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飛機如何防範新冠病毒?專家建議:洗手

在暴發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如何進行航空旅行?美媒給出如下建議:洗手!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月4日刊登記者斯科特·麥卡特尼的文章稱,健康專家說,在全球健康危機中航空旅行,你能採取的最佳防護措施與預防流感、普通感冒和其他病毒的方法相同,就是經常洗手和使用抗病毒洗手液。

文章稱,儘管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關注大多聚焦於旅行者,但乘坐飛機面臨的風險並不會大於跟可能患病者密切接觸的其他場合——地鐵、電影院和雜貨店排隊。

文章還稱,但乘飛機確實會讓你與人發生密切接觸,而且研究結果表明,旅行者患病的風險更高。一項研究認為,乘飛機時患上普通感冒的風險會增加20%。

文章指出,2009年進行的追蹤甲型H1N1流感在航班上傳播的研究結果發現,2%的乘客在飛行期間感染了這種流感,5%的人在降落後一週內發病。經濟艙乘客如果坐在飛行中出現症狀者的兩排座位之內,感染風險增加3.6%。任何方向的兩個座位之內都是熱點區域,該區域的乘客飛行後患病風險增至7.7%。

另一項研究模擬了經濟艙和頭等艙的風險,結論顯而易見:如果周圍的人較少,暴露的幾率就會降低。如果航班客滿,頭等艙感染的幾率小於經濟艙。但如果頭等艙客滿而經濟艙沒有,那麼感染的幾率就可能正好相反。

文章稱,冠狀病毒是一種呼吸道病毒,據認為是通過咳嗽和噴嚏排出的飛沫傳播。對其他病毒的研究結果顯示,在飛機上,如果你坐在距離感染者兩到三排內,就有危險了——這基本上是飛沫可以傳播的距離。

文章還稱,飛機上各個區域的空氣一般相互隔離。此外,當今的大多數飛機通過一系列過濾器每小時循環空氣20到30次。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說,飛機使用的過濾器名為“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HEPA),屬於醫院手術室級別,能夠清除99.9%的微粒,比如細菌、真菌、較大的病毒和病毒團塊。

CDC在關於航空旅行的簡報中說:“機艙空氣環境不利於大多數傳染病的傳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