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重溫《北京女子圖鑑》,頗有感觸,隨著女主陳可的北漂經歷,著實體驗了一把人生開掛的過程。

總結為兩個字,一是“痛”,還有一個就是“爽”。

1

陳可,成都人,大學畢業。

如果不出意外,她會像大多數女孩一樣,找一份安定的工作,在母親的安排下,找一個靠得住的婆家,過一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有一句話說,如果你的生活很容易,那就意味著你在浪費生命。

陳可偏偏不願這麼被安排,要自己到北京闖一闖。

闖,猶如駿馬,要擺脫束縛它的城門,必定頭破血流,疲憊痛苦。

初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只好借住一位老同學家。

該男同學心懷不軌,陳可被惦記被騷擾,為了保全自己,雖然在劫,她也要逃。

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流落街頭,又冷又餓,想買一隻玉米棒充飢,標價兩元,無奈囊中羞澀,只有一元,她也沒有放棄,買了半根玉米,暫時填飽肚子就行。

要想在北京立足,謀一份自己滿意的差事,可沒那麼容易,屢次面試,屢次失敗。

為了生存,陳可,一位成都的大學生,在北京只做了一個公司的前臺。

不僅工資微薄,而且上班還低聲下氣。

怎一個“痛”字了得。

2

在家鄉,歲月靜好,靠親靠友;出門在外,世事艱難,只能靠自己那一顆,越挫越奮的心。

當生活以為它打敗了你,你要做的,就是證明它錯了。

陳可,騎馬找馬,邊學邊幹。

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她不斷尋找機會和更高的臺階,最後做到了公司高管。

她把每一次的困難和挫折,當成是生活饋贈的必修課,修完之後,整個人又獲得了新的提升。

生活踢了你一腳,並不是老天不愛你,而是要給你更多的東西,比如,見識,心胸,對抗困難的辦法,和堅韌不拔的信心。

這些收穫,是在家鄉的小縣城裡,很難得到的。

這種感覺猶如被打通任督二脈以後,超級“爽”。

3

從家鄉來到北京,究竟是為了什麼?

因為,家鄉的節奏太慢,辦事拖沓,辦個港澳通行證要拖好幾天時間,沒有北京的高效率嗎?

還是家鄉的洗髮水,都沒有什麼品牌,抹在頭髮上,不僅沒有泡沫,還讓髮質更澀呢?

亦或是家鄉的超市,根本刷不了卡,只能用現金,無法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

是,也不是。

家鄉的生活,確實沒有北京便捷高效。

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而更重要的是,家鄉這個小地方,不能給她帶來行萬里路的眼界和胸襟,也不能給她帶來,閱人無數的豁達和見識。

而這,才是一個女孩人生的重要營養,才是一個女孩內心豐盈的必經之路。

每個女孩都要長大,要為人妻,為人母,在外漂過的女孩,走入家庭,會更加大氣從容,會更懂得化解和處理生活中的矛盾,擺脫狹隘,不糾結於困頓,不怯懦,不盲從。

而所有生活中打不開的結,都來自於見識太少。

4

北漂女子的痛處,就是回不去的家鄉,融不進的北京。

北京女子圖鑑:每個女孩在成為女人之前,至少有一段“漂”的經歷


回家鄉,有諸多不適;在北京,永遠被視為外人。

痛,有時也是人生的一種有效補給。

一旦你,超越了這種痛苦,在北漂的過程中,汲取了豐厚的人生營養,無論在哪兒,即使在成都的家鄉,吃一碗豆花,都能品出不同的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