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黃連口服液”之後,別搶“益生菌”

“益生菌就要斷貨,一個微信號限購兩盒”,近期一些微商不斷在朋友圈吆喝著。這種飢餓營銷,也是因為疫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1月27日發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提及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參與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方案相關內容。2月5日,第五版診療方案再次提及腸道微生物調節劑可用於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其他治療措施。

微生態調節劑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進微生物生長的物質製成的活性微生物製劑,其中益生菌是重要的一種類型。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益生菌是否具有防治功效?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謝黎煒博士和謝新強博士。

“双黄连口服液”之后,别抢“益生菌”
“双黄连口服液”之后,别抢“益生菌”

肺炎為何會影響腸道?

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採訪時多次提到,此次疫情的危重症病人多有腸道菌群紊亂情況,易引起細菌繼發感染,甚至導致死亡,並再次肯定微生態製劑對防治疫情的助力作用,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減少細菌繼發感染。

在李蘭娟院士肯定了微生態製劑的作用後,國內已經有多家藥企發佈捐贈微生態調節劑作為抗疫物資的消息。

溫州第十例治癒患者小潘在出院後接受採訪,他展示了醫生開了兩種藥,一種是治療咳嗽的藥。另一種是調節腸道微生態的藥,便是益生菌。這也說明益生菌已經應用到抗“疫”療程中。

說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人們通常會認為這是肺部及呼吸道的疾病,為何也會影響到腸道?

謝黎煒博士是廣東微生物研究所和廣東省科學院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腸道微生態與健康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

謝黎煒告訴記者,人體是複合系統,每個器官會相互溝通,相互聯繫,當肺部出現疾病,腸道也會間接的受到影響。

“腸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主要分為細菌、真菌、病毒,細菌中又分為益生菌與致病菌。“謝黎煒表示,人體在健康狀態時,腸道中益生菌和致病菌處在相對平衡狀態,益生菌抑制致病菌,才能維持機體處在健康狀態。

腸道益生菌本身卻極其脆弱,人體所攝入的食物,藥物都會對其造成影響。健康人的腸道微生物的復原能力強。然而,當人體患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時,機體會出現發熱、寒顫等強烈免疫反應症狀,打破了腸道微生態的平衡狀態。大量致病菌從沉睡中甦醒,由此誘發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狀。

益生菌則附著在腸道上皮細胞上,起到保護機體的作用。“當患上感染性疾病時,腸道上皮細胞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出現損傷,致病菌很容易進入體內。”謝黎煒說。

謝新強也是省科學院和省微生物研究所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主要從事益生菌和微生物次級代謝及酶學研究。

謝新強表示,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發病機理來看,該病毒可通過刺突蛋白與人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 (ACE2)結合,進而侵入人體細胞引發感染,目前研究發現該ACE2蛋白不僅在肺部表達,也在腸道上皮細胞有所表達。

謝新強表示,雖然目前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新型冠狀病毒能夠侵襲腸道上皮細胞,但是目前在一些已發病的病人中伴有明顯的腹瀉症狀,並且已經能在一些確診病人糞便中檢測出病毒,這說明存在新型冠狀病毒入侵腸道上皮細胞的可能性,也暗示新型冠狀病毒有可能通過糞口傳播,應引起足夠重視。

益生菌是否真的有用?

在朋友圈中,已經有微商正在蹭“疫情”的熱度,對益生菌進行推銷。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看到,有微商聲稱“國家首次發文證實,益生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具有重要作用”,並吆喝大家趕緊下手搶兩盒,不然下一秒就沒貨。

“双黄连口服液”之后,别抢“益生菌”

謝黎煒說,微生態製劑,特定指的是由益生菌單獨發酵,經過特定不同配比、混合之後形成的凍乾粉。這類益生菌是-30℃條件下所製作而成的凍乾粉,其生物活性更加穩定,保質期時間也更長。相比而言,酸奶等食品中的益生菌活性在存儲和運輸過程中存在不斷衰減的情況,其保質期相對較短。

益生菌到底有沒有效果呢?謝黎煒介紹說,目前在國家食品安全目錄裡,人體可使用的微生態製劑大約有35種。“三聯菌和四聯菌比較常見,主要成分是雙歧桿菌、加氏乳桿菌、糞球杆菌、嗜酸乳桿菌等等。市面上銷售的益生菌可在一定程度上調控腸道菌群的平衡,降低腸道的炎症反應,輔助性增加病人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疫情當前,網絡上除了討論益生菌,還有人討論益生元,甚至有人詢問,益生菌和益生元哪個更好。

謝黎煒說,益生元是給益生菌提供“食物”,益生元能夠被腸道內有益細菌分解吸收,促進有益細菌生長繁殖。“人體缺了哪些益生菌,便需要補充相應的益生菌,益生元則能讓補充的益生菌和已有的益生菌生長的更好。”

他表示,傳統的益生元定義是一種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也被稱作膳食纖維),通過選擇性的刺激一種或少數種菌落中的細菌的生長與活性而對宿主產生有益的影響從而改善宿主健康,廣泛存在於我們每日食用的食物當中,其中包括低聚糖、低聚果糖、菊粉等。在我們食用的蔬菜、水果和粗糧可以找到很多膳食纖維,例如:香蕉、韭菜、大蒜、萵筍、洋蔥等蔬菜水果含有0.3-15%不等的低聚果糖。“直接來自食物的益生元是最天然的,也是最好的, 因此吃新鮮水果要比吃水果乾更好。”

大量搶購益生菌不可取

謝黎煒認為,國內的益生菌市場目前還亟待規範,因為各地飲食不同,不同人群的腸道益生菌呈現不同的特點,這意味著消費者所購買的益生菌對自己不一定會有效果。“廣東喝湯且飲食清淡,廣東人腸道益生菌不可能與重慶人一樣,但是現在廠家生產的益生菌是覆蓋全國,缺乏針對性,因此需要更加嚴謹的臨床測試。”

“所以不建議大量搶購益生菌。”謝黎煒說,疫情還未過去,大家減少了戶外運動,免疫力不免會下降,但還是可以嘗試一些家中鍛鍊的方式。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規律的飲食、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保持平穩的心態。

“双黄连口服液”之后,别抢“益生菌”

因為長期開展長壽老人的腸道微生物研究,並針對一些疾病進行了益生菌功能的深入研究,謝新強表示益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但是益生菌不能當藥吃,只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尤其是在人生病時,腸道菌群已經紊亂,非針對性的服用大量益生菌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紊亂。”謝新強告訴記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龍錕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龍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