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馬丁斯科塞斯發表了一篇名為《我說漫威電影不是電影,讓我解釋》的文章,其中馬老提到了一個觀點,電影應該是聖三位一體的,應該是塔可夫斯基,費里尼,伯格曼的結合。馬老的這句話應該可以翻譯成電影應該是時間,空間,蘊涵的結合。伯格曼作為時間控制大師,對於時間的掌握登峰造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應該是這部《野草莓》了。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野草莓》是伯格曼的代表作了,他的拍攝手法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絕無僅有的。片中使用心理蒙太奇,不僅把夢境和回憶帶到了觀眾的面前,最讓人欣喜的在於虛幻與現實的交融,這份靈感可能是來自於淵遠藝術的傳承。畫家喜歡把自己融入畫中,例如戈雅之於《查理四世一家》,片中伊薩克與回憶隔空對話,夢境中與故人面面相續,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心理蒙太奇手法的教科書。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在這裡我們主要談一下時間的運用,值得當代眾多電影人借鑑學習,在這裡插一句李安導演的偶像就是伯格曼,可能這就是為什麼李安導演講故事這麼好的原因吧。片中以一個夢境貫穿全片,就是伊薩克出發前的第一個夢。一下我撿煉出三點:

1.沒有指針的計時工具。

2.孤寂一人走在大街上。

3.在棺材中的另一個伊薩克。

首先第二點和第三點是為了抒發本片的核心思想,伊薩克的冷漠的性格和易於常人的理智造成了自己事業上的成功和生活上的失敗,所以孤寂是對伊薩克最殘酷的懲罰。另一方面是對死亡的恐懼,時間與成就水火不相融,人們用時間換取成就,但時間枯竭之際難免會對死亡有所恐懼,這是這部電影的主題也是所有人都看的懂的地方。

唯獨這個第一點是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沒有指針的時鐘到底代表了什麼呢?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個人認為這是電影技法和時間運用的結合

1.首先人可以感受溫度,觸覺,氣味,聲音等眾多物質的感受,卻唯獨少了時間的感官器官,在時間的定義上可以分為心理學時間和宇宙學時間(宇宙學時間好理解就是我們正常的時間計時而心理學時間為扭曲的時間觀念,每個人身上的時間是不同的,在不同場景的時間是不同的,比如老人一年如一月,在美女身邊時間就會過的很快),沒有指針的時鐘就是拋棄了宇宙學時間計時法,取而代之的是心理學時間。伯格曼拋出一個沒有指針的時鐘就是把時間分離出來,把我們的時間轉化至伊薩克身上,用伊薩克的時間來敘事。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2.電影技法上,用沒有指針的時鐘可以作為一個寓意,在本片中時間是混亂的,沒有時鐘這個輔助機器,人就不知道自己身在那一條時空軌道之中,在片中回憶夢境現實的三方混剪,時間早已變得模糊以及難以理解,伯格曼索性用符號學的方式把時間觀念從觀眾的頭腦中移除,時間這個萬物的主宰竟倒在伯格曼面前。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伯格曼對時間的掌握,已經成了世界電影的最高峰,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一代代電影人講述著時間的故事。

伯格曼時間—《野草莓》世界第九大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