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布幣

喜歡錢幣收藏的人,應該都知道“布幣”。

據考證,布幣從出現於春秋早期,行用至直至戰國晚期,新莽時期大肆復古,還鑄行了著名的“六泉十布”。

布幣,從形制上分,大體可以分為空首布和平首布,空首布出現的比平首布要早。

●空首布

空首布又可以分為平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弧足空首布、聳肩尖足空首布等。早期空首布,幣面淨素,或僅有簡單紋飾,少數有少量的銘文,後期銘文逐漸增多。

下面這枚就是無紋飾、無銘文的聳肩尖足空首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武”字平肩空首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盧氏”斜肩空首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安藏”平肩空首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平首布

平首布從形制上分主要有尖足布、方足布、圓足布、三孔布等。

平首布則多有鑄造地的銘文或表示幣值的銘文

下面這枚是鑄地“中陽”銘文的尖足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鑄地“中州”銘文的尖足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鑄地“襄垣”銘文的方足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鑄地“藺”銘文的圓足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這枚是“封氏”銘文的“三孔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下面是王莽新朝的十布。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布幣從何而來

布幣從何而來?

過去有人主張,“布”即麻布之意,麻布在當時是交易媒介之一,青銅冶煉成熟,青銅錢幣產生後,人們因受長期習慣的影響,仍然稱青銅錢幣為布。

實則不然,布幣是按照農業生產工具“鎛”[bó]的形制而發明的錢幣,“布”與“鎛”為通假字,同聲假借通用,因此被稱為“布”。

“鎛”空首,用於安裝木柄,空首延伸至中部,背部有加強承受力的隆起的脊。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商代青銅“鎛”

早年間,金屬農具為數不多,更多的是石質農具,因此青銅“鎛”自然是具有加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青銅農具“鎛”,相對於牲畜、穀物等交換物品來講,形體小、價值高、便於攜帶,因此逐漸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分離出來,成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就可以成為“原始布”。以後,原始布的銎部不斷縮短,隆起的脊消失,蛻化為三道帶有裝飾性的直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大概到了春秋前期,原始布發展成為空首布,雖然還是保留了中空的銎,但肩和足明顯突出,錢體周圈也出現了郭,個別鑄有錢文,為數字和干支文字。

到了春秋晚期、戰國前期,空首布逐步演變為平首布,銎首扁平與錢身連為,幣身的三道直紋消失,幣文通常是鑄地地名和錢幣面值。到這個時候,可以說基本完成了從農業生產工具到金屬鑄幣的進化。

這個幾百年的發展演變過程,整體趨勢是,“布幣”幣身縮小、重量減輕,造型、紋飾、幣文不斷精美,逐步滿足貨幣便於攜帶、便於流通的要求。

以下為廣告,不感興趣者直接略去。

粵巳文化與微拍堂進行廣告合作,上傳一些布幣信息,藏友們可以點點看看,感謝關注和支持。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新莽貨布幣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武字·空首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新莽·貨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貨布85分,未流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西漢王莽-大布黃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新莽·大布黃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新 莽·80分熟美大布黃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形態各異的先秦“布”幣,到底從何而來?

新莽·小泉直一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