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這個春節是特殊的,一向春節都很熱鬧的小區每天都安安靜靜,除了物業強調“不要隨便出門。勤洗手,勤消毒。”的大喇叭循環播放幾乎沒有聲音。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一斤麵粉的溫暖

因為疫情的蔓延,現在不僅封城了,還封小區了,大家都最大的活動範圍,都是自家客廳。

最熱鬧的變成了線上的業主群,往常大家都說些有的沒的,但是最近群裡討論的都是實在民生問題,比如哪裡可以買菜,哪裡可以買水果,哪裡可以買米麵油。儼然成了生活互助小組。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一天,大家都在群裡七嘴八舌說沒麵粉了,不知道哪裡能買麵粉。這時候同為烘焙愛好的小徐出來說話了“有需要麵粉的,我免費送給大家。”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小徐是我認識的小區裡面開面包房的兩個孩子的媽媽,她喜歡麵包,我曾經是職業料理人,又是吃貨,我們經常在一起討論面吧怎樣做的好吃。


小徐這話一出,鄰居們有的點贊,有的感謝,有的建議做成麵包願意買。 她卻不願意做生意。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不發國難財,不會賣了。要做了也是送大家,謝謝大家。”

鄰居們都很自覺的只拿了一份,還有鄰居禮尚往來地放了雞蛋作為回禮。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一點酵母和麵粉沒多大點兒事兒,送給鄰居們能夠起到作用,我就覺得很好了。”我們私聊的時候她和我說。


顧不上吃飯,幫大家買菜是頭等大事

現在所有業主幾乎都成了“情報員”,只要有物資信息都不吝拿出來分享,連我一天都加了四五個群。現在特殊時期,有些商家配送不過來只好分幾個渠道買菜。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在加入買菜大軍之前我從來不認識琦琦,就是在群裡她說有買菜的我便“跟著跑”了。大家都陸陸續續進來登記後琦琦介紹的那個群卻告知不能配送了,就在大家沮喪沒買到菜的時候她趕緊道歉,說又聯繫了另外一家種菜農戶。於是買菜難大家又燃起了希望。後來在琦琦的努力下大家都順利買到了菜。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這個“狗拿耗子”的事情她不僅做了,還想方設法做的更圓滿。從加入琦琦介紹的群以來只要我看信息的時候她幾乎都在。有時候忙著登記協調連飯都沒顧上吃她也沒抱怨。而且她還在想方設法給大家增加渠道和物資種類,三天內她已經建了4個群。根據我的觀察從早上一睜眼到晚上十點她都在操心大家的菜籃子,即便是按照上班算也是在超時加班了。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像琪琪這樣的人還很多,和自己利益無關,毫無回報,但是仍然熱心和耐心地去做好鄰居的生活服務。他們不是衝在前線的志願者,但是和志願者一樣都是零報酬地付出。大家能歡天喜地買到菜的背後都是每個群主的幾乎從早到晚的奔忙。


他們只是一群普通人,也許算不上挺身而出,但是他們現在就是我們生活上的超級英雄。


賣水果的老闆愣是把生意做成了百貨批發

我這一個星期加的微信群可以說是比我之前三四年加的群還要多,從水果、蔬菜、肉類、日用,簡直覆蓋全種類,連我自己也意外。其中有個群的是一個水果店老闆建的。本來她只是賣水果而已,但是看到這麼多市民需要糧油百貨於是決定除了水果還帶買米麵糧油日雜。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為了儘可能多的滿足來定東西的每個市民的需求,水果店老闆列出了幾十種蔬菜和水果清單,甚至還有調味品。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而她就是一個小店,人力並不比大型商超,就兩三個員工,這其中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從前一天接單開始就登記品種數量,進貨,買菜,分裝。到第二天晚上六七點用卡車一個小區一個小區送貨。每天回家都將近深夜,而自己還粒米未進。

有人送麵粉 有人幫買菜,有人“改行”這些人都這麼好心為什麼?

我不能完全體會每天這種披星戴月為了別人的餐桌是怎樣一種感受,但是她值得所有被幫忙的人說一聲謝謝。


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善良和無私的這樣普通人的付出,才能讓我們的安全的宅家。

謝謝你們。

在這個寂靜的春天, 因為你們的存在而依然美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走出家門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彼此看見眼中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