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你還會選擇換工作嗎?疫情經濟下,給職場新人的就業建議

2020年各行業飽受到疫情短期衝擊,不少人格外關心就業市場情況。如何理性看待疫情之下對相關行業影響及就業問題?無論是職場新人的你,還是久經職場的你,或者都免不了會捲入這一場一觸即發的疫情經濟下的就業潮流中。

一、第一類首當其衝影響的行業的就業情況及建議:

分析:疫情期間的各種防控措施,導致許多正常的居民消費需求(吃喝玩樂)受到了抑制,直接打擊第一季度第三行業經濟收入水平,包括交通運輸業、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旅遊行業、美容行業、社會服務業、地產行業等。

從企業角度考慮:

1.企業普遍短期內的收益和業務量減少,有可能勸退富餘員工,短期內不會進行擴招,後期招聘以精兵強將和補缺為主

2.現金流不足的企業隨時有可能面臨關停倒閉及拖欠工資等風險。

就業建議:

1.降低心理預期:受到疫情影響企業同等崗位的上半年薪資待遇可能比2019年同期稍微下降,因此在上半年尋找新崗位的求職者,建議儘量降低心理預期。

2.齊心協力:無論是在職還是即將入職的員工,與企業渡過最艱難的時期,隨著疫情消失,被抑制的群眾消費需求會被釋放出來,相信備受影響的行業會很快復甦,保護遠期的樂觀心態尤為重要。

3.假如不幸被勸退,儘量爭取留下,如企業經營實在困難無法營生,與企業協商一致解除勞動關係,趕緊另謀崗位。

2020年,你還會選擇換工作嗎?疫情經濟下,給職場新人的就業建議

二、 接著受到影響的是第二行業就業情況及建議

分析:假如第三行業就業人員收入降低或者失業人數上升,收入下降致購買力不足,第二行業會很快受到影響,製造業(玩具、傢俱、日用品、各類材料等)和工業(建築),可能導致大批工廠工人失業或者企業崗位短期內空缺減少。除了醫療物資相關企業生產崗位受到疫情影響催生非正常強烈需求,但是隨著疫情過去,崗位需求一樣會逐漸傾於緩和。

從企業角度考慮:

1.為了抵禦第三行業引發的經濟衝擊,可能短期不會進行大幅度員工薪資調整;

2.受到春節延長假期和復工延長等因素影響,可能部分異地務工無法及時到崗甚至不返回,企業會根據上半年的業務情況和到崗情況,再決定招聘計劃。

就業建議:

1.在崗的從業人員,儘量保持觀望狀態,不要在上半年輕易跳槽,除非企業倒閉、裁員或者尋找到更加穩定的平臺和發展機會。

2.如果您是即將進入的從業者,請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未來企業會面臨著一定的衝擊,優先考慮規模實力有保障的企業。

2020年,你還會選擇換工作嗎?疫情經濟下,給職場新人的就業建議

三、 最後受到影響的是第一行業就業情況及建議

第一行業:農林牧漁,短期內對於農業受到的衝擊不大

從企業角度考慮:受到疫情影響,農副產品短期內被慌張的人民大眾一搶而光,導致需求一下子上升,家禽類企業被要求停業消毒一段時間,可能會導致其他代替品需求增加,短期內可能要繼續招聘生產工人滿足不斷膨脹的消費需求。

就業建議:在崗的從業人員和即將進入行業的從業者,嚴格把關生產質量環節,紮紮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關於是否適合跳槽以及擇業的行業選擇,建議如下:

1.是否適合跳槽,因人而異:

1.在職的小夥伴,上半年儘量保持觀望,跳槽需慎重,尤其是喜歡裸辭的小夥伴(土豪除外);

2.離職的小夥伴,上半年儘量降低心理預期,以先就業生存為主,畢竟企業正在度過比較艱難的階段,如果自身條件比較好的求職者,可以優先考慮有一定實力的企業,;

還有一種,等待被挖的精英,基本不受到影響,依然到處吃香。

2.行業選擇:

1.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儘量避開受衝擊較大的行業(交通運輸業、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旅遊行業、美容行業、社會服務業、地產行業);如無法避開,在衝擊行業裡選擇實力穩定公司;如果願意選擇創業型或者小型公司,請做好心理準備,甘苦與共。

2.對於在行業內沉澱很久的從業人員來說,不要輕易離開一個沉澱很久的行業,經得起行業沉浮考驗,歷練如何面對困境和難關,殺不死你的終會讓你變得強大起來。

在經濟困難的時候,總會有企業賺到錢,在經濟好的時候,總是會有企業倒閉。

在就業環境不好的時候,總會有人找到新機會;在就業環境差的時候,總會有人面臨失業。

疫情經濟下,想辦法讓自己成為精兵強將,身懷絕技,不甘落後,你是很難失業的!


2020年,你還會選擇換工作嗎?疫情經濟下,給職場新人的就業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