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藏品未來將作如何處理?

視天下i


我最初接觸收藏並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純粹的為了圓兒時的收藏夢。小的時候就喜歡收集奇奇怪怪的東西,七八歲的時候跟小夥伴去河裡抓螃蟹,一個比我大兩歲的孩子抓到一隻碗口大的螃蟹(一般只有茶杯大),讓我感到很神奇。於是被那個大孩子的忽悠下,偷偷從家裡拿了五塊錢買了下來。那時候父母一個月工資加起來都才九十多,後來被大人發現,我和那個大孩子都被各自父母狠狠揍了一頓。



初中時也收集過火花、煙標、糖紙、郵票,成年後看到別人家裡收藏的老物件就很想摸摸看看,很羨慕那些能把一個物件的來歷、歷史背景說得頭頭是道的人,覺得這些人的知識都很淵博,於是我就想通過玩收藏豐富自己的知識,這是我玩收藏的另一個動機。

源於這兩個動機,就註定我玩收藏會跟那些投資的和撿漏發大財的方式不一樣。雖然也有一段時間有點膨脹,買了一堆“國寶”,但很快就冷靜下來,繼續從普貨玩起,注重各個時期標本器的收集,從而掌握各個時期不同物品的鏽色、包漿、做工、紋飾、經濟、人文、歷史背景等等方面的知識。


正是這種注重學習和研究的收藏方式,導致我的藏品比較多樣化和系統化,不太注重市場價值。比如我收藏青銅器基本上精美的整器不多,基本上都是殘片和品相不好的標本器。錢幣也是儘量系統的收藏各個時期的品種,不會集中收藏珍品。

所以,我的藏品學習價值可能會大於市場價值,似乎對於主流收藏觀來說有點“本末倒置”,但我從來不後悔我的對收藏的態度,因為我在收藏過程中得到了我想要的快樂,達到了我最初的目地。

至於這些破銅爛鐵以後怎麼處理,我覺得以後如果收徒弟搞培訓,用來教學是十分合適的,也沒想過以後開店去賣掉,因為我的目標是做收藏文化傳播,幫助大家正確的認識收藏,搭建國內專業的鑑定和交易平臺,讓更多的人手裡的藏品良性的流動起來,著書立說分享收藏經驗,這才是一個收藏人的最終目的。

另外就是我之前想過搞博物館,但是目前手裡的藏品的數量還不足以辦一個博物館,再說也沒啥能讓人驚豔的寶貝,所以,這個計劃也只能無限推後。如果有一天,我的藏品足以讓我辦一個博物館,我一定會向收藏界前輩學習,把我的東西毫無保留的拿出來獻醜。


風雲說收藏


我告訴你們一個小故事,小學開始我很喜歡集郵和收藏古錢幣,但古錢幣同學都沒給過我,郵票就不一樣了,我人緣好,很多同學都送郵要給我,所以我收藏了3萬多枚郵票,我不懂價格,也不去哪看價格,某天,有個男同學要追一女同學,那女同學喜歡集郵,男同學就來問我討要郵票,我隨手給了他一本,估計那本集郵冊不少一千張。2000年,我開書店,經常接觸學生,那時候學生的集郵熱很高,問我有沒郵票,我說有啊,有好多,從解放初期到現在,學生說我們叫同學來你這買。我說不好吧,玩的東西。學生說,沒事,我來幫你賣。我想了下,為了書店人氣旺,那行吧。於是乎,每天來我店裡挑郵票的人一下子多過了買書的人……我的郵票都是2毛,3毛,5毛,1塊……最高就5塊,到2001年基本被學生挑走,剩下幾十張我也看不順眼了,直接丟垃圾筒……從此再沒看過郵票


從今到古13


我喜歡收藏只是個人愛好。

最早是煙標,大多是和同齡孩子換,也會向抽菸的大人那裡要,不知不覺攢了幾百張感覺好有成就感。

上中學時有個去臺灣的同學帶回來很多郵票,那精美的圖案深深吸引了我,瞬間迷上了集郵,還餓著肚子拿零花錢買了好多,現在想想真想抽自己兩耳光,要是用那些錢買我最愛吃的米花糖那能買多少啊!現在郵票還在,很精美但不值錢,純作欣賞!

長大後喜歡和田玉的溫潤,奇石的鬼府神功,連環畫的寓教於樂,童趣盎然。

碰到同好就一起交流探論,賣不了也能自已欣賞把玩。自得其牙,自在其中










民星集結號


二十多年前在古玩地攤市埸結交了一位老芷家(當時有60多歲)一生末婚也無後代。家裡除有幅父毌同框的遺像外就是一屋子的古玩文物收芷品。該人很有學問能識青銅器銘文,談起中華上下六七千年曆史頭頭是道滔淊不絕一生的積儲都買了古玩,古玩成了他唯一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靈魂也是他唯一的愛人。每逢星期六,日在古玩市埸必有他的身影。十年前他因病走了。而他一屋的古玩芷品就被他的不懂古玩知識的兄弟瓜分了。而他從中又得到了什麼呢?僅僅是暫時的保管和精神上的愉悅,這就是一個古玩收芷爰好者的短暫的人生。在中華六七千年的文化歷史中人來時空空,走時也是空空。



老柳86979436


我致力於收藏二十多年,藏品種類繁多,涉及到:陶器、瓷器、銀器、玉器、瑪瑙、奇石、古錢幣、紅色藏品、民俗物件等等。

在收藏的同時,更注重於探索、研究,然後記錄一下心得體會,閒時,邀三五成群的同好,煮酒、品茶,分享收藏的樂趣。

收藏,是一個費時又費錢的嗜好,隨便一個藏品動輒都是幾百塊錢上千塊錢的,天天這樣,年年如此,花在購買收藏品上錢,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只進不出的收藏路,註定是無法長遠走下去的。

所以,一直以來,我都是採取以藏養藏的方針,遇到好的就賣,感覺不好了就賣,循序漸進,不用為購買藏品的資金而發愁,藏品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

以後條件允許的話,開設一個博物館,讓更多人都來認識古董,熟悉歷史,分享收藏的快樂。






行走盧氏


搞收藏的人有很多,有土豪收藏、也有平民收藏,有高檔次藏品收藏、也有一般藏品收藏。但多數是平民大眾收藏,我也是其中一員。收藏人的藏品比較雜,既有瓷器類、青銅類,也有古幣類、玉器類,既有角雕類、壽石田黃類,也有文房類、字畫類。投入較大,入不敷出。有心想保存傳承中華文明的實物,但又受限於資金束縛。現在只有適當銷售一部分,保存一部分,以銷養藏才是當前的生存方式。關健是收藏容易出手難,上當受騙多。當前有些拍賣公司收取前期費用後,是否拍出賣出沒有把握,網上拍賣成交較少。期望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古玩行業,清理忽悠騙局亂象,增強交易誠信度,為中國古代文化傳承奠定基礎,促進古玩市場健康發展!











雲歌視線


以下是鴻璐的一些淺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收藏這件事兒歷史悠久,並且這兩年熱度也是與日俱增,可以這麼說喜歡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真正愛收藏、瞭解收藏的人卻並未增加,有可能這波人減少了也說不定!如今喜歡收藏的玩家的核心比較不同,他們將收藏這件事兒看做了一種投資,那麼這些藏品未來又會何去何從呢?


何為收藏

收藏很火,那麼收藏到底是個啥?很多人也說不清楚!現如今無論是個人理解還是媒體引導收藏這件事兒都跟錢有著密切的關係,其實這種說法也並沒有什麼問題,收藏這件事兒自打有了那一天就財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簡單的一點就是哪件值得收藏的物件最開始都不可能是白來的即便不是用錢購入也是以物換物等價交換,但是錢並非收藏的核心,收藏這件事兒其實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兒,正因為收藏的存在許多古代具有文化底蘊和藝術傳承的物件都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能讓後代人欣賞它當時的文化背景和藝術造詣這些東西都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

也正因為這些非物質文化的重要性收藏的藏品才會有極高的價值,所以說收藏與金錢的關係是有前因後果的,因為市場的物件包含文化、藝術傳承才使得其價值連城!而如今的宣傳和引導將收藏的後果盲目的誇張,卻將文化、藝術傳承的大前提弱化,這也就導致了許多夢想著一夜暴富的玩家盲目入場最後被忽悠的片甲不留的一個華核心原因!收藏簡單時候就是“盛世收,亂世藏”但是這件事兒的核心是收藏者對於藝術文化的熱愛而並非對於價值的盲目追求!


藏品未來又將魂歸何處

如今收藏市場可謂是極其龐大,門類眾多、文化傳承複雜!收藏這件事兒擁有這悠久的歷史,冗長的歷史賦予了收藏市場完整的體系和縝密的交易思路同時明目張膽的製假販假,走不完的套中套、局中局也伴隨著收藏市場的發展流傳了下來!所以如今的收藏界的藏品可謂是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它們最終的歸宿又都在哪裡呢?藏品總起其實就兩種,一種是真貨另一種是假貨,這兩種類型可謂是涵蓋了所有藏品的品類,那麼它們的歸宿自然就天差地別了!先說真貨,對於收藏界的真貨來說能留在手裡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因為收藏市場本就真少假多,再加上“撈真”需要玩家對於歷史的熟悉和自身眼力的獨到!

傳家寶姑且不談但凡是入手的真貨靠玩家真本事佔一半另一半可能就是運氣了,這樣的藏品收藏者必定視為珍寶,珍藏傳世是絕大多數的選擇,為什麼不賣呢?這個原因也很尷尬,入手的機緣加上自身的喜愛讓這類藏品出手呈現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可能這個物件並不值錢但是玩家入手劇情坎坷價格並未達到心裡價位,加上又是難得的真貨自然也就成為了保持傳世的佳品!那些真東西出售的急用錢、傳家輕鬆得來這類情況比較居多!其次就是假貨,這類藏品讓收藏者多尷尬就不說了,尤其是所謂的傳家寶再是假貨那就是尷尬加上尷尬,這類藏品的歸宿貌似只有繼續讓它流傳下去這一條路,但是也有收藏家將這些假貨轉手的,畢竟收藏這件事兒還是考驗玩家眼力的,你看對了沒人會告訴你這東西是真是假!


結語

藏品真的也好假的也罷,無論是入手還是傳承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這個藏品背後的故事,很多玩家一味渴望著一夜暴富,忽略了收藏核心的魅力,這也註定了這樣的收藏者在收藏的道路上不會快樂!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最多隻能被家人傳承。因為很少有知道自己死還囑咐一番的。我想在快不行的時候把它郵寄給我的一個愛人。我心裡的愛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就是我活著時候喜歡的玩物有玉器手串瓷器木雕字畫扇骨金銀首飾各種珠寶。不一定值錢。




琥珀玔巛


還沒到想以後怎麼處理手中的收藏品時候,有人出合適價也可轉讓,既然你是收藏者,自己喜歡就好。

元青花玉壺春瓶及其釉體中蘇料的鐵鏽斑和年代久遠形成的絮狀白斑。








楠楠易劍


自己留著玩,以後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