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直接喝井水,萬一不小心喝進螞蝗會怎麼樣?

老梁話三農


實話給你說,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吃的水都是自己家的井水,喝涼水在農村太司空見慣了,可是從來沒有聽說誰喝水把螞蝗喝進了肚子,也沒有聽說誰在醫院看病看出肚子裡有螞蝗,所以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有些杞人憂天了,因為螞蝗是不會生活在井水裡面的,我們怎麼會在喝水的時候喝進螞蝗呢?只能說題主對螞蝗的生活習性一點都不瞭解。



〔螞蝗的生活習性〕

螞蝗幾乎在我國全國都有分佈,在我國就有100多個品種,螞蝗喜歡生活在湖泊、水坑、池塘、河流、稻田地、溝渠、汙穢水塘等富含有機質的淡水水域裡,螞蝗以吸食動物的血和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昆蟲等,冬天它們也進行冬眠,有的會吸附在青蛙身上,一方面是青蛙可以找到可以冬眠的水域,另一方面螞蝗可以吸食青蛙的血液。


〔被螞蝗叮咬怎麼辦〕

小時候經常會在河溝裡撈魚的時候撈到螞蝗,有時候也會被螞蝗叮住,那時候的方法就是用鞋底子拍吸在大腿上的螞蝗,也有用火燒的,因為傷口會出血,所以我們小孩子都比較怕這種東西,特別是它軟綿綿的還有粘液,那種感覺讓人一想頭皮都有發炸。近些年才知道這螞蝗不僅是一種中藥材,而且還挺貴呢,只是現在野生的螞蝗已經不多了,也有人看準商機進行人工養殖螞蝗。其實如果不小心被螞蝗叮了,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如果螞蝗吸飽了就會自己放鬆吸盤脫落下去,我們可以在傷口塗碘酒就可以了;發現螞蝗正叮在皮膚上,千萬不要用手去拽,可以輕輕拍打,也可以在螞蝗身上撒鹽、塗酒精或者醋,這樣螞蝗的吸盤就會鬆開,我們處理一下傷口就可以了。


〔為什麼井水裡面不會有螞蝗〕

我們都知道,農村的水井都是很深的,井必須打到地下水位才會出水,而地下水都是在地下沙、石裡滲出來的,水質清澈,並沒有有機質和腐殖質,沒有浮游動物和昆蟲,也沒有青蛙和魚,這樣的環境根本不會有螞蝗生存;還有就是螞蝗也不會生存在地下的沙石裡,在我們打井的時候再活過來吧。所以說,井水裡面根本不會有螞蝗。

總之,我們喝的井水根本不可能有螞蝗的存在,所以大可不必擔心在喝水的時候把螞蝗喝進肚子裡,不過為了殺滅井水裡面的細菌,我們還是把井水燒開再喝是最好的。


草原話三農


說到螞蝗,我很小的時候聽過一個傳說。

古時侯有個叫小武的村民,喝水時不小心喝進了螞蝗。他不知自己喝進了螞蝗,每天還是照樣白天干活,晚上睡覺。時間久了,小武的喉嚨有些異樣,好像有什麼蟲子在裡面活動。他儘管懷疑,卻也不是太在意。只是,他覺得自已越來越瘦,幹活也越來越沒力氣。有一天,小武和人吵架,吵著吵著打起來了。和他吵架的人伸手往他的臉上打了一巴掌,沒想到卻把他的頭打掉了,圍觀的人看見他的脖子上爬著許多螞蝗。

這只是個傳說,不可能是真的。80年代以前,我們這個三百人口的村子,還沒有一個人挖井。大家都到村子前面的兩口井裡挑水回家喝。那時候,每天早晨或傍晚,男女老少,大人小孩人人一對木桶走一百多米到村前的井裡排隊挑水,挑回放進大水缺裡。夏天放學回來口渴了,直接用水瓢舀水渴。村裡人都這樣直接喝水也沒聽說誰喝進了螞蝗。

98年,我家在房子前面的空地上挖了一口井。從此我們不用走一百多米去挑水了。可是,有一天我母親說她好像喝井水喝進了螞蝗,老是覺得喉嚨裡有螞蝗爬動。我和弟弟都不相信,也帶她去醫院做了檢查,什麼也沒查岀。母親自已什麼方法都試過,喝很燙的開水,喝鹽水,甚至喝過少量的石灰水。都沒有用,還是有螞蝗在喉嚨裡活動。我們都以為她腦子有問題,胡思亂想。後來有人說喝新鮮羊血,治螞蝗有用。我們幫她找來新鮮的,喝了後過一段時間,母親說好了。我也不清楚是不是喝羊血起了作用,還是根本就沒有螞蝗。

現在的農村,很多村子都裝了自來水,水變乾淨了。即使是井水,也很少有人像以那樣直接喝,都是把井水燒開了再喝。總之,平時儘量少喝生水,真要喝時要觀察一下有沒有螞蝗和其它蟲子,避免不必要的麻煥。


繁華規定


螞蝗是一種看起來非常噁心的軟體動物。也許現在很多人都沒有見過,但是小時候在農村老家,一到夏秋天,我們經常被螞蝗叮咬,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咬到了。用螞蝗在吸血的過程中會釋放一種類似麻藥的物質,能夠麻痺人的感覺。



小時候夏天下田踩草,上山放牛挖藥材,在有水的田裡,河溝邊都經常會出現螞蝗。它們最喜歡尋找人的腳踝部位吸血。我小時候被螞蝗咬完之後,父親會用他的菸灰按在我的傷口止血。另外用火柴或火機將螞蟥燒死,因為它不容易死。

井水裡有螞蝗嗎?

其實螞蝗對於生存環境有一定的要求,但溫度太低的時候,它們會進入休眠狀態。根據生物學的研究螞蝗,適宜的溫度是15~25度左右。而我們知道井水是比較涼的,其溫度一般在零度到10度之間。即使是夏天的時候,井水溫度也不會太高。

所以,螞蝗在水井裡生存的空間不大。他們更容易出現在一些自然的水田裡,小河溝或山中有水的草地裡。

不小心將螞蝗喝進肚子裡怎麼辦?

正常情況下,不會有人將螞蟥喝進肚子了。畢竟成長期的螞蝗,肉眼可見,它不是一個很小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不會被人誤食。

小時候我們在山上放牛的時候,口渴了直接趴在山泉水裡牛飲。這種情況下有可能會喝進去一些螞蝗卵。但是其實也不需要太過擔心,因為人體裡有胃酸幫助消化,而螞蟥卵在酸性環境中根本無法存活。所以即使麻煩了,喝進肚子裡也不會孵化出螞蝗來。

井水中就更不可能。因為前面已經提到過井水的溫度比較低,本來也不太適合螞蝗在其中生存,產卵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即使在野外的時候不小心誤食了螞蝗卵,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更多的是心理作用大於實際影響。


止茶


記得小時候在河邊洗澡,那個時候的螞蟥特別多,只要從河裡一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查看身上是否有螞蟥,如果有的話就要拿著拖鞋使勁的拍打螞蟥,才能把它給拿掉,因為螞蟥一旦吸附到人的身上的話,用手捏是捏不掉的,因此只能用拖鞋拍打它才會自己出來。



要是說到農村的井水,其實農村井水裡的螞蟥特別少,一般喝井水很少有人會把螞蟥一塊喝進去,但是我們農村的老人也說過有人喝在河裡洗澡的時候不小心把螞蟥喝到嘴裡了,當時就覺得嘴裡有東西,沒有來得及吐出來就嚥進去了。


大家也不用擔心,現在這個人還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出現什麼因為不小心吞服螞蟥而感到不適,那麼我就把這個人的方法給大家說一下,大家也可以參考。

螞蟥

螞蟥有一個統稱的名字叫“水蛭”這種無脊椎的軟體動物,體長可以達到3到14釐米,喜歡生長在河裡,水稻田裡,還有沼澤裡都可以看到螞蟥的身影。



其實螞蟥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動物,螞蟥的價值也是應用到咱們得日常生活當中的,螞蟥以吸水中其它動物的血以及水中細小微生物生存。


螞蟥其實也會冬眠,一般在北方天氣氣溫10度以下的話,這些螞蟥就會很少出沒,因為它們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在水底的泥土裡,只有氣溫達到10度以上的時候它們才會游出水面。

如果喝水不小心把螞蟥喝到肚子裡怎麼辦

就像剛才我所講到的我們村的一位不小心吞服螞蟥事,首先你不能驚慌要冷靜不要著急,因為我們的胃有一定的酸性,會把螞蟥慢慢的溶解。



還有就是可以參考我們村這位朋友的放法,他當時回家就在廚房裡找出食用鹽,然後再準備一碗清水,取適量的食用鹽放到盛滿清水的碗中進行攪拌均勻,然後喝下就可以,切記不要多放,就咱們平常吃的鹽量就可以。


因為螞蟥最怕鹽,因此這個時候你喝下鹽水,可以把螞蟥快速的送到胃裡分泌酸性溶解消化螞蟥。

綜上所述:

因此要麼在農村喝生水或者井水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況發生,那麼剛才給我到講的大家也可以參考。


紀錄鄉土


建行漸遠從小一直在農村生活,記得那個時候,從井裡打出來的水都是涼涼的,根本不會等到燒開以後再喝,回到家,從水缸裡舀出一瓢,直接咕咚咕咚地喝進肚子裡。有時候在野外幹活,渴了的時候,會找一“泉眼”,對著水坑一次性喝個夠。即使是在河邊,渴急了也會捧起河水喝上幾口。

不過那時候,農村孩子肚子裡有蟲子,那是常有的現象,與喝生水及不衛生的生活習慣有關。所以那時候的農村小孩子經常會吃一種“寶塔”牌尖兒糖,用來藥蟲。記得那時候,小孩子們吃了尖兒糖以後,在大便的時候,會隨著大便拉出一些長長的蛔蟲,有的還沒有完全被藥死,拉出來以後還會活動呢。可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個小孩子拉出螞蝗的呢。

螞蝗在我們膠東農村稱它為螞屌,是一種以吸食動物的血液為食的軟體動物。記得那時候水庫、池塘、河流中,這種動物很是常見。並且大人們一再叮囑,到河裡玩耍的時候,不要被螞蝗叮咬,一旦附在身上,就會鑽進人體內,聽起來就很“恐怖”。如果是不慎被螞蝗附在身上,可不要去拽,那樣只會扯斷它的身體,只有用鞋底拍打。所以那時候,小孩子們如果在河裡洗澡後,上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相互看一下小夥伴的身上是不是附有螞蝗,有的話就得趕緊拍打下來。

農村的吃水井都是深挖的地下水,井水的溫度偏低,而螞蝗在低於10°的時候就會進入休眠狀態,所以井水的溫度並不適合螞蝗生長。而螞蝗最適宜生存的水溫是10—35℃,高於32°的時候,螞蝗食慾開始減退,活動量逐漸減少。照此推斷,即使是不小心喝水的時候將螞蝗喝入體內,人體37°左右的溫度也不適合螞蝗生存,何況胃內的胃酸也會將其消化殆盡。

我們平日裡喝水的時候,都會看一眼水內有沒有雜物,即使是水中含有螞蝗的卵蟲,喝入人體內也不會孵化出來,因為螞蝗卵蟲的最佳孵化溫度應在20℃ ~23 ℃ 之間,高於或低於這個溫度,都不利於螞蝗的卵蟲孵化,這一點大可放心。

綜上所述,農村人一般不會將螞蝗喝到肚子裡,即使是不小心喝進去,也不必驚慌,如果感到不適,可立即去醫院就醫,以免耽誤治療。


建行漸遠


記得小時候在河邊洗澡,那個時候的螞蟥特別多,只要從河裡一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查看身上是否有螞蟥,如果有的話就要拿著拖鞋使勁的拍打螞蟥,才能把它給拿掉,因為螞蟥一旦吸附到人的身上的話,用手捏是捏不掉的,因此只能用拖鞋拍打它才會自己出來。

要是說到農村的井水,其實農村井水裡的螞蟥特別少,一般喝井水很少有人會把螞蟥一塊喝進去,但是我們農村的老人也說過有人喝在河裡洗澡的時候不小心把螞蟥喝到嘴裡了,當時就覺得嘴裡有東西,沒有來得及吐出來就嚥進去了。

大家也不用擔心,現在這個人還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這麼多年了也沒有出現什麼因為不小心吞服螞蟥而感到不適,那麼我就把這個人的方法給大家說一下,大家也可以參考。

螞蟥

螞蟥有一個統稱的名字叫“水蛭”這種無脊椎的軟體動物,體長可以達到3到14釐米,喜歡生長在河裡,水稻田裡,還有沼澤裡都可以看到螞蟥的身影。

其實螞蟥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動物,螞蟥的價值也是應用到咱們得日常生活當中的,螞蟥以吸水中其它動物的血以及水中細小微生物生存。

螞蟥其實也會冬眠,一般在北方天氣氣溫10度以下的話,這些螞蟥就會很少出沒,因為它們這個時候一般都會在水底的泥土裡,只有氣溫達到10度以上的時候它們才會游出水面。

如果喝水不小心把螞蟥喝到肚子裡怎麼辦

就像剛才我所講到的我們村的一位不小心吞服螞蟥事,首先你不能驚慌要冷靜不要著急,因為我們的胃有一定的酸性,會把螞蟥慢慢的溶解。

還有就是可以參考我們村這位朋友的放法,他當時回家就在廚房裡找出食用鹽,然後再準備一碗清水,取適量的食用鹽放到盛滿清水的碗中進行攪拌均勻,然後喝下就可以,切記不要多放,就咱們平常吃的鹽量就可以。

因為螞蟥最怕鹽,因此這個時候你喝下鹽水,可以把螞蟥快速的送到胃裡分泌酸性溶解消化螞蟥。

綜上所述:

因此要麼在農村喝生水或者井水的時候一定要多加註意,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況發生,那麼剛才給我到講的大家也可以參考。




鄉村小曹影視分享




說實話,在農村喝井水見怪不怪的了。以前我家就有水井,我爸媽每次幹活回來後都是抽水井裡的水上來就直接喝了。井水很涼,喝的時候渾身都舒服多了。在以前我們那裡的老一輩人都喝過井水,而且是直接喝的,也沒出現什麼問題。

我小時候在田裡插秧就經常看到螞蝗了,還不少呢。除此之外,在河流、湖泊等地方也有。但要說在井裡有螞蝗,我還真沒見過。農村挖的水井一般是不靠近田邊、湖泊、河流的,而且我們挖的水井都是很深的,可以說是地下水了。從那裡出來的水,是沒有螞蝗的,除非是露天的水井,有人放進了。



就像提問的那種,喝井水喝進了螞蝗怎麼辦?螞蝗是吸血的,那肯定是對人的身體有傷害了。要怎樣做我也不懂,最好的方法是去醫院檢查了。我記得以前我外婆村一個男孩去河裡游泳,有螞蝗從屁股鑽進去了。他們把雞蛋煮熟後剝皮,然後放到屁股那裡把螞蝗吸引出來,他們說是螞蝗聞到香味就出來了。那時候很多人都說這件事,我也不知道這個方法有沒有效。



總之,我覺得現在喝水還是先把水燒開了再喝。雖說以前直接喝井水,也不見得人們身體有什麼,但我覺得還是以安全起見,燒開了,殺菌之後再喝也不遲。現在農村家裡有冰箱了,很多人都是將涼開水放到冰箱,做工回來就可以喝到涼涼的水了。不過現在水井也少見了,很多都封起來了。都是自來水了,想喝也難了。


壯鄉小美


這個題目有點意思,一看就知道小編沒在農村生活過,有笑點!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那時候家裡窮,父母天不亮就趕到生產隊出工,晚上披著滿天星月疲憊的回家,我們一群野孩子聚一起撒歡的野,沒大人管著,玩得那叫一個嗨喲!夏天一到,村裡的溝溝渠渠,小河池溏裡都有我們這些野孩子的身影,有時候悲劇在嘻戲中發生,每年都要溺亡一兩個孩子,當夜晚降臨,村裡的一些農戶家裡就會傳出小孩嘶心裂肺的哀嚎,間或大人的呵斥聲,人們都知道,這是各家大人在責打自家孩子,也是間接的給失去小孩家庭的交代。

為了生計,大人們還要沒日沒夜的勞作,也沒精力管著我們,當我們身上的青淤漸漸消去,早把大人的警告忘掉腦後,又邀聚一夥去水裡嘻鬧。其實,那時的我們還小,對死亡沒怎麼恐懼,加上那個時候小孩子真是多,一家都有四,五個小孩,所以悲傷是短暫的,痛苦很快就會被忘記。

我們這群孩子下河捉泥湫,鱔魚,上岸逮蟬,偷瓜果,那叫一個爽!不過,也有怕的東西,那就是在溝渠水塘裡有很多螞蟥,有時出水的時候身上巴著幾條或十幾條,每條螞蟥都園鼓鼓的,一把扯下來那個地方就流很多血,因為它吸血是不會疼的,所以身上巴著很多都不知道,聽說一個玩伴被螞蟥鑽進了屁眼裡去了,很嚇人的。

為了避開螞蟥,我們專找螞蟥少的水域,哪裡能下水玩,哪裡又不能,我們心裡有譜,溝渠池塘,小河水田裡都有螞蟥,只是多或少,水井裡絕對沒有螞蟥,當然,我們是不會下到井裡去玩的,因為你下去了就上來不了。


青山綠水農耕情


以前在農村井水算是最乾淨衛生的水了!我從小就是喝著村裡那口古井的水長大的,那口古井養育了村裡幾代人,從沒聽說過誰喝進螞蟥的。小時候放牛或者幹活口渴時都去那裡打水喝,井水清澈、甘甜、涼爽,清涼解渴,至今都很懷念……後來村裡都安裝上了自來水,可是村裡人都喝不慣那味,感覺自來水渾濁並且有很濃的消毒水味。所以直得現在村裡人依然到那口古井打水喝。從沒見過螞蟥的蹤影,也沒聽說過村民因喝了井水而得病的。

如果你認為農村遍地是螞蟥那是你根本沒在農村呆過。在農村一般是在池塘、河裡,水田裡才有螞蟥的影子。特別是那些常年積水的稻田才是螞蟥的地盤。雖在農村長大但是很怕螞蟥的。記得小時候跟媽媽去田裡插秧時 ,常在田裡被螞蟥追著跑,有時不小心會被咬到,滑溜溜的半天都扯不掉,嚇得我嘩嘩大哭!這時媽媽往手上吐吐口水 ,用力一扯螞蟥就掉下來了!後來我就很少下田了 ,因為我一看見螞蟥就嚇得全身發抖。現在想想都頭皮發麻……


暮雪雲熙


因為螞蝗的醜陋、吸血和強生命力,受過螞蝗叮咬的人對螞蝗非常害怕,甚至談起螞蝗就精神緊張。螞蝗有豐富的感覺器,各種不同類型的單眼、感覺突、乳突遍佈全體,所以只要它的生存環境裡有可吸血的人或者其他動物活動,它會飛快地游過來,輕輕地吸附在人體上進行吸血。受到螞蝗吸血的人因為精神緊張,往往會產生一些誤解,比如誤以為螞蝗鑽進了身體裡,會在身體裡進行繁殖。也有的人認為農村人不講究飲水衛生,喝水能夠把螞蝗喝進嘴裡嚥進肚裡,因此產生精神緊張。

井水一般不會有螞蝗

其實,農村人飲用井水,一般是不會喝進螞蝗的,因為螞蝗多生在河溝庫塘等地表水裡,不會生長在井水這樣的地下水裡,除非井水與河水連通受到地表水汙染。螞蝗一般夏季暖和時繁殖,而夏季井水非常涼,所以不適合螞蝗生長和繁殖。因此,喝井水是不必擔心喝進螞蝗的。

螞蝗進入人體胃部以後會自動死亡

但是,農村人確實有時候不講究飲水衛生,勞作時出汗太多,太過乾渴,河溝水也喝,水庫水也喝,甚至路旁雨水灣的水也喝,喝水時確實肉眼就能看到紅色的小蟲子在水裡活動,但照樣也能喝下去。但是,農村人因飲水喝進體內又在體內生長的蟲子,都是人體寄生蟲,才會在人的腸道中生存。所以,農村吃蟲子藥打蟲子,往往會藥下這些寄生蟲。但是,螞蝗如果算做寄生蟲的話,也不會在人體的腸道內寄生,只要進入胃部,經過胃酸和胃蠕動,螞蝗肯定會死亡,再經過消化吸收,排出體外,不會對人產生什麼危害。因為螞蝗不會適應人體的胃部和腸道的環境。

螞蝗確實可以在人體某些部位存活。

前面說過,如果不小心喝進螞蝗,螞蝗進入胃部以後會自動死亡。但是,一些內襲性螞蝗會利用人或動物喝生水之機進入人或動物體內,它沒有進入人或動物的胃部,而是寄生在呼吸道或消化道粘膜上,所以不會不胃酸殺死,通常情況下,這些螞蝗可以在人的口腔、鼻腔、女姓陰道中寄生存活,可引起局部炎症、囊腫或出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所肚子疼,蘭溪市橫溪鎮有個5歲的鄭姓小男孩,在小溪裡喝了生水,當時發現喝進一條小蟲,想吐卻吐不出來。第二天他的鼻腔出現輕微痛癢,伴有輕度流鼻血癥狀。十幾天後症狀嚴重,發現有蟲子頭部探出鼻孔,嚇得趕快告訴父母。父母聽後馬上將其帶至浦江縣人民醫院。醫院五官科用負壓吸引器從其鼻腔吸出一條長約13釐米的螞蝗。由於螞蝗在人體中有一個可大量吸血的環境,所以在人體內迅速長大。由於螞蝗唾液有麻醉和抗凝血作用,在它吸血時,人往往沒有感覺。螞蝗雖和蚊子臭蟲一樣吸血,但基本上不會傳播傳染病,古代醫學上常用螞蝗吸食病者淤血,稱為“醫用蛭”。但是,鑽進人體口腔鼻腔的螞蝗如果不及時取出,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螞蝗一般不會通過皮膚鑽在人體。

有些人經常在水中被螞蝗叮咬,一時候遇到螞蝗叮咬時精神過於緊張,就會做出緊急而猛烈反擊,沒有經驗的人會一把將其拽下,但是因為螞蝗的吸盤有很強的吸附能力,螞蝗在沒做出反應將吸盤松弛時會被人拽下撕斷,留下的吸盤牢牢地吸附在人體上,會給人造成螞蝗的一半鑽入人體內的假象。其實留下的只是帶有肛門的後吸盤,並沒有咬齧皮膚的能力。

螞蝗吸血後一般會自動鬆開,不會進入人體。

人遇到被螞蝗吸附,只需輕拍或彈撥就可以使它脫離。如果因沒有經驗而拉扯導致吸還吸在身上,可用肥皂液、濃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吸盤處,讓其自行脫落,然後壓迫傷口止血即可。為防止皮膚感染,可用碘酒塗搽傷口。

其實,螞蝗是一味很好的藥材,現在螞蝗養殖可獲得很好的效益,人沒有必要對螞蝗那麼害怕和痛恨。 螞蟥本身不是寄生生物,不會完全鑽進體內,通過口腔進入體的,只要進入胃部就會自動死亡。但部分螞蝗在進入口腔後可能不進入胃部,會在口腔鼻腔內存活,也有的人會在水中活動時遇到螞蝗鑽進屁眼和陰道等情況,這些都應該及時就醫,將其取出,因為螞蝗在這些環境內可以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