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萬餘人網上問診8成伴有焦慮 醫生:盲目對醫院“望而卻步”不可取

孩子發燒了,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疫情當前,線上問診給人們提供了第三種選擇------

“我家孩子發燒9天了,會不會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我們不敢去醫院,怕交叉感染。”2月10日,青島市婦兒醫院兒童呼吸內科主治醫師陳斌剛坐診線上發熱諮詢門診,就接到了一位家長焦急的求助,與家長語音後,陳斌診斷孩子只是普通肺炎,但需要抓緊時機入院治療。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的增加,許多出現咳嗽、低熱等輕症症狀的普通患者陷入“去醫院還是在家觀察”的兩難糾結中。在此背景下,線上問診給人們提供了第三種選擇,儼然已成了守護健康的“第二戰場”。日前,我市35家醫院紛紛開通了“網上發熱諮詢門診”,至今為1萬餘人提供諮詢,讓患者足不出戶就能得到專業化的診療服務。

八成患者伴有焦慮,線上診療既看病也“安心”

青島市市立醫院在原有“互聯網+醫療服務”基礎上更新升級,推出了互聯網全學科免費諮詢門診、互聯網新冠肺炎免費諮詢門診、線上藥品配送服務、住院病歷網上預約郵寄等全方位智慧醫療服務。其中,互聯網新冠肺炎免費諮詢門診已累計為600餘名患者解決問題。

“我發燒了,會不會是新冠肺炎?”“雖然我沒疫區接觸史,但我現在有些咳嗽,我該怎麼辦?”這是市民在線上經常諮詢的問題。深夜裡,市立醫院國際門診主任李軍仍然抱著手機為患者解答。由於焦慮導致許多市民失眠,後半夜線上諮詢的人並不少。她告訴記者:“從線上問診運行階段來看,大多數患者問詢的都是關於發熱的問題,並且八成患者帶有焦慮情緒。我們除了為他們診斷病情,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便是安撫市民情緒。”

陳斌接到的那例為孩子就診糾結萬分的家長,也屬於上述情況。他在後臺看到家長的需求後,趕緊詢問了孩子有沒有去過疫區或者和疫區人員的接觸史,除了體溫的變化是否還有其它不適症狀等問題?經過語音接診後,陳斌診斷孩子為普通肺炎,並勸家長趕緊帶孩子來醫院。“雖然是普通肺炎,但早治療,早痊癒。拖的時間這麼長,治療難度會加大,孩子也遭罪。”陳斌說。婦兒醫院“網上發熱諮詢門診”1月27日上線,至今已為5000餘名患者問診答疑。

“線上門診能靠譜嗎?”這是許多市民疑慮的問題。據悉, 青島這35家開通“網上發熱諮詢門診”的醫院中,既有綜合性大醫院,也有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定點醫院;既有專科醫院,也有中醫醫院。由於網上發熱諮詢門診對專科要求較多,諮詢團隊由急診內科、重症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臨床科室挑選出臨床一線骨幹醫師組成,他們都是利用休息時間網上坐診,對群眾提出的此類肺炎相關診療、防護問題提供免費諮詢服務。

市民可以通過“慧醫”APP、“健康青島”微信服務號、相關醫院官微等途徑,進入任何一家聯網醫院,點擊“發熱諮詢門診”進行線上諮詢,效果等同醫院發熱門診諮詢。 “線上醫生相當於初篩的作用,可接診輕症發熱患者並提供健康指導,對發熱症狀比較明顯的患者,我們會主動聯繫,對他們進行觀察追蹤,並建議問診者到醫院發熱門診做進一步檢查確認。”李軍說。

記者瞭解到,多數醫院的線上諮詢提供圖文諮詢和語音諮詢服務,少數提供視頻諮詢,圖文諮詢24小時在線。線上門診醫生完成一次完整的診斷短則5分鐘,長則1小時,醫生的專業和耐心給市民帶來了很好的體驗感。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我因為孩子咳嗽一直未好,諮詢了青島婦兒醫院線上門診,聊完幾句後,因為要做飯,就把手機擱置在旁了,等我做完飯後,醫生還在手機那端等我,就像淘寶客服一樣,這令我十分過意不去。”線上門診的醫生大多犧牲了休息時間。但陳斌說,身邊越來越多醫生在這個特殊時期加入了在線問診,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一線”。在對話框裡輸入的不僅僅是專業的回覆,更是對患者的精神撫慰,特殊時期,醫患的心貼得更近了。

拖延病情不可取,不要對去醫院“望而卻步”

採訪中很多醫生告訴記者,不要對去醫院“望而卻步”,事實上,現在醫院實行預檢分診,出入口有醫務人員問詢並測量體溫,有武漢接觸使的患者第一時間便被導引致發熱門診,無武漢接觸史的患者則去其它相關門診,減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醫院的消毒等預防措施還是很專業的,會最大可能保護患者的安全,要根據病情判斷是否去醫院,不要盲目一味拖延。

“當前本來就是流感高發季,今冬小兒肺炎的發病率也較高,不少出現症狀的患兒家長擔心被感染不去醫院,在線上先試探性地找答案。”陳斌說,而在這道“工序”裡,線上醫生可以幫助三分之二的患者排除感染的可能,但也有一些患者是必須到門診藉助儀器輔助檢查的,患者和家長不必談虎色變。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郭菁荔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