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努爾哈赤終於在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建立八旗制度,也正式為後金的建立打下基礎,並於次年正式建立後金,可是為什麼他的兒子皇太極繼位之後,為什麼要改國號為“清”和族名為“滿洲”呢?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稱汗登基,而他的兒子皇太極,因為略通文采加之屢建戰功,被任命為正白旗旗主,後封皇太極為和碩貝勒,與代善、阿敏和莽古爾泰合稱為“四大貝勒”,四人按月輪流值事,處理事務。

後金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寧遠大敗,最終戰死,而皇太極也被推選為大汗,正式繼承汗位。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皇太極繼位之後,內部的“四大貝勒”之間有些爭鬥,一直到天聰九年(1635年),才正式清除其他三大貝勒的阻礙,而這時的皇太極發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分別是:一、後金統治區域,漢人以及一些民族,對後金的統治充滿排斥;二、就是寧遠大敗至今,對於明朝的作戰不是很順利。

因為皇太極受到漢化程度比較深,他要求行政制度都是按照《大明會典》執行的,並且在天聰三年(1629年),還特意開設文館,專門翻譯經典的漢書籍,並開始記錄國事和討論的國政,開始在女真、蒙古、漢族三族中選取秀才,並進行封賞和重用,並且可以免除服兵役和勞役的特權。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就在皇太極一切都在讓女真族開始學習漢族文化的時候,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正式提出要廢除舊有的族號“諸申”(即女真)的想法,而此時已經完全掌權的皇太極想法雖然有一些人反對,但並沒有阻止其實施,於是皇太極正式宣佈定族號為“滿洲”。

滿洲來意:女真以前稱之為“珠申”,漢意為“奴隸”之意,有損一個統治民族的聲譽,皇太極這一支是“女真諸申”,皇太極認為不得體,於是訪問諸族老人,得知舊名有一稱呼——“滿洲”,源於傳說中的“九夷”之一的“滿飾”(滿節)演變而來,於是正式定為“滿洲”。

皇太極曾說過:“中原漢人對歷史上的金朝,始終痛恨,如今我們的族名,很容易引起漢族人民的痛恨,從而使我們統治中原來說極其不利,只有更改族號才會消除漢民的戒心。”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改完族號之後的皇太極,開始對國號下手,天聰十年(1636年),皇太極正式將國號由“大金”為“大清”,從而正式建立王朝,當上了皇帝。

那皇太極改國號和族號有什麼意義呢?

皇太極完全是結合當時民情和封建統治者迷信,才決定改國號和族號的。

一、當時漢族對於女真和金朝侍中痛恨,容易聯想起宋朝時期的女真族建立的大金,所以漢人排斥女真,排斥大金,更排斥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權。

二、你會發現皇太極改的國號和族號都帶有三點水偏旁,其實是因為朱明王朝屬火,而之前的“金”,正好犯了相剋“火克金”的忌諱了,這點在當時是非常忌諱的,所以這個深得大臣同意。

皇太極,為什麼改國號為“大清”和族號“滿洲”?

皇太極更改國號和族號,才有了“清朝”和“滿族”的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