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兒童性教育手冊‖

v花苼米v 字數 2766 2020-02-10

兒童:14歲以下。

昨天的文章裡給大家普及的關於性的7種意義,都是關於成年人的。今天說一下關於兒童性教育的問題,為什麼要開展兒童性教育?多大開始和孩子談關於性的教育?由誰來擔負教育的責任?關於孩子性教育和人生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中國和其他國家性教育有何不同?今天文章裡一一解答。

李銀河‖兒童性教育手冊‖

兒童性教育問題迫在眉睫

在中國的教育中關於性教育板塊少之又少,若是少兒時期沒有相關教育,對性知識的缺乏會導致在青少年時期對性有好奇,遇到性侵時也不會分辨和保護自己,出於對性的隱晦性和羞恥心,很多人選擇了沉默。看過電影《熔爐》的人都知道,性侵給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的傷害可能就是永久性的。現在初中時期的少年都有性行為了,這並不是對性的開放態度,反而是警醒我們對孩子的性教育迫在眉睫!

李銀河‖兒童性教育手冊‖

建立正確性性觀念

多大開始對孩子性教育呢?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劃分,荷蘭性教育從4歲就開始,4歲孩子已經有了性別認知,比如男孩子穿藍色,女孩子穿粉色;男孩子玩具汽車飛機,女孩子玩芭比娃娃;男孩子穿褲子,女孩子穿裙子等這種簡單的性別認知。對於中國的孩子則是12-13歲開始接觸網絡,18歲前禁止接觸色情網絡比較適宜,但是現在網絡社會這麼發達,孩子接觸網絡的年齡更早了,鋪天蓋地的花花世界對孩子都是一種好奇和誘惑,也是一種隱患,父母不得不作為第一教師來擔起最初性教育的責任。嚴格把控孩子上網的時間和內容。另外學校的教育更是責任重大,現在中國對孩子的性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好消息是教育專家為青少年設計了一套性教育教材,比較標準和權威。包括性侵、自慰、性傾向都有涉及到,是一本國際性標準的好教材。

小學六個年級共12個學期,每學期一冊,名字叫《珍愛生命》。關於這套教材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裡面的內容太過於露骨不適合小學生來看,還有一部分人說性教育就要趁早。想想我在上學時的生理課學習都已經在初一了,老師也不講只讓學生自己看,說實話那個時候的性教育根本不起一點作用,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是懷著好奇和摸索的方法去了解,上一代的家長們對這方面教育方法更是少之又少。還記得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只要有接吻鏡頭都感覺尷尬。家長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索性就避開什麼也不談。15歲第一次來月經時整整10天,半個月又一次,媽媽只是說了一句“怎麼這麼多”,那我也不知道,我是出生在農村,不知道那時城市裡的父母對孩子這方面教育會不會更好些?至少比我媽媽對我談及的要多些吧,反正那時的性教育全都是靠後來自己摸索才慢慢懂些。很多孩子會跟著家長問“我是從哪兒來的”這樣的問題,大多家長的態度就是迴避或者隨便說“垃圾桶撿來的”“媽媽肚子裡來的”之類的話敷衍過去。我也是到了二十多歲才知道自己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委屈臉)。

李銀河‖兒童性教育手冊‖

對孩子性教育要用一種平常心對待

其實關於孩子問道這些問題時,要用正確正規的詞彙,用一種平淡、科學、平和的態度來告訴孩子。比如:陰莖、陰道、卵子、精子、受孕等這些明確的詞彙回答,切忌用“小雞雞”之類含糊的詞語。這樣說是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的。而且孩子對待性和成年人對待性的看法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認知性教育是特別重大的一件事,其實在孩子眼裡和其他“十萬個為什麼”的問題一樣,只是其中一個而已。兒童文學家鄭淵潔有次和兒子在一起聊天時,孩子問“為什麼每次都是先看到閃電,過了好大一會兒才聽到打雷呢”,鄭淵潔想這是個對孩子性教育的一個好時機啊,就說“你那個問題等會再說,我和你說件更重要的”。然後拿著麵包圈和香蕉一頓比劃,最後孩子說“現在你可以告訴我為什麼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了吧”。看吧,孩子對性的態度和未知就和打雷閃電是一樣的,所以家長也不必把這個事看得特重要,就以平常心對待就好了。

青春期的孩子,要提前告訴孩子關於“遺精”“自慰”的知識,女孩子要告訴她如果下面流血了千萬不要怕,然後告訴她正確的生理知識,還有就是對女孩子要特別關愛,這就需要家長特別是媽媽給出正確的生理知識和性觀念。性教育不單是教育孩子,還要提升家長的性觀念認知。

李銀河‖兒童性教育手冊‖

家長也要提高對性的認知

關於對小學生教育準則,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規範。英國關注人性、生命安全;日本在細節上制定規則標準;美國尊重兒童人權、要真是;法國則直接告訴孩子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日常規範,和應該享受的權利;只有中國的《小學生守則》聲勢浩大、示威宣言、涉及政治。談一些空泛無鉅細的理論,《論語》、《道德經》《弟子規》等沒有從根本上正確引導孩子該做的事,國學傳統文化固然不能丟,但是孩子難以消化,還不如國外的一些繪本,現在國內也有很多繪本教育都是不錯的,西方的一些教育方式是可以借鑑融入的。在這裡拿英國的十條守則作為範例來講,個人認為是教育關愛小學生和性教育做得最好的。

英國《小學生守則》十條:

1.平安成長比成功重要。

這點就和中國的教育完全不同,中國的教育受古代競爭選拔制度影響,很多父母只是一味的讓孩子“考高分”“拔尖兒”“考清華北大”“出人頭地”“成名成家”“掙大錢幹大事兒”,這些字眼看著熟悉嗎?英國則從小就教會孩子要有平常心,99%的人都會過上普通的生活,教會孩子有良知、做人才是最重要的。

2.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別人不許摸。簡單明瞭的反性侵教育,從小有意識告訴孩子自己的身體哪個部位別人是堅決不能碰的。

3.生命第一,財產第二。讓孩子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生命是高於一切的,在兩者取捨之間選擇生命。

4.小秘密要告訴媽媽。在孩子被性侵時要第一時間告訴媽媽,併為ta保守秘密,不要讓ta覺得這是不好的,從心理上不讓孩子有負擔。

5.不喝陌生人的飲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這也是以防壞人在飲料和糖果上做手腳。

6.不與陌生人說話。

7.遇到危險可以打破玻璃,破壞傢俱。平常教育孩子要愛護公物,在遇到危險時可以打破玻璃發出聲響,驚動四周,引起他人注意,讓孩子分辨特殊情況可以特殊對待。

8.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我們平常教育孩子要勇敢,但這個時候可以跑掉,不是不勇敢,而是生命高於一切,不必為此受責備。

9.不要保守壞人的秘密。告訴孩子有人性侵、欺負同學、霸凌等受到傷害的事情,不要受壞人威脅而替壞人保守了秘密,讓孩子明辨是非好壞。

10.壞人可以騙。誠實是一種美德,但遇到壞人人可以說謊,讓孩子有隨機應變的能力。

關於孩子的教育和性教育,學校和家長都還需配合來一起努力。作為家長不要一味的讓孩子去考高分、應試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一部分孩子的需求了,在課外和假期不要反對孩子去看電影和課外書。只要分數過得去,課外書、電影、培養文學、藝術的純真好奇心,這對孩子來說是最寶貴的,應該多鼓勵孩子去做這些。一味的追求拔尖兒會壓制孩子的好奇心而缺乏創造力。孩子一生教育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做人和不要追求功利,塵世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讓他ta走出自己的人生軌跡,高分不是目的,好成績不是目的,目的應該在靈魂和精神層面,不然人生就會異常狹隘,喜怒哀樂也會異常侷促。精神生活幹癟,失去靈性,甚至丟掉靈魂。

教育孩子之前還是先學會自我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