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什麼顏色最健康?

邱青峰


尿液作為人體的代謝產物,其顏色,量多量少,都能在一些層面反映人體的健康程度。我們健康的人群,每天都要排尿6-8次,晝夜全天的正常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正常的新鮮尿液呈現淡黃色的透明液體,尿液的顏色主要是依靠膽紅素的代謝產物來實現,如果尿量多,飲水量大,則膽紅素被稀釋,尿液顏色變淺,但是飲水量少,尿量少的話尿液顏色也會加深。

但是一些日常的生活,飲食,藥物等因素也會對小便的顏色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飲食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或者是服用黃連素,維生素B2等藥物,尿液就會呈現深黃色,其次如果一天中劇烈的運動,且攝入水量不充足也會導致尿液演的加深,這些現象都是屬於正常的一種生理表現,但是當尿液顏色有以下的幾種表現時,各位就需要注意:

1.洗肉水樣:也被叫做是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出現說明患者存在有泌尿繫結石,泌尿系感染(膀胱炎),或者是泌尿系外傷所導致,需到醫院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2.乳白色尿:可以分為膿尿和乳糜尿。

膿尿主要的表現為尿液渾濁有絮狀物,而且患者還多有尿頻,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狀,主要見於前列腺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乳糜尿的顏色要比膿尿更濃,而且會有白色的凝結狀物質存在,乳糜尿多見於絲蟲病或者是攝入大量的脂肪食物導致。

3.醬油尿:多見於一些病情危重的患者,主要是由於腎臟的急性損傷所導致,常見急性腎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嚴重擠壓傷,燒傷,或者是輸錯血型後。

以上就是小克的觀點,歡迎各位提問和補充,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小便也就是尿液,是經過腎臟過濾和尿路系統排出的液體代謝廢物。大便的顏色和性狀能夠反應腸道的健康情況,而小便的顏色和成分也能夠反應血液和尿路系統的疾病。



小便什麼顏色最健康?

小便最健康的顏色是淡黃色,當喝水多的時候,尿液顏色變淡為無色,喝水少的時候,尿液濃縮為深黃色。喝水太多或太少都是不太好的,但好在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人體尿路系統或其他系統出現疾病時,尿液可能會出現不同的顏色。



尿液顏色的異常最常見的是紅色,表現為茶水色或洗肉水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血尿。尿路系統各部位的黏膜損傷都會出現血尿,常見的疾病如尿路結石、尿路腫瘤和尿路感染。其中結石伴血尿往往伴有絞痛,而腫瘤引起的血尿多是無痛性的。

除了常見的紅色尿,尿液過黃多見於肝膽疾病引起的黃疸;溶血反應造成紅細胞破壞會引起血紅蛋白尿,表現為棕褐色;而乳糜尿和嚴重的尿路系統感染會引起尿液發白或呈牛奶樣。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喜歡就點個贊吧!


汪醫生小課堂


我教大家通過小便發現身體疾病的簡單實用方法。全文配有大量圖片,大約閱讀需要3-5分鐘,就可學會從小便發現身體的疾病。

小便是腎臟將體內的有毒有害物質排除體外的一種方法。每天,我們都會小便,觀察小便的情況,可以發現身體上的一些毛病。

1. 先看小便次數

正常人一天小便次數白天4-6次,夜間0-2次。

如果小便增多,這就是大家聽到的尿頻。

夜間尿頻,多說明前列腺有問題,比如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

如果是尿頻,還伴有尿痛,那有可能是尿道出現了感染。

如果是尿頻,還伴有血尿,但是卻無痛,一定要警惕膀胱的腫瘤。


(前列腺肥大是困擾很多老年男性的疾病,主要的表現就是夜尿頻多,晚上就想上廁所,伴有排尿困難。)


2. 尿量。

正常人24小時的尿量是1000-2000ml,一瓶可樂是750ml,就是大約2-3瓶可樂的量。

如果尿量增多,可以見於糖尿病(糖尿病的經典表現“多飲多尿”),甲亢,尿崩症。


尿崩症是由於大腦中的垂體、下丘腦病變,導致抗利尿激素減少造成的尿量劇增,你看,我們從小便還能知道大腦是不是出了問題。

尿崩症的患者,一天甚至可以小便20000ml。

24小時的尿量少於400ml被稱為少尿,少於100ml被稱為無尿。在臨床上,醫生是非常害怕這兩種情況的,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直接反映了腎臟功能的好壞程度,一旦出現這兩種情況,說明腎臟的功能受到了嚴重影響。

造成無尿的原因有:心臟功能不行了,各種原因導致的血功能不全,就是我們常常聽人說的心衰,可以導致尿量減少,患者的水留在身體內,就表現出浮腫,少尿。

各類腎臟疾病導致的腎功能不全,尤其是在腎衰竭晚期,少尿、無尿。我一個朋友的爺爺當時就是少尿,但是他們沒有重視,最後疾病進一步發展,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尿毒症了。

還有前列腺肥大、結石、泌尿系統腫瘤也可以導致少尿。

3. 尿的顏色

正常尿液顏色:無色透明或微黃


血尿:是最常見的症狀,可以是鮮血樣,也可以是洗肉水樣。98%的血尿都是由於泌尿系統的原因導致,比如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腫瘤。另外有2%是全身系統疾病導致,比如白血病、血友病、高血壓等等。

前面也已經提到,無痛性的血尿一定要堤防膀胱癌,尤其是老年人。

(醬油色尿,顏色非常深)

醬油色尿:如果在運動後出現這種顏色很深的尿,並且伴有肌肉的痠痛,一定要警惕一種致命的疾病,橫紋肌溶解症。

(杭州某27歲程序員因為健身過度進了醫院,醫生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

膽紅素尿 :說明肝膽有問題,導致尿中膽紅素增高

(左側為膽紅素尿,顏色深紅,右側為正常尿。可見這兩種黃是不一樣的黃。)


4. 膿尿 正常的尿液是不含細菌的。當泌尿系統遭到細菌感染後,出現膿尿。比如腎臟、膀胱的細菌感染、結核等。尿液白色渾濁,雲霧狀。

(左側為正常尿液,可以清楚的看見是透明的。右側為膿尿,渾濁,不透明,有白色的懸浮物。)


5. 乳糜尿 較為少見,主要見於絲蟲感染,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寄生蟲病。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衛生水平的上升,已經較為難見。

(淋巴液或者脂肪進入尿液中,可出現乳糜尿,完全就是奶白色!除了絲蟲病,骨折之後大量脂肪進入血液也可以造成乳糜尿)

(絲蟲病,常見的症狀就是橡皮腿,很嚇人,網上有更嚇人的圖片,如果大家有興趣請自行查閱)

6. 氣味 小便正常有氨水味。有機磷中毒(服用了農藥)後尿液有大蒜味。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嚴重形式)患者尿液是爛蘋果味。

苯丙酮尿症患者尿液有鼠臭味。這是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如果小孩的尿液有異味,一定要小心。

謝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討論、補充。

我相信大家看完這篇答案之後,已經學會了如何從尿液判別身體的狀況。

人體探索者,一群醫生組成的健康答主,為大家帶來靠譜的醫學知識。


人體探索者


  正常人一般情況下,尿的成分是95%的水加5%的代謝物,正常的小便是淺黃色透明的,尿裡面有一種叫尿膽紅素的東西是有顏色的,顏色的深淺跟膽紅素的濃度有關。水喝的多,就把色素稀釋了,看上去是無色的,其實還是有顏色的,水喝的少,或者憋尿,腎對水的重吸收就讓尿濃縮了,尿液就黃一些。

  膽紅素濾過人體消化系統後,諸多器官會將其分解,但並未完全分解掉,最終這些色素到達腎臟並變成尿膽素,所以尿液便呈現黃色。如果尿液清澈,表明這些物質被稀釋掉,體內水合作用充足。如果尿液呈亮黃色,可能表明飲食中的維生素B及胡蘿蔔素過量。如果尿液呈棕黃色或深黃色,可能意味著身體脫水,因為身體缺水時體內膽紅素水平更高。如果尿液中帶有血絲,可能與劇烈運動及吃稀釋血液的藥物有關,也可能與膀胱癌、腎結石及尿路感染等相關。乳白色小便常見於絲蟲病、腹腔腫瘤、結合壓迫腎周圍淋巴管等。乳糜尿應與尿內磷酸鹽和碳酸鹽的灰白色相鑑別。後者多見於兒童,寒冷的天氣易發生,系正常現象,必要時可作化驗檢查。淡紅色或棕紅色尿液可能存在血尿,每升尿內含血量超過1毫升,即可出現淡紅色,稱為肉眼血尿。常見於腎臟疾病(結核、結石及炎症等),也可見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血友病等。

  總之,健康尿液的顏色是越清越好。讓尿液變清需要多喝水,如果一天堅持喝8杯水,你的尿液應該呈現健康的顏色。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早上的“第一泡尿”若沒有這4個表現,恭喜很健康

對於許多女性朋友來說,婦科上的疾病是令她們非常懼怕的,一旦患上有關疾病,不僅生活上受到了影響,還沒有了自己的隱私。因此,在女性的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有哪些可以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呢?

小便,是一個很好的觀察對象,女性可以通過觀察它的色澤、清澈度、味道來注意身體的變化。總的來說,早晨起來的首次小便代表著很多現象,大致有四類不同的變化,女性牢記在心,不忘觀察,身體潛藏的疾病一定會被扼殺在細胞裡。

第一種現象:尿液中帶有血絲。對於身體的任何一個器官,只要出現了血絲,或者是出血,那麼便預示著身體出了問題,需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當你小便時,發現了血絲,說明你的重要女性器官有了一定程度的炎症,導致了出血的狀況,陰道炎也是有可能的。

第二種現象:在小便時感到疼痛。人體對疼痛的感知異常敏感,因為身體遍佈的神經非常之多,一旦有一絲不適,人們都可以察覺。這種感知疼痛的方式讓我們知道了危險,想要驅使我們遠離。人們小便原本是一個舒服的過程,疼痛阻礙了這道程序,是不是說明了有問題呢?是的!疼痛表明你的子宮出現了問題,很大可能上是子宮內膜的問題,如果不及時去醫院檢查,可能導致內膜變得厚重,最後造成不可挽回的身體損失。

第三種現象:小便時的尿液出現渾濁。經過了一個晚上的身體代謝,人的體內積聚了許多不需要的廢物,我們通過小便可以排出。而一旦出現了渾濁的現象,便代表體內的廢物過多,身體的健康狀況值得注意了。在排洩的過程中,如果聞到了奇怪的味道,這也是需要去注意的一點,不能不在意。

第四種現象:不順暢。作為人重要的輸出方式,小便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儀式,我們通過這道程序,給身體帶來了解放,讓一天的精神都非常飽滿。如果出現了小便不順暢的感覺,其中的糟糕體驗一定不言而喻。你的子宮在某一方面可能受到了壓迫,神經細胞受到牽制,因此排尿不舒服。作為女性,生活上需要注意的東西有很多,但我們不能忘記,只有對自己認真負責,才可以享受開心的生活。


孫醫生課堂


對於尿液,正常人的尿液因含有各種色素而呈淡黃色,尿的顏色隨尿稀釋程度而改變,就是說飲水多顏色就淡,飲水少、出汗多顏色就深。新排出的尿多清澈透明,放置後可出現少量絮狀沉澱(系由少量上皮細胞、粘蛋白或鹽類結晶所組成)。

經常有患者說:我的尿又黃又有味兒,化驗結果只是尿比重高,其它正常,我告訴她,黃是因為尿液濃,有味是尿臊味。如果尿量少而又尿色淺,預示腎功能不良,比如,尿毒症病人的尿可能像白水,無色無味。  門診經常有患者來就診,說尿色發紅,而化驗尿常規鏡下沒有紅細胞,潛血有加號,那是血紅蛋白尿,一定要進一步檢查。如果既有潛血,也有鏡下大量紅細胞, 那是血尿。血尿的原因很多,原發腎臟疾病,泌尿繫結石、感染、腫瘤、藥物、血液病、血管性疾病、泌尿系鄰近器官疾病、先天性疾病等等。

如果排出的尿在便池裡形成了很多泡泡,很快就消失破滅了,那是水泡;如果半天也不消失,嚴 重時像啤酒沫,那就有可能是蛋白尿了。那麼,蛋白尿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是原發性腎臟疾病,現在某些繼發性腎病開始呈現出高發的了,比如糖尿病腎病,高血 壓腎病,尿酸(或稱痛風)性腎病,還有肥胖相關性腎病也是近幾年常見的疾病。近日,有一個20歲、體重250斤的胖小夥兒,由母親陪伴來體檢,結果尿化驗 蛋白+3。

建議,如果尿液顏色微深,需要增加飲水量。每日液體攝入量宜在30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和預防腎結石,促使尿酸排出體外。腎功能不全者,應在嚴密觀察下進行液體補充。 另外,注意供給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蔬菜和水果富含維C,能促進組織內尿酸鹽的溶解和清除。而含鹼的食物(如蘇打餅乾、加鹼饅頭、鹼性礦泉水等)有助於製造鹼性環境,促使組織內鬱積的尿酸鹽溶解排出。

注作者信息:內蒙古營養健康促進會 副會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員 王思露


王思露營養師


尿的顏色

正常尿液顏色:無色透明或微黃

血尿:是最常見的症狀,可以是鮮血樣,也可以是洗肉水樣。98%的血尿都是由於泌尿系統的原因導致,比如泌尿系統感染、結石、腫瘤。另外有2%是全身系統疾病導致,比如白血病、血友病、高血壓等等。

醬油色尿:如果在運動後出現這種顏色很深的尿,並且伴有肌肉的痠痛,一定要警惕一種致命的疾病,橫紋肌溶解症。

膽紅素尿 :說明肝膽有問題,導致尿中膽紅素增高

膿尿 正常的尿液是不含細菌的。當泌尿系統遭到細菌感染後,出現膿尿。比如腎臟、膀胱的細菌感染、結核等。尿液白色渾濁,雲霧狀。

乳糜尿 較為少見,主要見於絲蟲感染,這是一種很嚴重的寄生蟲病。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衛生水平的上升,已經較為難見。


柏雀醫雲


如果您在廁所中痛痛快快地放鬆自己之後,看到馬桶裡面是紅色的,那麼,這就非常有必要去醫院檢查一番了。紅色尿液可能是因為尿液中的血跡,或者有泌尿系統的感染、前列腺問題、腎臟疾病、腫瘤或者其他症狀。

但如果近期吃了不少的甜菜、藍莓或可食用大黃,則完全可能出現這種現象。

人的尿液顏色可以反映很多健康問題。最基本的是,它能告訴你是否需要喝水,比如顏色偏黃,雖然在這一問題上,大多數人都依靠口渴來提示他們是否需要喝水了。

但其他一些健康狀況也會影響尿液的顏色。

當我們的身體處理食物並從我們身體的幾大系統中清除毒素時,我們會排除尿液中的礦物質和化學物質。基於身體水分的多少,會根據小便中毒素的濃度讓小便變得更深或更淺。

作為國外相當知名的梅奧診所,它解釋道,很多藥物會讓人的小便變得色彩斑斕,生動活潑。各種健康狀況也會有同樣的效果。

克利夫蘭診所分析了一些對尿液顏色的潛在影響,如下圖所示。

但需要記住的是,很多尿液上的變化可能太微小,僅從馬桶裡觀察並不能得到準確的結論。這也是為什麼體檢時每個人會發一個小塑料杯子,並要求用杯子收集尿液。當然,端過去會讓人相當尷尬。

通常情況下,如果根據這張圖或其他途徑注意到自己的任何健康問題,都要及時諮詢醫生。


——大話精神,一個專注精神心理疾病的平臺。

大話精神


大家一般都認為,小便是人體排出的“垃圾”,其實不然,它也是檢測健康狀況的“晴雨表”。當我們的身體出現某些病變時,小便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

一、小便的顏色

1、正常小便顏色

正常的小便應該是淡黃、透亮的,不會有沉澱、渾濁的現象。

但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尿液的顏色,比如飲水量、體溫的變化以及食物、藥物的作用。

喝水多或者冬天汗少尿多時,小便色清;喝水少、出汗多或者夏季汗多尿少時,小便色黃,以上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

2、異常小便顏色

①呈紅色:說明尿中可能存在超量的紅細胞,也稱“血尿”,多是由腎病、結石、前列腺炎、膀胱腫瘤等引起。如果出現劇烈的腰痛,同時伴有血尿,多半是結石引起,如腎結石、輸尿管結石等。

②呈醬油色:是由於尿中紅血球被大量破壞所致,也可能是急性腎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及溶血性黃疸等。

③呈白色:好像牛奶一樣,有時混有白色凝塊或血液,說明尿中有乳糜,源自絲蟲病或腎、淋巴管堵塞。

④尿液發黃:黃連素、維生素B等藥物會引起尿液變黃。但如果沒有吃藥,尿色很黃且持續半個月以上,就要提高警惕。尿色太黃,往往預示著肝膽疾病,如肝炎、膽結石、膽道阻塞、梗阻性黃疸等疾病。

⑤尿液中有較多泡沫:尿液含有一些有機物質(葡萄糖)和無機物質(礦物鹽),使尿液張力改變而出現一些泡沫。正常情況下,尿液形成氣泡較少。當小便中出現較多泡沫時,往往可能提示著肝腎疾病、糖尿病、膀胱疾病、泌尿系統感染等。

二、小便的氣味

1、小便若長時間放置,尿素可分解出氨臭味

2、若新鮮的尿液即出現氨味,見於慢性膀胱炎、尿瀦留

3、小便帶有蒜臭味,可見於有機磷中毒。

4、小便呈爛蘋果味,可見於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

5、小便有鼠臭味,可見於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多見於兒童,是一種常見的氨基酸代謝病,由於苯丙氨酸代謝途徑中的酶缺陷,使得苯丙氨酸不能轉變成為酪氨酸,導致苯丙氨酸及其酮酸蓄積,並從尿中大量排出。

三、小便的量

1、正常尿量

成人在一般情況下,排尿量約為1000一2000ml/24h。尿量可受飲水、氣溫、出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而略有不同。

2、異常尿量

①尿量過多:如24h尿量超過2500ml則稱為多尿。

可見於飲水過多、使用利尿劑或者某些藥物影響。病理情況下可見於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間質腎炎、慢性腎衰早期、急性腎衰多尿期等。

②尿量過少:若24h尿量低於400ml則為少尿;低於100ml/24h或12h無尿液排出則稱為無尿。多見於各種有效血容量減少而引起的腎小球濾過率不足、各種腎臟實質性改變、尿路梗阻、排尿功能障礙等。

四、小便的頻次

1、正常情況

正常的小便的頻次大約為白天3-5次,夜間0-1次。排尿次數亦可受飲水、氣溫、出汗、年齡等因素的影響。

2、異常情況

①如果不是飲水過多造成的排尿次數超過8次,就叫做尿頻。小便次數增加,每次尿量減少,有可能是膀胱儲尿功能下降。如果尿頻的同時,還伴有尿急、尿痛等不適,應警惕是否患上泌尿系統感染。

②整天無尿解出或排尿次數很少,可能提示腎臟功能衰竭、膀胱頸以下梗阻性病變、神經受損或者膀胱平滑肌和括約肌病變等。

③排尿時間變長、連續性不好。男性排尿時間明顯變長,連續性不好,有滴滴答答的感覺,排尿困難,尿無力,中老年男性夜尿次數增加等症狀,有可能是患上了前列腺疾病。

④老年人小便次數增多,甚至無法控制,特別是女性,可能是因身體虧虛導致控制力下降所致。

Tips

在日常生活中若發現小便不正常,如果不能除開食物、藥物等因素的影響,建議大家及時前往醫院向醫生進行諮詢或就診。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附一 陳其華 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湖南醫聊


健康的顏色就是淡黃色、透明的,不大有什麼味道。但有些食物吃過後會讓尿液有味道。比如有些人吃蘆筍,尿液會有奇怪的臭味,但這只是暫時的,不表示你有病。過6~12個小時以後就不會再有問題。

如果尿液顏色很深,有可能是喝水不夠,喝的水分都被身體吸收了,因此就要補充水分。如果尿液色深,偏向茶色或淡粉紅色,就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血尿的情況。癌症、結石、腎炎、發炎都可能造成尿有血。這些就要做深入的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