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伊朗是世界上4大产油国之一,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石油给伊朗带来的不是财富与繁荣,而是战争与动荡,欧美强国在伊朗为石油互相争夺,给伊朗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英国在伊朗的石油争夺

历史上最早对伊朗石油产生想法的是英国,1901年,英国的百万富翁威廉·诺克斯·达西同和伊朗(原波斯,1935年更名伊朗)国王穆扎法尔丁·沙达成了石油贸易的协定,协议规定达西在伊朗拥有专属的石油勘探以及开采权利,这项协议签署年限是60年。

之后达西雇佣了大量的地质学家深入伊朗沙漠地带进行石油的勘探工作,当时的伊朗生存条件非常差,高温,缺水,同时土匪横行,天花肆虐,但是经过近8年的勘探,于1908年,英国人在伊朗的马斯吉德苏莱曼地区,发现了一个大型油田。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随后英国人在伊朗成立了石油公司,英伊石油公司,这也是首家在伊朗开采石油的公司。1912年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的阿巴丹开设了第一家炼油厂,在此后的50多年时间里,阿巴丹炼油厂一直是伊朗最大的炼油厂。

来自伊朗的石油是英国在一战当中,重要的战略资源,对协约国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13年英国率先在海军军舰上更改了燃料,由煤更改为石油。石油让军舰具备更远的航程,同时也降低军舰烟尘以及噪音等,同时海军的航速也大幅提高了。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为了确保英国海军石油供应,英国政府特意向英伊石油公司注资,收购其51%的股份,从此伊朗石油和英国海军绑定在一起,同时英国海军在海上牢牢卡住德国人的石油供给。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二战时期的伊朗

一战结束之后,伊朗丰富的石油资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首先是美国向英国提出,分享伊朗石油利益的要求,随后被英国拒绝。此时伊朗国内发生大规模的反对声音,反对伊朗在英伊石油中,只获得16%的净利润。在这种情况下,英伊公司只能做出让步,同意在此基础上,每年再向伊朗提供75万英镑利润。

英国人一直对伊朗人严格保密,伊朗的石油储量,以及伊朗石油的分布等。不仅仅是美国对伊朗石油感兴趣,希特勒上台之后,也对伊朗石油垂涎三尺,并宣称在对英国人的问题上,德国和伊朗有着共同的目标。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德国人希望能够在伊朗获得稳定的石油供给,而伊朗想摆脱英国人的控制。1936年,德国派遣了大量的军事专家进驻伊朗,帮助伊朗人训练军队,同时伊朗大量的火炮以及军事装备都几乎来自德国,而且当时伊朗的高校等,也交付德国人管理,这种亲近德国的举动,令英国十分不安。

1939年9月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借机指责伊朗政府支持纳粹,虽然伊朗在战后第一时间声称自己为中立国,但是伊朗对英国的重要性,让英国人不敢忽视。因此当德国进攻苏联的时候,英国和苏联照会了伊朗,要求伊朗驱逐在伊朗的德国人,此时生活在伊朗的德国人近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这让伊朗措手不及。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随后在1941年8月份,英国和苏联就开始进军伊朗,为了确保在伊朗炼油厂的安全,英国率先派出了海军以及空降部队,对阿巴丹采取突袭,并获得成功。

次年1月份,伊朗全面战败,宣布加入同盟国,同时驱逐在伊朗的所有德国人,并且让德国境内的所有石油设施交付盟军管理。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意识到伊朗石油的重要性,派遣亚瑟·米尔斯担任伊朗的财政部长,以达到控制伊朗的目的。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英国人对伊朗的制裁

二战结束之后,英国财政几近破产,从伊朗英伊公司获得石油收入显得尤为重要,当时伊朗的石油产量几乎占到中东的40%。

但是此时伊朗国内的民族主义运动兴起,伊朗人痛恨英国人攫取了大量的石油利益,纷纷要求英伊公司改变现状,英伊公司当然是拒绝的。1950年,美国石油公司同所有阿拉伯政府签订的合约,要求按照50%利润分成。当这一消息传到德黑兰,彻底激怒了伊朗人,1951年3月7日,亲英的首相拉兹马拉被暗杀,随后伊朗议会宣布,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民族主义者摩萨台当选为新首相。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面对新的变局,英国决定对伊朗展开军事行动,但是这项行动遭到美国人的反对,他们担心伊朗有可能倒向苏联,为何缓和矛盾,美国同意向英国提供20亿美元的经济补偿。

英国在撤走英伊石油公司所有英国人之后,伊朗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以及装备,石油生产几乎陷于停顿,而且英国还对伊朗展开了经济制裁,同时对伊朗开展石油禁运。

到了1952年,伊朗石油从1950年的66万桶跌倒不足2万桶,失去石油之后,伊朗国内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借机颠覆摩萨台政府,扶植巴列维控制伊朗。此时英国人卷土重来,不过不再像以前一样占据伊朗绝大部分利润,而是让伊朗石油加入了国际市场。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近现代同美国的斗争

巴列维统治时期,他一直谋求把石油财富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在1973年他成功实现了把石油工业掌握在本国人手中。同年10月,阿以战争之后,伊朗并没有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因此在随后石油暴涨当中,赚取了大笔资金,进行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军队建设。在1975年油价高位时期,伊朗一年的收入就达200多亿美元,与1964年的5.5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40倍。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但是好日子没有过多久,伊朗就爆发了伊斯兰革命运动,伊朗的石油出口遭到重挫,造成了世界原油价格不断暴涨。随后的两伊战争,更是对伊朗的石油工业造成了严重损伤。不过进入近现代,伊朗加大了石油领域投资,希望增加石油产量,恢复经济。

伊朗将美国傀儡巴列维赶出伊朗之后,同美国爆发了长达444天的人质危机,伊朗将美国52名大使馆的外交官扣留。这是近几百年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即使敌对时期最为紧张的二战时期,也没有发生过扣留外国大使馆人质的问题,这一事件直接导致美伊矛盾的恶化。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进入近现代,美国甚至指责伊朗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邪恶轴心”,此后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对伊朗展开包围之势。这种军事威胁刺激伊朗发展核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安全,但是这似乎成为解不开的死结,伊朗通过核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安全,美国又以核不扩散为由,对伊朗实施制裁。这个矛盾似乎到现在依然没有答案。

伊朗作为波斯帝国曾经鼎盛一时,其领土面积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70个民族,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


石油!给伊朗带来的诅咒


然而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拥有的石油资源,成为英、德、俄、美等大国竞相争夺的战场。动荡的历史,和屡遭破坏的文明,让伊朗拥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危机感。同时也让其拥有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在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常常让自己陷入绝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