一個單位裡,忙的人忙得要死,閒的人閒得要命,不是領導不知道,看不見,也不能完全說這就是領導欺負老實人。

之所以有這種不正常的現象發生,綜合考慮,應該是既有這類人能力特別強,又特別能幹事的問題,也有這類人性格軟弱方面的原因,當然也與領導好指使老實人又不求回報是脫不了干係的。

在這裡本君要真誠地呼籲一下:在職場上,既然要老實人多做事,請也不要寒了老實人的心!


夢筆大畫


能做上領導崗,一般都不是傻子,下面的人誰忙成狗,誰閒的蛋疼,都瞭如指掌。那麼為什麼還養這些閒人呢?

1、他有核心競爭力,公司或領導離不開他。

之前公司有個女同事,雖然不一個部門,但是在一個大的辦公室辦公。

她休完產假後那個哺乳假過的滋潤程度讓所有人羨慕。

早上上班前打個卡,上一個小時班,上午十點多鐘就回家。下午三點多回來,發會呆,再打個卡。

幾乎天天如此,一個月最多忙兩天。工資還超好高。

好多人就不解,她領導就不知道嗎?(她領導在另外一個辦公區),肯定知道。

每個人每個月幹了多少活兒領導門清兒,嗎為什麼還這麼縱容她呢?

因為她有超級關鍵的核心競爭力。寫稿能力強,而且是給董事長寫稿。

其他人寫的都不行,就她能準確吃透董事長喜歡的詞語,每次稿件都是她負責。

所以,如果你有獨特的優勢,你也可以這樣滋潤。

2、他有很強的關係,養著他就能賺取很大的利益。

之前公司引進了一個人,啥都不會,也不去學,領導還沒有任何意見。

後來才知道,這人是政府財政局某高層推薦的,引進這個人,雖然不幹活,但是關於政府的回款,因為這個人提前了十天。

幾個億,提前十天到賬是什麼概念?光利息就多少?

所以,好吃好喝的供著財神爺。

3、有些人能力不行。領導心裡門清兒,故意架空他,不給活兒幹,讓他犯錯誤,然後逼迫辭職。

無故辭退員工是要付經濟補償金的,但是如果有些人真的是能力不行,還不聽領導的話,真的很頭疼,讓這類人幹活,說不定越幹越倒退,索性,啥也別幹了,等真的犯錯誤了,那就離職吧。

總結:所有公司都有忙的人和超級閒的人,看看你想成為哪類人,是否又成為“閒人”的資本。遇到這種人時,千萬別嫉妒和生氣,記住自己的目標,估量好自己的價值,面對變動時會更從容!





李yi夏


沒事的人閒的要死,事多的人忙的要命,這在職場是非常普遍的。究其原因,一般有三種。

欺軟怕硬

職場有很多老實人,但也不乏刺頭。比如有些人有著複雜的背景,什麼活都不幹,主管領導也無可奈何,甚至還要討好巴結。刺頭不幹活,只能老實人來幹。很多人說,這是職場不公平。比爾蓋茨說過一句話:“公平不是總存在的,在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總有一些不能如意的地方。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

能者多勞

有些人,屬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把工作交給他,領導不放心。這樣的人,在職場是很常見的。哪怕一個簡單的會議紀要,都寫的跟小學生作文似的,領導想改一改,都無從下筆。所以,領導只好把工作交給既老實又有能力的人。其實,這不是欺負老實人,算是無奈之舉吧。

重點培養。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對人才有意識地進行重點培養。領導想提拔一個人,一定會讓他熟悉所有的核心業務和工作流程。給他安排很多的工作,俗稱壓擔子,促進人才儘快成長和成熟。所以說,在很多情況下,沒事並不是好事。沒事幹,說明你沒有什麼價值。

除上述三種情況之外,還有兩種特殊情況。

工作效率有高低。

有些人老看起來很忙,勞動量就一定比別人大嗎?不見得!這跟工作效率有關。我上班的時候,就有一個工作效率特別低的員工。別人一個小時就可以幹完的工作,他吭哧一天也做不出來。看他整天趴在電腦前忙活,可是並沒有結果。

忙是做給領導看的。

其實,任何一個單位,在工作量的分配上,都不是拍腦袋決定的,每個人的工作量都差不多。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忙?很多情況下是做給領導看的。領導不在的時候,上網聊天打遊戲,領導在場時,煞有介事地忙忙碌碌。這樣的人很多。

作為一個領導,每個下屬的能力如何,工作量是不是飽滿,其實心裡都有數。很多人都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實,事少不見得是好事。當領導什麼工作也不給你安排,讓你整天無所事事的時候,你就危險了。沒事可幹,說你你無才可用,一旦有個風吹草動,肯定拿你開刀!


管理那點事


我們不得不承認,在職場,如果你比較勤奮、積極,什麼工作都爭著去做,久而久之,你勢必會越來越忙。而你也會發現一個現象,你的同事,可能拿著和你差不多、甚至是更高的工資,每天做的工作比你少、空閒時間比較多。但領導平時有什麼工作還是會交給你。

久而久之,你內心就會很不平衡,覺得大家都拿一樣的工資,為什麼你要多做那麼多的工作?

為什麼會導致這種情況:

1、人在做選擇時,總會偏向最簡單的方式。

從領導的角度來說,在有一項工作要分配給下屬時,會偏向那個最“順手”的人。這個人,領導知道,交代給他,他不會拒絕、會盡快去完成、完成的質量是能得到保證的。

因此,領導不會拋棄這個最快捷的方式,轉而去用其他相對來說比較複雜的方式,給自己增加一些工作負擔。

2、你多付出的勞動,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付出額外的努力,都希望有所回報。

在剛入職時,表現得更積極,是想給領導、同事留下更好的印象;之後的工作中,是想擁有更多的機會,無論是升職,還是加薪、學習等方面的。

因此,如果自己相比同事多做很多的工作,但自己工資比同事高,或者領導比較喜歡自己,那對自己來說,自己額外的付出是理所應當的。但如果自己工資和同事一樣,甚至是比同事低,而其他方面,自己和同事也沒什麼差別,必然會覺得自己額外的付出是不值得的。

那自己總是有很多工作,同事很閒,領導是不知道這種情況嗎?領導是欺負那些比較積極、老實的員工嗎?

答案當然不是。

1、如果自己不反饋,領導對你的工作整體情況是沒那麼瞭解的,更何況是你的內心活動。

我們自己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有些工作,在你沒有真正去做之前,你並不知道你要花多少時間、中途會遇到什麼問題,因此,領導也一樣,在安排給你一項工作時,對工作完成所需要的時間、努力的感知肯定是低於你這個真正要去完成的人。他只是要最終的工作結果。

因此,如果你沒把自己的工作情況告訴領導,領導並不會覺得你有多辛苦、多不容易。

而內心的想法更是,在領導的角度來說,多安排給你工作,從正式的角度來說,領導給下屬安排工作原本就是理所應當的;另一方面,領導覺得你是願意做這些工作的,心裡應該不會有什麼想法。

因此,就不存在欺負老實人一說。

2、同事工作比較空閒,領導或許是真的不知道,或者是知道,但也沒那麼在意。

一方面,領導真的對自己下屬的工作狀態瞭如指掌嗎?不一定,尤其是領導管理幅度比較大時。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要求下屬每週/天提交工作計劃、總結的情況下,領導只會對下屬大概的工作情況有一個瞭解,有詳細的工作計劃、總結時,才會相對了解得更詳細。

因此,作為領導,不可能對下屬時時刻刻在做什麼工作都有清晰的瞭解。

另一方面,即使有下屬真的比較空閒,大多時候,只要整體的狀態是比較平衡的,領導不會主動去打破這一平衡。從領導的角度來說,並不關心每項工作具體是由誰完成的,而是更為關注工作是否能高效、準時的完成。因此,如果工作都能正常完成,那領導自然也就沒那麼在意在這個過程中,誰付出得比較多、誰偷懶了。要關注這個問題,更多是在對下屬進行考核時。


淋說職場


【職場筆桿子創業】獨特觀點:職場似乎有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幹活的員工總是如“陀螺”一般,轉得停不下來;而清閒的員工,似乎總像“少爺”一樣,優哉遊哉,好不爽快。難道是領導看不到這兩類員工的現狀,還是領導刻意在“欺負老實人”,“柿子專挑軟的捏”?

要說領導看不到,那是“假話”,自欺欺人。領導的心裡跟明鏡似的,哪個員工能力如何、工作狀態怎麼、崗位履職業績好不好,領導在內心都有“一本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為什麼領導安排工作、佈置任務時,還是將更多的壓力和擔子交到總是幹不完活的員工,而不去交給那些閒著沒事幹的員工?

以我12年的職場管理經驗,我認為領導的內心動機有以下三點:

一、不放心

單位裡,哪類總有幹不完的活,哪類員工肯定就是“能力強”的員工。這個“正相關” 關係,絲毫不爽。

哪一個部門,每年沒有幾項重點工作,別說日常工作,就是這些領導比較上心的重點工作,領導一旦交給能幹活的員工,那麼這類員工基本一年內就沒有閒下來的時候。

難道領導不知道很多員工就是在做一些常規性的工作,除此而外,再無業績。那領導到底圖的是什麼?

兩個字:心安!領導將關鍵工作交給這類員工,內心踏實,半夜裡睡覺,都能睡個安穩覺,不至於心懸在半空。

反觀而言,將關鍵工作交給遊手好閒的員工,或者整天清閒的員工,領導會放心嗎?肯定不會!領導的心,會時刻像彈簧一般,縮成一團,睡覺都是膽戰心驚的,生怕出什麼簍子。

二、搞業績

單位領導對能幹的員工,總愛“戴高帽”,總喜歡說一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不錯,這句話或許就是領導的心裡話,但是內心的背後也掩蓋不了一個事實:領導看重員工能力的同時,更多關注的是業績。

百分之九十的領導,基本都是踩著能力強的員工的肩上爬上去的。提拔升遷,這是每個領導的渴望,也是正常的職場目標,無可厚非。

正是緣於這種心理,領導才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權當自己沒看見這個事實,權當自己不清楚員工的工作狀態,為了業績,只能暫時“委屈”一下能力強的員工。

說得好聽一點,是領導的“偏愛”;說得不好聽的話,是領導在“壓榨”。

這要看員工本人如何理解,正所謂“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領導有意在培養員工,員工也不是沒有目的,不是為了漲薪加工資,就是為了晉升提拔,相同的職場目標造就了一個共同的理想:業績!

現實職場中,很多領導對待這類能力強的員工,其實並不會“虧待”太多,不是將其提拔,就是給其額外福利待遇。前者是顯性的回報,當然也是所有員工都非常期待的結果;後者是一種經濟補償,以收入為砝碼,當做領導的一點意思。

三、好佈置

工作好佈置、任務好安排,並不是說領導將工作安排不下去、佈置不下去,而是說領導將工作部署下去之後,會“很省心”、“不操心”,這也是領導為什麼這麼安排工作量的原因。

職場中,領導將工作安排下去之後,關心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工作進度,二是工作難度,三是工作結果。

但凡是能力強的員工,基本都有這三方面的特性:一是工作會及時向領導彙報,以便讓領導知道工作的進展情況,給領導一個心安;

二是遇到問題,會及時向領導請示,以便明確下一步行動的方向,讓領導也時刻能夠知曉和參與到工作的開展當中;

三是工作結果,領導因為持續在參與當中,所以無論結局如何,領導都是心滿意足的。

—END—

【職場筆桿子創業】始終相信:“一支筆足以撬動職場,一支筆足以結識你我!”我是【職場筆桿子創業】,以我11年的職場經驗為你解疑釋惑。如果你覺得我的建議有用,希望【關注】點贊、轉發分享,讓更多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