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州市應急局:“唐僧式”執法人員 防控一線“念念碎”

“‘外省車本地人開’和‘本地車外省人開’這兩項有什區別?” 鹿巨曉和S204洋河崖卡口的一線防控人員仔細討論研究工作任務要求,看到小鹿這麼“較真兒”研究的勁頭,同志們調侃他說:“不愧是應急局幹執法的啊!”

青島膠州市應急局:“唐僧式”執法人員 防控一線“念念碎”

鹿巨曉是膠州市應急管理局一名年輕黨員,也是一名危化品行業的一線執法人員。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就愛“較真兒”,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每一條安全隱患的整改一定要符合規範,要有理有據,叫企業心服口服。”現在,改到了疫情防控一線上工作,他這個“較真兒”的習慣也是絲毫不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膠州市應急管理局積極響應、主動請纓,以“厲兵秣馬,枕戈待旦”的精神狀態迎接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第一時間組建了以黨員幹部為骨幹的突擊隊,奔赴全市21個“疫情防控點”。鹿巨曉積極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膠州先鋒”防控疫情突擊隊。

青島膠州市應急局:“唐僧式”執法人員 防控一線“念念碎”

“您好,請停車出示身份證接受檢查”、“請檢測體溫,謝謝您的配合”卡點的工作單一重複,這是小鹿工作中說的最多的幾句話,這簡單的術語每天要重複幾百遍;為提高檢查效率,他剛跟前一輛車說完要快步移到下一輛車,前後10餘米的距離,每天要走上萬步。即使來回不停走動、即使全副武裝也擋不住空曠的田野吹來的寒風,沒一會兒功夫手、臉凍紅了,腳凍麻了,眼鏡一直都是霧濛濛的。“顧不上了,已經習慣了。”小鹿說。他所在的洋河崖卡點是省道的兩市交界處,車流量較大,大型運輸車輛較多,外來車輛、外來人員進出頻繁,情況較為複雜。為應對複雜情況,小鹿認真研究等具體原則並熟記於心。

每天,鹿巨曉早早的就來到卡點,第一時間向帶班組長報到接收一天的工作任務,詳細瞭解工作要求。如果有新要求、新規則他會仔細研究並熟記,生怕對規則把握不準給過往車輛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青島膠州市應急局:“唐僧式”執法人員 防控一線“念念碎”

原本暢通無阻的省道,卻要排隊等候檢查;原本隨意進出的城市,卻不能自由進入。這種情況之下,難免會遇到不理解的群眾,這時,鹿巨曉總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耐心,開啟“唐僧式”念念碎,向群眾解答規則制定的來龍去脈,以及如果沒有這些規則措施,一旦發生疫情蔓延不可控的情形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直到群眾理解,自覺接受登記和體溫檢測。由於工作有耐心,說服的“刺頭兒”多,小鹿又獲得了“唐僧”的稱號,“我看著群眾不是被疫情嚇聽話的,是被你煩的聽不下去了才聽話的。”面對戰友們的調侃,小鹿說:“工作習慣嘛!”

說起平日的工作,小鹿平時主要負責全市的化工企業、涉氨製冷企業和煙花爆竹企業的日常監管及執法檢查,對每家企業檢查記錄中的隱患歸類分析,找出常規問題、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並針對不同問題採取不同的措施管理。在執法的過程中,應急人練就一張“婆婆嘴”是基本功,講清楚說明白,才能讓一線的安全工作人員入腦入心。

青島膠州市應急局:“唐僧式”執法人員 防控一線“念念碎”

用研究法律法規條款的認真仔細來研究防控政策,用執法時候練就的“唐僧式”講解習慣給群眾普及疫情防控觀念。做好防控一線的宣導工作,就是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就是更高效的開展防抗工作。

疫情面前,沒有誰是英雄,你我也都是英雄。無論是連續夜間應急值班的工作線,還是服務於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企業開復工的工作線;無論是默默付出的後勤保障和宣傳工作線,還是冒寒值勤的膠州先鋒突擊隊工作線……膠州市應急人在不同的崗位握成一個拳頭,共同抗“疫”,共同守責。

(通訊員 趙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