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雲”教學①:東營市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陳新波

編者按:對廣大學生來說,2020年的寒假註定是一個特殊的假期。開學延遲了,“空中課堂”來了。屏幕變黑板,鼠標變教杆,線上“雲教學”對很多老師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即日起,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咱們‘雲’教學”系列報道,帶你看看那些變身“主播”的老師是如何面對挑戰的。

咱们“云”教学①:东营市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陈新波

陳新波,東營市實驗中學教學處主任、地理教師,教齡19年。

針對目前老師變“主播”的情況,陳新波坦言網絡時代就得發揮好網絡在教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以前用過一些類似指導學生的方法,比如發語音和視頻,組織學生網上反饋運動、家務、作業等。面臨疫情,需要探索一種合適的思路來保障學生的學習。這種思路必須要科學、可操作性強、不能過於增加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不存在太多的技術和操作障礙等。但是不論什麼方式,網絡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考慮到學校規模大、人數多、對網絡應用熟練程度和學生在家學習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困難等,東營市實驗中學規劃好學習任務,提供必要的視頻、音頻資源和相關學習材料,由學生按要求依次進行。“線上輔導教學可以實現面對面,老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學生、瞭解學情,比單純的做試卷寫作業更有針對性。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習會比較新鮮。”不過陳新波同時認為,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保證一直集中,效率可能不如課堂。老師也不能像教室裡那樣直觀的看到每個學生的表情。而且長時間使用網絡,容易造成學生視力疲勞。

既要提前規劃好課堂,又要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改進。從準備、點名、在線輔導、批改作業、統計反饋等,陳新波用了接近三個小時。“通過班級群根據時間安排進行線上指導,把視頻直播、微課、圖文指導、任務提醒、反饋和評價等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

在這特殊的時期,陳新波希望同學們認真按照學校的安排進行學習,同時積極進行室內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家務勞動,空餘實踐多讀書。因現在孩子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家庭,所以家庭要積極承擔管理主體的職責,與孩子相處交流,幫助孩子做好學習準備。

【學生有話說】

陳澤楨(市實驗中學九年級15班):這幾天我們學校學習指導安排的很詳細,我每天按時起床,然後根據安排看視頻、聽音頻、做練習、對答案、做運動、在爸爸媽媽幫助下了解老師的要求,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面對疫情,我和同學們一起努力。中國加油!

田恆瑞(市實驗中學九年級15班):對這種學習方式很期待,但是通過今天的學習發現也需要我認認真真的學才能跟上節奏,需要早準備好學習資料,集中精力認真聽,認真記筆記,不會的及時問老師,老師們都有耐心、很熱心的幫助我們。期待疫情早日結束,武漢加油,中國加油!(記者 李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