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50歲以上農民,仍要硬著頭皮繼續打工?

新大風歌


二十多年前糧食短缺,農民種的糧食都交了公糧,吃的芝麻葉紅薯葉,農民苦.如今不交公糧了,糧食卻賤的入不賦出,只好去務工,當保姆,保潔,農民工,難呀!


吉成646


五十歲的農民說年輕也不年輕,說老也不老,多數都上有老,下面還有兒孫,有點還剛把兒女的書供出來,有的還要幫兒子交購房的首付,是最困難最壓力山大的年齡,所以能出去打工當然不能放棄,我就是其中一員,雖然也有孫子了,兒子也上班了,但我們剛還完前幾年的外債,還想掙點錢養老,總之,五十歲的農民多數都沒買社保,退休後還指望子女供養,能幹的動當然得幹,還沒到享清福的時候


四川內江黃銀金


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50歲不打工,那你說應該做什麼?50歲的年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上有老下有小,有的50歲有孫子有外甥。但是,結婚遲的50歲小孩沒結婚,要房要車,不打工哪裡來錢,天上不會掉餡餅。只所以50歲年齡的人日子不好過呀,但是有的人50歲不要打工了,自己有錢兒子女兒有錢,那樣只要到家裡喝喝小酒打打牌


牆上的一根草


五十歲!一個尷尬的年齡!說年輕吧也不年輕,說老吧也不是太老,手腳還算利索,能出去打工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



根據我接觸、打過交道的農民工,我認為有三種原因:

1、生活所迫。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和資本在50歲的時候可以選擇安逸,農民這個職業,本就生活艱辛。這個年齡段大部分人上有老人要贍養,下則剛給兒女們辦完婚事,花了不少積累,選擇出來打打工,也是正常的事情。

大多數應該屬這一類!

2、閒不住。

"閒不住"可以說在多數人身上都有,即使家裡生活條件很好,即使家裡有存糧,也想著出去乾點活,一來散心、二位掙點碎錢。

我以前工作單位,每到產季會有一些河南農工來打工,大都50-60歲的樣子,和他們聊天大概瞭解到他們家裡條件也不是太差,就是家裡現在剛好沒事,閒著也是閒著,就想出來轉轉。

3、幹自己愛好的事。

我碰到過一個泥瓦工,跟他聊得知條件一點不差:越戰老兵,從死人堆裡找水踩到燃燒彈,燒掉一個腳指,國家每月給他發7000多元生活費,大兒子是個中產階級,小兒子是個大法官,都不差錢。兒女們為了不讓他出去把他身份證藏起來,他去掛失補辦一個,跑來新疆做泥瓦工。

問他為啥不在家享福,他說我就喜歡幹這個事,在部隊就喜歡這個,到現在這把年紀了還是很喜歡幹。

當然,這種情況是少數個案!有感而答,請看官斧正指教!


讓颶風吹


在每年務工人員中,50歲以上的,還是佔很大比例的,甚至65歲以上的,也有很多,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們不能拿自己衣食無憂的生活,去抨擊那些大齡工人,因為之所以務工,還是有很多原因的

50歲,依然是黃金年齡,不能被歧視,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

按照平均25歲開始打工計算,50歲的時候,可以說已經積累了很多的職場經驗,已經不會再像年輕人一樣虛無縹緲,而更多的,是對工作的務實,因為這種務實,可以為社會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財富

50歲,還是一個人很強壯的時候,很多工作,還是能夠勝任的,不應該被歧視,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尊重

50歲,子女結婚已經花光了積蓄,需要賺錢養活自己

當一個人50歲的時候,通過工作那麼多年,所積累的工資,已經被子女上學,結婚等消耗殆盡,所以需要進一步的為自己生活給予去務工,打工賺錢

而且別說50歲,我們可以隨處可見很多保潔公司,環衛工人,可以說60歲以上的都很多,他們確實是硬著頭皮工作的,因為他們要為自己晚年,留點生活費

無論多大,沒有父母,會伸手問子女要錢花

天底下的父母,我想沒有哪個會問自己的子女要工資花的,因為現在生活壓力都大,很多子女本身工資也不高,生活也很艱苦,所以那些年齡大的,就只能靠自己務工來賺錢

有50歲以上父母的,很少子女主動給錢花的

在我們父母50歲以上的時候,可以說很少人會主動給父母錢花,甚至給父母一點錢,都有子女吵架的,那麼問題來了,他們生活費從哪裡來,生活壓力大,只能自己打工

綜上,誰都不想晚年在外務工,但是作為農民工,本身也是有很多無奈的,而謝謝,家境殷實的,是理解不了的


EXCEL知識屋


為了生活,很多50多歲在外面打工,現在生活又高,不出來打工生活開支都顧不上,



梅姐Aaa


他們也是迫不得已,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擔子有多重,就得艱苦奮鬥,伏首甘為儒子牛,營得碩果望後生!






文化領域創造者


50歲的農民為啥要打工,首先50歲年齡不是很老,還屬於壯勞力,誰會在自己還是壯勞力的時候就選擇待在家裡呢,農民雖然比以前生活條件好了很多,但也是處處需要花錢,哪裡都要禮尚往來,兒女都需要幫助買房,買車,這些錢靠種地是很難的,所以快捷的方法就是出去打工,掙體力錢。

還有一種情況是現在的鄉村變老了,50歲在鄉村裡面就是年輕人,鄉村的活力估計只有節假日才會煥發,平常就是安靜平凡枯燥,所以許多50歲的人,耐不住這份平靜出去打工掙錢去了。

如果生活足夠好,誰願意背景離鄉。


聞雞舞劍


可能是生活所迫吧!誰不想安享晚年?誰不想享受人生?誰不想過高質量的生活?問題是實力不允許!

有些50歲以上的農民不硬著頭皮去打工賺錢養自己,那現實生活就會給他來無情!花錢的地方很多,用錢的地方也不少,兒女,配偶,父母輩,親人,朋友都靠不上,也都沒有出色的,所以只好硬著頭皮去打工了。


生活下水道


作為農民的我,很悲傷,幹了半輩子,終於能喘口氣了,美好的想象,享清福。
可惜,目前為止,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就說我們當地,我們村,孩子養大了,上學費用,結婚需要房子費用,現在還有車輛費用,就一農民,一年到頭能賺多少錢,
誰不想辛苦一輩子了,享享清福,跳跳老年舞,下下棋,可惜,結婚,房貸,壓的喘不過氣來,
不要看村裡誰家蓋了房子,誰家城裡買了房子,誰家有多少錢,沒事的可以多聊聊天,很多人家,都是累了一身病,為了美好生活,幹。
箇中辛酸誰人知,
唉,說多了都是淚啊!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732f07e153f14019b83a1cd4c8bdf00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