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回不過神”還是總體趨穩?不必急著給房價進行”人工呼吸”

肺炎疫情之前,樓市已事實上轉冷,這個鍋不能全讓疫情來背。

上月一手房同比下降12%,二手房從重點跟蹤的18個城市來看,環比下降38%,比去年同期下降27%。一二手房同時普降後,有人說,這是受疫情影響。其實,疫情在一月只是對武漢影響大,對其它城市沒什麼影響。武漢封城波及各地暫停售樓部都是在春節期間,本來春節期間的成交量也低於平常月份。

但是,一月樓市降溫,商品房成交量的大幅下滑主要在兩個原因。一是今年春節時間在一月,而去年春節時間在二月初;二是樓市在成交量和房價連續創出新高後,按市場運行規律,也該歇歇腳了。沒有永遠的上漲,一月是隻是下調的起點。討論二月的樓市成交速凍,受疫情影響是事實。

所以,樓市成交下跌,這個鍋不能完全由疫情來背。

樓市“回不過神”還是總體趨穩?不必急著給房價進行”人工呼吸”

二手房從業人員對當前樓市的真實感受,客戶因樓市前景不明朗而暫停買房。

根據貝殼研究院公佈的調研報告顯示,在所參與問卷調查的近2600名房產經紀從業人員的反饋結果來看。

超70%的受訪者認為,購房者可能將因無法看房、市場前景不明朗而暫停買房;超60%受訪者認為疫情將提升買方話語權,賣方的議價能力減弱,議價空間將有所擴大。

二手房從業人員每天和買房客戶交流,更能直觀準確的反應當前買房心理。這比那些坐在家中憑感覺分析的專家靠譜多了。同時,從近幾天各大房企發出的開工講話中,儘管口號喊得震天響,內心的焦慮其實更大。內心的小九九正在準備中,一旦看房恢復,如何收回資金成為重點。當然,以價換量不可避免。

39.9元買不了什麼,

卻可避免花300萬買房後悔,

別人上過的當,那些買房的坑你不必去踩。點擊下圖進入查看。



樓市將“回不過神”還是總體趨穩?很快便會得到驗證。

中國社會科學院兩位專家在疫情對經濟和樓市的影響判斷上,其認識稍顯偏悲觀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鄒琳華認為:

“整個上半年樓市都將“回不過神”:“但這也分城市級別。整體來看,大城市受影響不大,中小城市受到的影響則比較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

這次客觀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可能較為顯著,全年房地產市場年度降溫幅度可能增加,但房地產市場總體趨穩不會改變。

倪鵬飛認為”應因時因地微調政策,確保衝擊下樓市穩定,從而支持宏觀經濟穩定“。但是,沒有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通過對房地產實施刺激政策來對沖經濟壓力。

顧孟迪教授預期”全國一線城市房價必定會再次出現大漲“

據搜狐財經報道,上海交大顧孟迪:疫情過後,一線城市房價必定大漲。

顧孟迪教授任職於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他認為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2003年SARS疫情過後,房價出現了大幅上漲,這次也一樣;二是一線城市的醫療水平更加吸引人口流入,外來人口會對房價增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顧孟迪教授同時建議,吸取當年房價暴漲的教訓,對重點地區,嚴格執行限購限價政策,打擊開發商捂盤的行為。

樓市“回不過神”還是總體趨穩?不必急著給房價進行”人工呼吸”

我們認為,從此次疫情來看,後期有實力的買房人可能更加看重醫療,但,一線城市目前的戶籍限制,限購措施實施之下,增量人口很難安家。一線城市除廣州外,其它幾個城市供應不足,購買力強勁,存在房價上漲的空間。重點觀察戶籍開放情況。

至於顧孟迪教授認為非典過後房價大漲這個經驗用到現在,不太合適。非典時期正是商品房市場化及城市化進程的初期,供不應求非常明顯。而現在人均居住超過40.8平米,城鎮化率超過了60%,中國家庭負債率近60%。這些都不足以支撐非一線城市房價的穩定。

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央行今年以來已開倉放出超3.7萬億資金。儘管沒有明確可能於房地產,但是,很多人仍然感到擔心。在顧孟迪教授發文說,一線城市房價會在疫情之後大漲之後,有網友提醒說“不必急著給房價進行人工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