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麼”——海量細節披露廣東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生死戰

“生命是什麼”——海量細節披露廣東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生死戰

“生命是什麼”——海量細節披露廣東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生死戰

在一篇篇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隊員的工作日記中,我們終於窺見了隔離在病區內患者的狀態。馳援湖北醫護人員的到來,給他們增加了康復的希望。

這些文字和照片,讓我們看見了隊員們初始的絲絲膽怯、糾結、無助。投身抗擊疫情最前線,這些平凡人常有的情感很快就轉變成了無私與無畏。

我們看到,醫護人員第一次值守就承受了接近生理極限的壓力。由於體力巨大消耗、精神高度緊張,有的醫護人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工傷”——口罩壓痕、皮膚水泡、嘔吐、甚至失眠。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這句話的分量有多重?醫療隊中一位見慣生死的醫生,也會因為輸給死神一個回合而失眠。一位隊員在武漢過了一個特殊的生日。生日當天,她在工作日記中問自己:“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什麼?我們從這些日記中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一時間各種情緒噴湧而出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血液淨化中心護師張乾

當護士長又一次在群裡通知大家報名,我帶著一絲不安、緊張報上了名字。不管去不去得了,總算自己能勇敢邁出這一步。這是自己的工作,盡我所能,護你健康。我被選中了!內心的焦慮、緊張、還有一絲興奮,一時間各種情緒噴湧而出。畢竟這是自己從沒有幹過的事!還是個大事!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口腔科護師何麗娜

當看到名單那一刻我懵了。當時我說的“去啊,不害怕,不緊張”,那都是我吹的牛皮,其實我內心慌得很。看到名單後,我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剛做沒有24小時的美甲使勁摳掉了。我是這一批年齡最小的,工作經驗沒有大家多,我害怕拖大家的後腿。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我是重症大夫,這個時候我不自願,誰應該自願呢?我已經光榮的值完了第一個班。愛人終於敞開心扉告訴我,除夕之夜,她徹夜難眠,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後來她告訴自己,無論是她自己作為人民警察還是我作為人民醫生,使命都是為人民服務。你的流淚我也理解,國家和醫院選擇了我們,我們應該義無反顧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我們應該義無反顧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內科ICU護士胡吉祥

整個病區70多個病人,50多人告病重,病房的鈴聲一直沒有停下來過,經常有家屬過來告訴我們“某某床的針水沒有了”。這個病區原來的醫護人員都已超負荷工作,完全都沒有休息的時間。病區有些護士幾天都沒休息,經常一天也吃不上一頓飯,上班走路腿都在顫抖,站都站不穩,並且已經堅持了一個多月。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外科重症監護室SICU護士張曉玲

想到今晚工作種種,想到武漢漢口醫院的病人以及我們的防護,坐在沙發上沒出息的嚎啕大哭了一場。7:10我還沒睡,睡不著,真的睡不著,武漢疫情很嚴峻,武漢漢口醫院需要大家的幫助……病房裡共有76張床位,告危重者超過一半。病區環境還需要人手收拾。想到我們到來之前,武漢醫務工作者的工作狀態,我真正強烈地體會到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28日上班到29日早上,有兩位護士上班近二十小時,因為沒人換班而不能下班。由於進入隔離病房就不能再用自己的手機,她們只能用紙條傳遞信息:我想哭,我想出來。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心內科護師龍玲

我看到治療室的檯面上擺了好多的液體,八九十個病人的輸液的液體都要我們自己配置,光是配藥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由於人員緊缺,病區裡面所有的工作都要我們護士完成,包括保潔,保安,發飯,收飯盒等等……

班還沒接完,我已經感覺到胸悶,呼吸困難了,尤其腦袋特別疼,為了好戴帽子,我頭髮扎得特別緊,穿戴好一切防護用具之後,才發現頭皮像要撕裂了一樣痛。當時我真的擔心自己忍受不了,會不會崩潰,想不到過了快兩個小時就痛麻木了。最後慶幸痛麻木了。

絕大多數的患者都是非常感謝我們的,打針的時候,有幾位叔叔阿姨詢問我們是不是年三十從廣東過來的?他說他們從新聞上看到了,非常感謝我們的幫助,說我們是他們的希望。我告訴他們加油,一起努力,我們一定能挺過這次難關的……

等到下班的時候,我裡面的衣服,頭髮早已經汗溼。快憋死了,那種令人窒息的感覺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體驗和想象過的……下班,才發現護目鏡把額頭都弄出壓瘡,長了水泡。兩隻耳朵痛到不能碰,腦袋上還有一個大包,怪我梳頭的時候弄的太緊,頭皮都快扯下來了。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主管護師鄭爽歡

今天,我和同院的陳林英護士兩人要分管30位病人,其中有8名屬於危急重症。配藥、打針、抽血、發藥、監測生命體徵、轉醫囑……忙得腳不沾地。幸好,有患者的理解,心裡還比較安慰。

一位和我父親差不多年齡的50多歲大叔,哭著朝我們說著感謝的話,“我在外面已經等了好幾天了,但是沒有病床,實在是沒辦法。幸好你們來了,我們才可以住院治療,感謝你們,太謝謝了……”我的鼻子也有點酸酸的。

因為防護服等物資緊缺,7個小時,我們沒吃飯,沒喝一口水,也沒去上一次廁所。雖然是冬天,但穿著幾層不透氣的衣服,汗水還是往下流,衣服溼了幹、幹了又溼。

12點半左右,明顯感覺自己的胃部已經出現不適,想吐。但還在崗位上,我必須得忍著。2點鐘回到酒店,終於沒忍住吐了,吐到肚子抽筋。頭痛,長時間戴防護口罩,勒得耳朵也疼。沒顧上吃飯,一直到晚上7點多才稍微緩過勁兒來。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交接班時,病區住院患者有70人,病重患者不少。患者總體情緒比較穩定,態度友好。值班期間,我們為多位重症患者上了無創通氣治療,或優化無創呼吸機治療參數。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神經外科護師張志博

四個小時的上班時間,竟然在臉上壓出I期壓瘡,可想而知體感是多麼難受。由於穿著防護服全副武裝,雙手不可以隨意觸摸面部,也就無法調整口罩及護目鏡的位置,所以再難受也只能忍著。可是看到日益增長的感染人數,聽著病區患者的咳嗽聲、喘息聲,這點痛苦算得了什麼呢?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1993年出生的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腦外科護師張志博準備進入病房

生命是什麼?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突然,護士通知一名危重患者心率已減慢至40次/分,伴有氧飽和度下降,我立即和其他支援及留守醫生疾奔至患者床前,給予急救藥物和急救措施。雖盡全力搶救,仍未能挽回患者生命,自責、內疚在湧在心頭。

未及片刻,又再次去接收和處理其他危重患者。交完班,瀏覽新聞,看到確診新型肺炎患者數量急劇增加,看到武漢周邊的城市疫情也非常嚴重,聯想到今日在病房未能成功救治患者,心情更為擔憂,無心吃飯,一夜未眠。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晚上10點,急診收入一名呼吸衰竭的患者,鼻導管吸氧狀態下,血氧飽和度還不到60。下病危、面罩吸氧、連接心電監護、高流量吸氧,護士有條不紊的執行醫囑。

“醫生,中心供氧設備壓力不夠,血氧上不來”,護士喊道。根據醫院現有條件,氧供應設備出現故障,氧壓不夠,病人血氧難以維持。只有自己想辦法改善吸氧條件。我們發現將高流量的接口連接氧氣罐,就可以達到高流量所需氧壓要求,進而進行高濃度氧療,以改善病人缺氧狀態。很快,病人血氧就穩定到80%-90%之間,呼吸困難症狀明顯好轉。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神經外科主管護師吳金玲

兒子寫給媽媽的信

媽媽:

距離你去武漢支援已有數日了。得知你情況的唯一途徑只是你微信傳來的隻言片語,有時伴著吃飯的聲響,有時帶著哭腔。在高強度的工作與惡劣的環境下,我憂心你的情況。當初你去武漢時毫無猶豫,醫者救人,早已刻入你的生命之中。在你感到無法支撐時,也希望你能不忘這份初心,支持你繼續前行。

同時,我希望你能時刻保持理智與冷靜。你是十分感性的人,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和同理心。在死神鐮刀下搶人,肯定有成功,也有失敗。在可能的強烈情感衝擊下,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能失去耐心與謹慎。過於強烈的情感會影響正常決策,令你難以運用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甚至忽略自身安全。

這段文字儘量精簡,不佔用你太多時間。想回家喝碗熱湯的時候,被生命的重量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可以看看這段文字。一定記住冷靜與堅強。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醫護人員皮膚起水泡

廣東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醫療隊

心血管內科護士張瓊玲

生命是什麼?正月初四,來武漢第四天,一樣的忙忙碌碌。要不是親朋好友發來祝福信息,我都忘記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我默默許下了今年的生日願望——早日打敗病魔,患者恢復健康,所有醫護工作者平平安安,我們廣東醫療隊全員順利凱旋。

我相信,善良的人們,總會被世界溫柔以待。

文字、圖片:方妍、粵衛信、郝黎、張藍溪、靳婷、李曉姍、李朝、周晉安、伍曉丹、南方+

排版:方妍

“生命是什么”——海量细节披露广东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生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