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好人·時代新人”先進典型」 ​吳旭炎:扶貧扶到群眾“心窩窩”

“哎呀旭炎來啦!快進來家裡暖和暖和,外面冷得很!”翟店鎮南天貢村村民楊小平看到吳旭炎走進院門,高興地連忙放下手裡的笤帚上前迎接。楊小平挽著吳旭炎的手,親親熱熱把她迎進了家門。

2015年底,由吳旭炎帶隊,區疾控中心扶貧隊伍正式在翟店鎮南天貢村展開了扶貧工作。三年多的時間,結對扶貧幹部吳旭炎將好的政策“扶”進了貧困戶的家裡,把自己的熱情“扶”進了貧困戶的心中。

楊小平家是吳旭炎的結對幫扶對象之一,家裡因父親年老、孩童年幼,典型的因缺乏勞動力而致貧。楊小平的家是一間並不大的屋子,簡單的傢俱有著使用多年的痕跡,但整個家裡卻是一塵不染,十分整潔。楊小平和七十多的老父親、剛上小學的女兒都住在這裡。說起和吳旭炎的故事,她直掉眼淚:“要是沒有旭炎給我弄上這麼多好政策,生活上還這麼照顧我們,我一個人又照顧老又照顧小,還沒有一技之長,這日子可咋過呀。”2015年,剛離婚的楊小平帶著孩子和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體弱無法勞動,女兒又剛剛三歲,正是需要人照看之時,楊小平無暇出門打工掙錢,一家人連溫飽都變得艱難。吳旭炎與楊小平家結對幫扶之後,不僅積極為他們爭取來農業補貼、金融扶貧、務工獎補等多項政策的幫扶,還一直陪伴著楊小平,從精神上鼓勵她、從生活上關心她。楊小平說:“旭炎總是來家裡陪我說話,問我還有什麼困難,只要我說了她都幫我想辦法解決。”楊小平說著還掏出手機給記者展示她和吳旭炎的聊天記錄:“她時不時便和我在微信上聊天,問家裡的近況,還給我寬心。我真沒想到扶貧幹部能做到這樣貼心。”通過吳旭炎事無鉅細的幫扶,楊小平家通過危房改造補貼壘起了防止孩子走丟的院牆,生病的父親也可以在鄉鎮醫院免費看病拿藥,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有勁頭。

張亞麗是吳旭炎的另一戶幫扶對象,兩個上大學的女兒讓獨身一人的張亞麗倍感壓力。記者來到張亞麗家中時,張亞麗正在長治家政公司打工,晌午時分才能回家。張亞麗的父親張慈惠告訴我們,吳旭炎在接手幫扶張亞麗的第一時間,就為兩個孩子申請了相關的政策補貼,為張亞麗解決了最大的致貧問題。

解決了家裡最棘手的問題,可吳旭炎卻並不滿意,她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在為楊小平家和張亞麗家申請到多項政策補貼之後,吳旭炎又緊貼“雨露計劃”,帶著楊小平、張亞麗去參加了家政公司的培訓,並幫助兩人在扶貧招聘會上找到了家政公司的工作。

楊小平和張亞麗經過家政公司的培訓,都順利拿到了相關的資格證書。如今,楊小平的父親身體狀況穩定,女兒送入了小學,她便在潞城的一戶人家家中做保姆,每月能拿到兩千多的穩定工資。張亞麗也在長治找到了家政的工作,通過家政培訓考下來的高級催乳師和高級營養師資格證為她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成為了一名“手上有技能,心裡有底氣”的家政工作人員。有了種種政策的補貼和吳旭炎暖心的幫扶,兩家人逐漸擺脫了陰霾,重拾了對生活的希望。

吳旭炎說:“相處的時間長了,就和貧困戶逐漸走成了親戚。現在扶貧的政策特別好,只要他們符合條件的,我就都要盡力幫他們爭取到。我也不太會說什麼漂亮話,總之就是真誠、用心對她們,就是我扶貧工作的初心。”不趨於形式、不流於表面,吳旭炎把貧困戶的困難當做自己家的困難,把貧困戶的需求當做最高的工作要求,她真正把扶貧政策落實到了群眾的身上,把扶貧工作做到了群眾的心窩裡。(來源:潞城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