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所謂巴以和平的“願景”,一宣佈就夭折了;也許這是故意的


白宮所謂巴以和平的“願景”,一宣佈就夭折了;也許這是故意的


巴勒斯坦各派系已經拒絕了美國總統唐特朗普提出的和平“願景”。他的女婿庫什納說,特朗普計劃成為巴勒斯坦國的最後機會。鑑於該計劃公開宣佈美國與以色列結盟,人們肯定想知道,這是否一直就是該計劃預定的結果。


週二公佈的這份長達180頁的計劃被宣傳為“和平、繁榮和更光明未來的願景”,讀起來很像一份房地產招標說明書。它向巴勒斯坦人承諾了一個500億美元的經濟發展計劃、就業機會和投資,作為擺脫貧困的一條出路,並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成為一個國家。如果同意,巴勒斯坦將是一個完全由以色列包圍的非軍事化國家,以色列的安全利益將成為先例。


“一個現實的解決方案將給予巴勒斯坦人管理自己的全部權力,而不是威脅以色列的權力,”正如願景本身所言。


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佈的地圖顯示,可能的巴勒斯坦國是由道路和隧道連接起來的飛地拼湊而成,被以色列和以色列定居點包圍。人們已經把它與瑞士奶酪、美國印第安保留地和種族隔離制度下的南非班圖斯坦相提並論。


按照這一願景承諾,無論是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人都不會被趕出家園。但那些已經有過這種經歷的人呢?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最棘手的問題不是巴勒斯坦將得到多少土地,而是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和他們的後代是否有“返回的權利”。特朗普對此的回答是堅決的“不”。


這一願景為這些巴勒斯坦人提供了一種選擇,即“在未來的巴勒斯坦國內生活,或融入他們目前居住的國家,或在第三國重新定居”。此外,巴勒斯坦人必須承認以色列作為一個猶太國家的存在。巴勒斯坦“從河流到海洋”的願景將永遠死去。


任何一個對情況稍有了解的人都會立即發現,這個願景在宣佈時就消失了。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巴勒斯坦政治運動願意接受這一點,無論提供多少錢或多少土地。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方面願意舉行會談,但不是與美國一方,而是與中東問題有關四方(俄羅斯、美國、歐盟、聯合國),並且也不會以色列談判。他稱:“巴方不接受由美國居中斡旋解決衝突,我們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的調解。巴方願意舉行會談,但不會以特朗普提出的協議為談判基礎。”


阿巴斯指出:“耶路撒冷不是用來出售的,‘世紀協議’不會被接受,巴勒斯坦人民將把其扔進歷史的垃圾桶裡。”

站在特朗普身邊的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面帶微笑,儘管他剛剛在國內受到腐敗指控。讀了這個願景,你就會明白為什麼。特朗普的提議幾乎給了他想要的一切。對約旦河西岸定居點活動的四年凍結,完全取決於巴勒斯坦人是否接受這一願景。與此同時,內塔尼亞胡宣佈,以色列將立即吞併該計劃分配給它的領土。


所有這些都使巴勒斯坦人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美國現在公開支持以色列,放棄了長期以來的“誠實中間人”的偽裝。即使他們能克服承認以色列和難民問題——他們不能,也不會—— 《願景》為他們提供的土地,要比他們在2000年在戴維營所拒絕的土地,還要少。


它的寫作和呈現方式,在美國和西方觀眾看來是合理的。正如特朗普週二所說,巴勒斯坦人拒絕可能是“他們擁有的最後機會”,將會顯得狂熱和非理性。


尋找鄰國的支持也可能很困難。阿曼、巴林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代表出席了白宮的聲明。在沙特阿拉伯的領導下,該地區的大多數阿拉伯國家似乎都與以色列結成了針對伊朗的聯盟。特朗普也沒有錯過機會。


人們很容易將這一願景視為典型的美國文件而不予理會,因為它與那些被它干涉的國家的歷史、文化、信仰和價值觀無關。一些批評人士還嘲笑這是特朗普式的房地產思維。雖然兩者都有,但這樣的批評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


這種願景非常“特朗普式”,因為它試圖擱置問題,而不是解開問題,就像亞歷山大大帝解決眾所周知的難題那樣。特朗普稱該計劃是“雙贏”的,但對巴勒斯坦人、甚至以色列人來說可能不是這樣,但對他來說肯定是這樣。


有人可能會指出,這一設想違反了國際法和自1947年以來的每一項聯合國決議。


華盛頓長期以來一直秉承雅典帝國的精神行事,相信強權即公理——或者如修昔底德在2000多年前描述的那樣,“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受苦受難”。儘管特朗普一直在談論主權和自由,但他表現得很有帝國主義風範,無論是對敘利亞油田提出主權要求,還是在伊拉克對伊朗將軍進行法外暗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