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氣球是什麼?如何起到防空的作用?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說起防空氣球可能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其實防空氣球在一戰時期可是一種高效防空武器,雖然時至今日已經很是罕見,但是從防空氣球的原理來說,其改進版本依然在軍事作戰中能夠發揮很大的效用。首先從防空氣球的原理來說,作為一種軍用繫留式氣球,其外部包裹著一層薄薄的金屬板,這樣既增加了防空氣球被擊破或者漏氣時的防護性,而且氣球被炮火擊中也只是部分受損,總升力可基本保持不變。戰時將這些氣球用鋼索連接在一起固定成一個更為嚴密的防護蜘蛛大網,在敵機來臨前將其放空到幾百米高空,這樣就能夠有效防止敵機的大規模轟炸。最早防空氣球起源於一戰德軍計劃轟炸莫斯科時期,當時的戰機採用的還是老舊的螺旋槳發動機,而且也沒有現代這麼先進的投彈瞄準裝置,所以為了保證轟炸效果。當時的轟炸機都採用低空俯衝轟炸的方式來提升轟炸效果。但是在德軍戰機飛臨莫斯科上空時,飛行員發現身下都是練成一片的氣球群,也就沒多想繼續俯衝轟炸,結果在德軍連續兩個月多達幾十次的轟炸任務中,大量的德軍戰機被這些不起眼的防空氣球纏繞墜毀,最後只得放棄低空轟炸的計劃。

所以防空氣球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大量氣球組成的一張防護大網,用來逼迫敵方的轟炸機通過俯衝轟炸的方式空襲。當然隨著技術的發展,高空瞄準投彈裝置的出現後,空襲中轟炸機可以通過高空投彈的方式完成空襲轟炸任務,那麼傳統空襲任務中轟炸機再也不需要通過低空俯衝的方式來增加了轟炸效果了,而防空氣球這種簡單好用的防空利器也就逐漸消失在民眾的視野中了。
當然防空氣球雖然現在不多見,但是不代表其已經完全消失在大眾的視野成為歷史,往近了說美軍在阿富汗戰爭時期就曾大量使用過防空氣球,不過這個時期的防空氣球不是用於防空,而是在氣球上裝有攝像頭和雷達,用於長時間的對周圍幾十公里內的敵軍通信設備和防禦部署進行監聽和電磁屏蔽,主要是用來彌補衛星偵察存在週期性偵察空漏缺點。同時未來這種防空氣球依然可以在戰時發揮相當大的作用,比如可以將防空氣球設計成通用的防空平臺,在上面加裝預警雷達或者火控雷達,這樣就能夠不間斷的對某一地區進行防空預警或者導彈制導中繼。
其實對於現代戰爭來說,雖然已經全面進入高科技時代,但是任何高科技戰爭的對抗背後或多或少都存在不少缺點,比如現代很多國家裝備的巡航導彈在衛星/雷達/電視/紅外/激光/地形匹配等多種制導系統的輔助下,這些巡航導彈不光射程可以達到幾千公里遠,而且在多種制導系統的輔助下可以長時間低空突防,並以米級的打擊精度做到手術刀式清除。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想要防備這些雞賊的巡航導彈還是很有難度的,除了部署大量不同類型的遠中近程防空武器外,還要加強局部空域的特殊防空作戰,這不僅對軍費的開支產生很大的消耗,而且其如果只是用於防護敵方的巡航導彈的話,效費比反而不高。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效仿前輩將大量的防空氣球練成一張巨網,並且在防空氣球上裝設簡易引爆裝置,並且按照高度不同將這些防空氣球組成一張更為嚴密的防空大網,這樣敵方的巡航導彈來襲,也會和這些密密麻麻的防空氣球相撞,並被氣球上的引爆裝置炸燬,再加之防空氣球成本低廉/便於大量部署和根據任務屬性不同靈活部署,從而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防空作戰。
再加之前面說過這些防空氣球上敷設有薄薄的金屬防護板,那麼這些金屬板就可以對敵方戰機或者空中預警機或者地面遠程雷達形成電磁干擾,從而讓任何雷達制導導彈戰機找不到精確目標。


魑魅涅槃


在一些影視片中,你可能經常看到一種使用細線牽扯的大氣球,長得更像是一個大飛艇或者導彈,它們被稱之為“防空氣球”,那麼這種氣球真的能夠防空嗎?是如何起到防空的功效的呢?
防空氣球,是一種使用金屬線拖曳的氣球,顧名思義能夠起到防空的作用,具體是通過金屬線來阻礙敵方戰機的飛行,尤其是在晚上採光條件不佳的情況下,敵方飛行員很有可能觀察不到金屬線的存在從而駕駛飛機撞上去。老式的前置螺旋槳飛機一旦纏入金屬線,將必然導致機毀人亡,某些金屬線上更是被裝上了炸藥,以確保能夠徹底摧毀敵機。但是,由於拖曳著長長的金屬線太過沉重,所以即使防空氣球再大,提供的浮力仍然不能使得防空氣球飛到高空,因為這種防空方式只能應對低空飛行的敵機,且敵我不分。
在防空氣球技術領域最超前的是二戰時期飽受德國轟炸的英國,1938年,英國為了防止德國空軍入侵,就已經建立了皇家空軍氣球部隊來保護各大城市的重要地區,比如軍事工廠、碼頭、軍港和倉庫。防空氣球能夠逼迫敵軍的轟炸機飛得更高來投擲炸彈,這樣一來轟炸的精度都會大大降低,並減少己方高射炮瞄準敵方所需的時間,這其中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轟炸機高度越高,高射炮在瞄準提前量的時候所需轉動的角度會更小。
英國僅花了1年時間,就在德軍發動不列顛空戰前夕在英國本土部署1400個防空氣球,其中接近一半都被部署在倫敦城上空。由於防空氣球大幅降低了德國轟炸機的轟炸精度和轟炸效果,所以這也迫使德國開始研製和使用高空轟炸機,截止到1944年英國已經部署了3000個防空氣球。
同時,防空氣球不僅針對敵方的轟炸機和戰鬥機頗具效果,同時德軍擁有的V-1導彈也受到影響,因為這種導彈最高飛行高度一般在600米左右,能夠被防空氣球所攔截,據英國官方紀錄,大約有231枚V-1導彈被成功攔截,地面民眾也因此免受V-1導彈所帶來的損失。
許多轟炸機後來都配備了切割金屬線的設備,英國大量使用防空氣球使德國必須發展切割金屬線的設備,其中最優秀的一款是機翼前緣的一個C型小設備,當金屬線順著機翼走到設備裡時,會引爆一小團炸藥並推動切線器切斷金屬線。而後期的V-1導彈也有配備切線器,不過效果不如戰機那般明顯。
德軍在進步英國人自然也在進步,德國人的切線器使得英國開發出了雙降落傘連接防空氣球,在切線器切斷金屬線時,金屬線中的降落傘會突然彈出,其重量會把敵方戰機帶往地面並徹底摧毀。而另一種設計思路則是加強防空氣球本身的安全,降落傘安裝在每條金屬線和氣球本體之上,使其能在遭切斷後能緩緩下降,不至於破壞地面並使得防空氣球能夠被重新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
顯然有時候防空氣球也會帶來不小的麻煩,一旦金屬繩鬆開或者過長,氣球就會因為風的作用發生位置偏移。美國的防空氣球就曾經因為風暴纏繞到了電網上,金屬繩導致當地電網發生大面積短路,當地日常用電需求遭遇嚴重干擾。 戰後,為了獲得比高塔更高的核試驗,美國曾經提出過將核武器置於防空氣球內升至高空,但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該計劃被終止。

科羅廖夫


防空氣球能對低空飛機起到一定干擾甚至損毀作用

防空氣球起源於一戰時期。當時德國人一直很熱衷於去轟炸倫敦,一開始用齊柏林飛艇炸,但飛艇畢竟是個優秀的靶子。因此到1916年末,德國人發明了哥達遠程轟炸機去炸倫敦(恩,所以說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德國人陸上針對巴黎,空中針對倫敦...)

這下英國人就很不爽了, 轟炸機目標比飛艇小的多,飛的又快,因此他們設計了一種被稱為“圍裙”的防空系統...說白了就是一堆的氣球,將倫敦包起來。它很簡單,就是一條鋼索連著一個充滿氫或者氦等輕質氣體的大氣球。

它的高度在2-3千米左右,飛機無論是撞到氣球還是撞到鋼索都會完球。當然,飛機駕駛員是不會傻不拉幾去鑽這個蜘蛛網的,但防空氣球的戰略目標也就達到了——迫使轟炸機提升飛行高度。


飛行高度拉高之後,轟炸的準確率就會下降,防空炮也僅需要注意3000米-4000米(一戰時候的飛機也就只能到這個高度)就行了,不用整天去調那個高度引信。

到了二戰時期也一樣,雖然那時候飛機飛的更高,但想要精準的打擊目標,最好還是近距離俯衝轟炸。所以在一些重要設施,比如港口,倉庫上方掛一些氣球是再好不過了,德國人一度對這些破氣球非常惱火。

在不列顛空戰時期,德國人為了摧毀多佛的英軍陣地,但又被上空的氣球弄的鬼火冒。於是派出飛機去清理氣球,第一天,摧毀40個氣球,但德軍被防空火力打下了6架,第二天,36個氣球又昇天了,然後德國人就放棄了...


所以說,氣球這玩意雖然看起來威脅不到飛機,但能讓飛機不敢降低高度,能保護目標免於精確轟炸


瘋狗的輕武


防空氣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裡面都有大量的運用,這個呢,主要是當時的飛機性能坑爹造成的!

各位見過現如今轟炸機投彈的那種方式嗎?其實現在轟炸機投的炸彈是成一條弧線的,這種弧線的最後落到彈著點上!這樣一條弧線,以前的轟炸機飛行員雖然也有辦法去嘗試一下,但是這種東西純粹就看運氣!這條路線必須要通過計算機運算,然後提前計算彈著點才能夠命中目標。

這種投彈有什麼好處?好處太大了,需要降太多的高度,然後就能夠把炸彈精確地命中目標,這樣的話飛機避免了進入防空炮或者防空火力網的輻射範圍,就可以在安全的地區投放炸彈,這樣的好處誰不喜歡呢?

可是,對於以前的轟炸機來講,他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動作,或者他如果做出這樣的動作,肯定會被當時的轟炸機指揮官罵的!那個時候的轟炸機,(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機,他有計算機嗎?她沒有,甚至於炸彈也都是普通的炸彈!不像現在的炸彈還帶一個阻力傘。

因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你要想讓炸彈命中目標,你要想用簡單的方式讓炸彈打中對手,你就必須得要降低高度,降低到一種飛行員肉眼都能看見對方的建築物,或者對方建築物上那個人這樣的高度,你才能夠把炸彈精確地命中目標!

這就造成了兩個結果,第一飛機要想命中目標,首先得降低高度,也就是把飛機的高度降低到一定的點!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說在航線上突然多出來一個氣球,把他的視線給遮住了,或者是直接就阻擋在這個飛機的航線上!你覺得這個時候飛機會出現什麼情況?第一看不見目標炸彈扔下去,不知道能不能命中,所以停止轟炸,第二飛機直接就跟氣球撞上了,然後機毀人亡!

第二種結果,飛機還有一種其他的方式能夠命中目標,那就是俯衝轟炸,比如說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在空中給炸彈一個固定的軌跡線,通過這條軌跡線,然後讓炸彈以這條軌跡命中目標,這也是一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間,也就是飛機需要俯衝一段距離,在這個距離上面我在目標的上空。放一個氣球,那麼這個俯衝轟炸機就沒有辦法做這種俯衝轟炸,他只能夠在降低高度去轟炸,但是降低高度又有低空的氣球做阻擋。這樣的防空手段著實讓當時的很多防空部隊鬆了一口氣!

相比較於飛機的價格,防空氣球的價格確實廉價,而且防空氣球製造起來極其便利,部署起來也特別方便,對於那些缺乏空軍部隊的國家來講,這種武器簡直就是一件大殺器,這塊空域我不想起飛,你也別想起飛,咱們兩個就對耗著!

但是後來這種防空手段基本上就被淘汰了,為什麼?你見過美國人的轟炸方式嗎?成群結隊的轟炸機無差別的覆蓋轟炸!美國人就幾乎拋棄了精確轟炸這樣一個理念,或者說它是們並不想節省炸彈,只要有足夠多的炸彈,那就把這個地上的老鼠讓他死個三回!

但是現在的話防空氣球仍然還是執行一定的作用,比如說在空中建立一個空中信號機轉賬,亦或者進行空中偵察,由於氣球相比較於無人機續航能力強,而且所需要的能量也不多,所以現在這種防空氣球越來越得到美國等一系列世界強國的青睞!


漩渦鳴人yy


防空氣球是一戰二戰時的一種手法,

就是氣球陣列,氣球+繩索或氣球+鐵鏈,

對偵察機,對轟炸機,都有一定的殺傷防護力,就是空中魚網陣,

現代防空氣球,則是氣球懸浮雷達陣,

對於低空飛行的偷襲飛機可以從上面俯視,早發現早預警,

防空氣球也可擔負平時的反潛值班,

防空氣球可以常年懸浮懸停幾周,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

領海反潛使用防空氣球反潛氣球雷達,性價比很上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