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者】科協抗疫人日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科協充分發揮群團組織橋樑紐帶作用,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廣大科協幹部職工積極響應號召,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充分展現了新時代科協人的奉獻與擔當。即日起,“科協改革進行時”推出“記錄者”欄目,忠實記錄他們在抗疫一線的真實故事,敬請關注!如果您也是科協人或者您身邊有科協人,歡迎提筆將自己或他們的抗疫故事告訴我們!

1月29日(初五)

早上10點多正和兒子在家裡玩鬧,手機微信提示音響了,是縣政府工作群的信息,一種異樣的預感油然而起,果然群裡發佈縣委縣政府聯合通知,要求明天全縣所有縣級領導全部到崗到位。我停止了與孩子的玩鬧,對一旁的妻子輕輕說了聲,我要回縣了。妻子怔了怔,默默開始幫我收拾起東西來。雖然國務院辦公廳已經發布了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公告,我心裡卻時刻準備著接到縣裡返崗的通知,只是沒想到來得這樣快、這樣急。之前就做好自駕車回縣計劃,開車得8個多小時,剩下準備的時間也不多了。

行李收拾得很快,與家人的離別卻是那樣的難以割捨。春節這幾天與兩歲多兒子的朝夕相處,他終於明白了之前在手機裡經常視頻看見的爸爸,也是家裡最緊密的成員之一。春節這些天,和普通家庭父子一樣,每天都可以把兒子高高舉起逗得他咯咯直笑,每晚給他講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伴著入眠,只是這樣的時間總是過得太快。

中午吃飯時,兒子還是那樣沒心沒肺的撒歡,大家儘量裝作和往常一樣輕鬆,卻也壓不住那股淡淡離別的情緒。家裡只剩下幾個之前防霧霾沒用完的口罩,我執意只肯拿走兩個,因為我知道我走了後,母親和妻子每天要照看好2歲的兒子,是一件十分操心和頭疼的事情,家裡外出買菜等事情自然全落在我父親身上了,他比我更需要防護病毒。

下午三點開車出發回縣,一路上車輛十分稀少,大多數時間高速路上就剩我這一輛車在飛馳,中途去趟加油站,剛下服務區,就見幾位大叔用桌椅把路擋著,示意我搖下車窗測量體溫,雖然有點麻煩,卻讓我多了幾分安全感,至少在服務區感染的幾率又少了些。加油時,工作人員自然都戴上了口罩,另一個細節再次讓我感受到與以往的不同,工作人員示意我自己把加油卡插入加油機上,以往的時候,都是他們把卡接過去插入機器。我明白,這是因為新聞剛剛公佈人際接觸也有感染病毒的風險,每一個人都在密切關注著疫情防控的最新變化。晚上8點多,車載藍牙接入手機來電,原來蘇青書記打電話關心我的近況,得知我正在返回縣裡的路上,再三叮囑我自己多注意,並讓我抵達縣城後給他回電話報平安。

一路上的良好路況,也讓我不由思緒萬千,自己也有點後悔幹嘛不跟縣裡主要領導請個假,強調下個人困難,申請晚幾天回縣,或許暫時一段時間都不用回縣裡了,這樣還能多陪幾天家人,在疫情緊要關頭,多為家裡盡一份自己的責任。轉念又想,疫情當前,84歲的院士掛帥出征,衝在疫情防控最前線;身患漸凍症的院長,在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在爭分奪秒搶救病人;74歲的拾荒者拿出所有積蓄想幫助武漢…….自己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必須不忘初心,始終忠於人民,隨著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在這十萬火急的時刻,自己可能做不了太大的貢獻,但至少能與全縣人民共同進退,就算疫情更加嚴重,我也應該是隔離在自己的工作崗位。

晚上11點左右,車輛下高速緩緩駛入縣城,以往呼嘯而過的大貨車全不見了蹤影,縣道很多地方沒有燈,路也有些不好走,但是黑暗中這種熟悉顛簸感讓我很踏實,一年多的扶貧經歷,不知不覺已經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我回家了。

1月30日(初六)

早上起床,我在政府工作群裡主動報告了自己的情況,春節期間未與疫區人群接觸,在國家發佈疫情防控公告後,一直沒出家門,昨晚一路自駕車抵縣,身體無異常。幾分鐘後,縣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打電話進來,一句春節問候後,半玩笑的責問我道,你怎麼回縣了,你應該悄悄提前給我打個電話啊,這種情況你就不用來了,在家陪陪家人多好。我只能苦笑道,我嚴格按照縣裡要求回縣。於是,今後一段時間,我將按照相關規定,在10平米的宿舍開始自我隔離。人不能外出,電話可以溝通,我拿起手機,翻開縣衛體局、應急管理局、人民醫院以及我包聯行政村相關負責人的電話,逐一撥打過去了解情況。

1個小時後,全縣疫情防控的大體情況也基本摸清了,目前,全縣未發現確診或疑似病例。從疫情一公佈,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領導,抓住重點人群,細化工作舉措,對疫情早期至今未外出人員,把防控政策、防控措施、防控知識的宣傳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強力推進,在廣大群眾中開展無縫隙、大密度、高頻次宣傳;對近期外來人員,特別是對武漢及其它疫區人員有接觸的返鄉人員,切實抓好核、防、控、治、管等各環節工作,目前外來人群重點監控共計200餘人,推行“五包一”工作機制,即一名鄉級包村幹部、一名村(組)幹部、一名醫生、一名幹警、一名黨員,實現網格化管理,每天兩次的體溫測量,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同時,全縣各交通要道、村口共計設置400餘個體溫檢測點,配備專崗專責執勤人員24小時檢控。

當前縣裡最主要困難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主要是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縣各醫院、衛生所的N95醫用口罩、防護服等物資平時儲備就不多,突發疫情使得縣醫院庫存迅速告急,既無法向上級部門申請劃撥,也沒有渠道緊急採購。在各防疫關口,全縣共計有10餘個體溫槍可用,大多數關口配備的還是水銀體溫計,在疫情檢控上存在交叉感染的風險;除了N95醫用口罩,全縣一次性防護口罩也有很大缺口,在各檢測點,很多工作人員把一次性防護口罩重複使用好幾天,還出現個別人員因為沒有替換口罩,直接沒帶口罩上崗。縣級醫院沒有配備病毒檢測試劑,對於發熱病人的樣本檢測需要報送到市定點醫院處理,在檢測時效上有很大隱患,一旦發現確診病例,周邊人群已被傳染。

雖然被隔離在宿舍,我還是迅速確定今後幾天隔離期間的主要事情,一方面,主動電話聯繫中國科協各事業單位和全國學會,努力爭取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支援,積極行動起來,為了打贏這場全民戰“疫”去努力。另一方面抓住這個隔離的機會,認真重溫《黨章》、《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學習資料,把這幾天的隔離轉換成一次政治理論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靜下來,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思考國家。

根據縣裡防疫物資的需求,我請縣政府給中國科協扶貧辦緊急去函爭取支援,又給中國防癆協會、中華醫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中國科技館發展基金會等單位挨個電話聯繫,請求支援。與此同時,也與自己身邊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聯繫,多種渠道同時求援。我知道,在這重大疫情面前,全國都緊缺防疫物資,我不想與湖北各重災區去爭奪有限的資源,但是,我在現在的崗位上,有義務、有責任為全縣18萬人民的平安去發聲、去爭取一些資源,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截至2月6日,陸續收到一些好消息,某廠家答應,N95醫用口罩過幾天有貨後,將優先提供一批供縣疾控中心採購。自己出錢購買捐贈縣醫院的500個N90醫用防護口罩,目前已經從廠家快遞發出。轉發給嵐縣各中小學校長的中國數字科技館在線學習課程,經轉發後受到廣大家長和學生的喜愛。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的防疫系列掛圖和科普宣傳摺頁也即將發往縣裡。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記錄人:中國科技館人力資源部副主任,現掛職山西呂梁嵐縣副縣長。)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期待您的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