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王範笑歌的楷書為何能做到歐顏柳趙的書法融合?

阿肯之花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表達的一個觀點就是宋代的臺閣體和清代的館閣體是怎麼養成的?我們在講中國四大楷書大家的時候,有時會說成顏柳歐趙。這一種順序的表達跟宋代的臺閣體和清代的館閣體有關聯。



這兩種書體的養成,首先先學顏真卿的楷書,然後再學柳公權的楷書,用柳公權楷書的骨來彌補顏真卿筆畫的豐腴,然後再學歐陽詢的楷書,用其結構來糾正顏、柳結字的不足之處,最後學習趙孟頫的楷書。取其嫵媚之處,使整個字書寫出來,剛柔相濟,筆畫均勻,結體端莊秀麗。



而範笑歌的楷書卻沒有類似館閣體或臺閣體的那一種風格。

他的楷書更多的像古人寫佛經的那一種,筆畫輕重明顯,又帶有隸書的那一種舒展,個人以為他的楷書中還含有初唐書法大家虞世南和褚遂良的味道。只是他的風格更加的柔媚,趙孟頫的特點表現更加明顯。

總之

在現代能夠把楷書寫成他的那一種境界,也算是非常人可為。

~~~~~~~~~~~~~~~~~~~~~~~~~~~~~~~~

我是書法有云,一個書法愛好者,從事軟、硬筆書法基礎教學,偶爾有點瘋,喜歡,就關注我吧。


書法有云


自古沒見書法家融合歐顏柳趙四大家,範笑歌先生是獨一份,果然書王。

我感覺融合四大家首先要能寫四大家,這就難倒很多人,因為學唐楷學一家已經很難,二田與盧中南等人都七十歲了,還在歐楷中徘徊,所以不是想融合就行的。

據說範先生幼年時已經能寫四大家書法,這就不稀奇了,幼年時打下了深厚的基本功,成年後就可運用自如。


古典強森


範笑歌先生很厲害,他知道寫楷書不能偏重哪個古人,一旦偏重哪個古人就會被那個人罩住。於是他採用融匯各家的方法,形成自己獨有的範體。

融匯各家是非常不容易的,並不是想融合就融合,需要先會寫各家才行,當今書法人都是快餐型,誰還會一家一家的研究楷書呢?

範楷中的歐顏柳趙融合得天衣無縫,除了歐顏柳趙還有幾種書風在其中,可以說古來未有的大融合。

由於兼收幷蓄、生髮百體,所以範笑歌也賺得書王的大名。











阿肯之花


個人感覺。所謂的融合,就是四不像。

歐顏柳趙四個人的字,是各具特色的。

比如歐體,屬於早期的唐楷,還沒有擺脫王體字的影響。

而中期的顏體、柳體,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有了自己明顯的性格特證。

顏筋柳骨,便是對這兩位書法楷書字體的最好形象。

別的好融合,這兩位呢。

如果說柳體是現在小鮮肉,挺拔俊秀,個子高,有骨感。

而顏體就是山東大漢,練過健身的,肌肉分明。

這兩種體格,怎麼融合?


木子君的小屋


詩王的徒子徒孫啊!

看來好的東西真的傳播不快,歪門邪道的功夫走馬既成!

在此恭賀詩王,希望詩王能廣開門庭,攬天下宏才於詩壇,捉四海之登子放百藝!


一笑貫長天


沒看出來融合歐顏柳趙,如果能融合他寫的字會高於歐顏柳趙,範笑歌的字只不過是自己的字罷了,不要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竟敢稱書王?笑話。歐顏柳趙的書法就是四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只有仰視,千百年來多少書法大家臨習,只有望洋興嘆。範竟能把四體融合,範也太自信了吧。


百味人生55028565


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書王?誰封的???

應該"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

兼收幷蓄,長期修行,腳踏實地,藝無止境。是否為王,應由後人評說。。。。


四官殿人彭曦書畫


很好



王欽三萬壽堂主人


範笑歌的楷書,今天有幸一見,細細品味,確實很有特色。若論他能融合幾種楷書的原因,我想他應該是這樣對待學習古人書法的,首先專心學習一家楷書,達到形神兼備,達到能背臨的水平,用這一字體打上堅實的基礎,然後再學另一家。學習另一家的時候,就不必全學,而是有選擇性的吸收性的學習。比如:歐體為基礎後再學顏體,將顏體的豐滿之美融合其中;學習歐體後再學趙體,將趙字的嫵媚融合其中。先固守一家,然後又不拘於一家,儘量兼收幷蓄,我想他是這樣來對待學習古人書法的。


心手雙暢2018


神馬東西。大言不慚。還書王。狗屁。誰封的。還融合。這樣的所謂融合誰都會。就是雜八湊,四不像。並沒有融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