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線下餐飲、零售業以及旅遊、航空等行業遭遇重創。西貝董事長賈國龍近日就表示,"賬上現金流扛不過3個月",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除了餐飲業外,服裝零售業同樣備受衝擊,情況不容樂觀。2019年多家服裝企業就面臨利潤大跌或鉅虧,如今遇到疫情更是雪上加霜。

優衣庫、GAP、海瀾之家等服裝品牌紛紛宣佈線下專賣店暫停營業,由於閉店導致的線下庫存積壓、現金流承壓等問題十分嚴峻。

儘管2020年已過立春,但對服裝企業來說依舊格外"寒冷",到底該如何自救?

網絡直播賣服裝成自救新方式

2003年非典肆虐之時,線下零售業和餐飲業飽受衝擊,卻也加速了淘寶、京東的壯大。

新冠疫情也是如此。儘管餐飲、服裝零售等線下大消費行業受到重創,但京東超市、天貓超市、蘇寧易購、盒馬鮮生、美團買菜等網購類業務卻業績大漲,同時還帶火了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新興互聯網行業。

疫情無法讓"必要的消費"按下暫停鍵,只是改變了消費的方式和渠道。

這也為餐飲、零售業提供了自救的思路。比如,將業務重點從到店業務轉向到家外賣的眉州東坡飯店,利用3D影像等互聯網技術開啟"網上售樓"的房企等。

這些企業自救案例的共同點,就是將賣貨的主要出口由線下轉移至線上,用互聯網流量彌補線下缺失的人流進而實現銷量提振、庫存變現。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與房企、餐飲相比,服裝行業在這方面更有比較優勢,因為服裝行業的網絡銷售模式已經相當成熟。多數連鎖服裝品牌都已經開闢了電商這一線上陣地。近年來異軍突起的直播帶貨模式也在服裝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面對疫情導致的庫存積壓問題,選用直播來提振銷量、回籠資金的確已經成為服裝行業的共識之一。

然而,網絡直播平臺和主播們昂貴的坑位費、流量費以及相關開店成本讓很多服裝企業望而卻步。

況且,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線上投入的增加就意味著將本就"餘額不足"的現金進行二次分流。

在消費慾望低落的當下,押注線上、加碼直播是否能夠刺激消費,回籠資金,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

往左還是往右?服裝企業深陷兩難

正當服裝企業們徘徊在“做不做直播帶貨”十字路口的時候,深諳服裝企業之苦的直播電商蘑菇街,針對各大品牌商家推出了"

全程服務、佣金雙免、無保證金、無須入住"等七項優惠舉措,以期幫助商家提振銷售,儘快渡過疫情帶來的危機,一經發布,尋求與蘑菇街合作的服裝品牌蜂擁而至。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這七大政策可謂是“及時雨”,巨大的補貼力度,幾乎不需要成本投入,打動了多家服裝品牌。

在蘑菇街七大優惠政策宣佈兩天之後,2月5日,海瀾之家、快魚等服裝品牌在蘑菇街上進行了一場特別的直播。

知名主播小甜心採用"佣金雙免"、無樣品展示的直播模式,幫助海瀾之家、快魚等品牌商家解決近200萬貨值的庫存,售出6萬件商品。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值得注意的是,佣金雙免意味著主播和平臺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本次直播至少為服裝品牌節省了約60萬的佣金成本。

小甜心的"免費"直播讓很多服裝企業看到了希望,紛紛表示:“這不就是疫情之下最好的自救方式麼?”那麼,能讓眾多服裝品牌都心動的直播到底有什麼魔力?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首先,營銷成本為零。蘑菇街直播為服裝企業帶來的收益之一就是佣金雙免、無坑位費,這直接削減了品牌的營銷成本。

其二是幾乎為0的試錯成本,無需繳納保證金,不用入駐,也不必承諾長期經營,對於品牌來講,無現金流壓力。

品牌要做的只是依據訂單,將產品直接快遞送到買家手上即可,其他的所有流程都有蘑菇街協助完成,可以說是全程服務。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其三則是頭部主播資源關係的建立,以及未來的可能收益。

小甜心是年帶貨能力近10億元的頭部主播,而且依然呈現高速的增長趨勢,她擁有規模龐大的鐵桿粉絲,和系統穩定的供應鏈。

眾所周知,想進入李佳琦和薇婭的供應鏈體系,品牌所要付出的成本有多高,而這次品牌通過免費的方式與小甜心建立溝通,為未來更深度的合作埋下伏筆,對於雙方來講都是相互成就。

面對疫情, 蘑菇街為助力品牌商家專門推出了七項優惠。3月31日之前,銷售額在1000萬元內的商家,都可免平臺和主播佣金,本次活動覆蓋蘑菇街幾乎所有頭部主播。

為什麼不來試試呢?或許這次嘗試是一個新的起點,是很多服裝企業轉型升級的原點。

用網絡直播升級服裝業

網紅直播帶貨不僅僅是"疫情"時期服裝企業自救的方式,更是服裝企業擁抱互聯網,變革升級的契機。疫情正在倒逼服裝企業主動升級變革。

首先,幫助服裝企業解決庫存難題,讓服裝企業也可以實現C2M。

服裝是季節性非常明顯的產品,企業為了使自己的產品在旺季時候有足夠的數量可銷售,往往不得不儲備大量的貨品。

但這種傳統的"深庫存模式"非常容易造成貨物積壓。每年大型的服裝品牌企業,過季服裝都會1折、2折促銷,甚至有傳聞H&M、ZARA每年都要燒掉大量庫存,海瀾之家已經持續多年庫存達到近百億元。

庫存積壓在短期內會影響企業現金流的週轉,如果長期得不到解決,甚至會導致現金流斷裂影響企業生死。而直播在解決服裝企業"深庫存"的頑疾上優勢可謂得天獨厚。

以前,一個服裝品牌推出一款新樣式之後,就需要做大量備貨、鋪貨。如果整個樣式賣得好,那麼就加大生產量。如果賣不好,就會大虧一筆。但通過直播,服裝企業完全可以做到"小步試錯,大步快跑"。

專賣店停業,服裝品牌哭了!蘑菇街:雙擁全免,直播自救

主播拿樣,在前端直接與消費者溝通,訂單少的款式迅速淘汰,受歡迎的款式開啟預售模式。直播的應用讓服裝企業能夠在備貨前就率先做到意向聚集、訂單聚集,而不僅僅是出現積壓情況之後的快速起量。

這個“短平快”的生產和銷售模式,其實就是按需生產(C2M)的雛形,讓所有商品都不再成為庫存。

顯然,直播掀起的"從預售到訂單再到生產"的 C2M服裝產業升級帶動了整個服裝行業的進步。

其次,直播還能增強服裝企業的設計與研發能力。

直播上新快、走量大、更迭迅速。需求端的特點也直接帶動了供給端的升級。一位在蘑菇街上做直播的品牌商說:"服裝檔口可能一個爆款可以賣很久,半個月出一次款。在傳統電商開女裝店,可能一個禮拜上一次新,一次性可能上個十幾、二十個就夠了。但是我現在做直播的時候,你每天可能要上新20、30個。"

這意味著,服裝企業要把自己的設計、選款、打版的能力大幅提升。這正是服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突發情況面前,服裝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內核所在。

結 語

網絡直播賣服裝不僅僅是抗擊疫情時期的自救之舉,更應該成為服裝企業升級設計製造、庫存管理、銷售模式等全產業鏈升級和變革的途徑。

據悉,在蘑菇街針對疫情推出"七大優惠大禮包"助力服裝企業度過難關之後,淘寶、快手、寺庫等平臺也紛紛推出類似政策。

如同2003年非典讓淘寶、京東等網購平臺盛行一樣,新冠疫情也正在激活網紅直播帶貨行業,服裝企業一定要應勢而變!

疫情之下,服裝品牌應該趁此機會"轉危為機",把網絡直播賣貨做起來,這既可以增加收入,減少損失,又可以擁抱互聯網,探索全新的按需生產C2M模式;

同時,還要在產品、營銷、品牌等多個方面進行細緻規劃,提升服裝企業的核心設計與創新能力,為疫情過後可能出現的"恢復性消費需求"做好充足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