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口誤”、答非所問......瞭解疫情該聽信哪家言?遊蘇寧:信息發佈的科學準確比速度更為重要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從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有效地控制其蔓延,居家隔離已成為普羅大眾的常態,上網和刷手機變成人們獲取各種信息和知識最主要的途徑。然而,在真相與謠言共舞、暢言與刪帖博弈的當下,面對魚龍混雜的信息洪流,無論對醫者還是廣大群眾來說,及時獲取科學性強、透明度高的信息就成為當務之急。因此,對有公信力的媒體而言,信息發佈的科學準確比速度更為重要。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當前各種媒體發佈的有關信息,無論在科學準確還是及時性上都難盡如人意。新聞發佈會上準備的欠缺導致的屢次“口誤”,回答記者提問時倉促應對所致的答非所問,甚至有關診治方案中出現完全不該有的藥物劑量錯誤,無疑都是工匠精神缺乏所導致的忙中出亂。有鑑於此,當前最重要的舉措應該是在確保信息高質量的前提下,倡導優質與高速並行不悖。回首來路,國家經濟政策從“又快又好”調整為“又好又快”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先哲曾言:偏見比無知離真理更遠。我們深知,科學性強加上報道速度快,是新聞傳播成功的首要條件,尤其在人們迫切需要獲得真實可靠的疫情信息時,鑑別信息的真偽非常關鍵,這應是科技人員和新聞媒體共同的責任。科學家應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新聞媒體不僅有及時報道的義務,更應恪守自己的職業精神,在信息發佈前認真核實原稿,儘量消除其中的瑕疵,以切實履行好科學守門人的職責,通過和衷共濟的努力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信息。


新聞發佈會“口誤”、答非所問......瞭解疫情該聽信哪家言?遊蘇寧:信息發佈的科學準確比速度更為重要

<code>遊蘇寧從事醫學期刊編輯工作30年,曾榮獲“韜奮出版獎”、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 “優秀出版人物 ” “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入選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中華醫學會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國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副理事長,現任《編輯學報》副主編,全國多所著名大學的特聘教授。/<code>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聞發佈會“口誤”、答非所問......瞭解疫情該聽信哪家言?遊蘇寧:信息發佈的科學準確比速度更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