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祕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總有那麼些片子,一直備受期待,但因為種種原因總是跳票,活在傳說當中。這些片往往從放出風聲到真正上映,歷經好幾年時間,甚至遙遙無期,所以可以把他們叫做“鴿片”。而今天這部片子也稱得上“鴿王之王”!從放出風聲到上映,足足過了12年。這就是今天老靑見為大家帶來的是愛德華諾頓最新自編自導自演的片子,它就是愛德華·諾頓的《布魯克林秘案》。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布魯克林秘案》由喬納森·勒瑟姆同名小說改編,多年前諾頓就買下版權,但項目一波三折。說實話我都快忘了這茬,要不是朋友提醒,我可能就真的忘了。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紐約布魯克林的犯罪故事,諾頓出演的男主是個孤兒,名字也叫布魯克林。布魯克林是偵探,但他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徵,和人說話時控制不住自己,要麼發出奇怪的聲音,要麼做出奇怪的動作。


因為這個病,他被周圍人當做怪胎。但他是個天才,有過目不忘的能力。一次行動中,他的老闆和人爭執,在布魯克林面前被一夥神秘人槍殺。布魯克林和老闆關係很好,亦師亦友。但就在這次行動中,老闆突然不明不白死了。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兇手是誰毫無頭緒,因為老闆什麼也沒說,死前只給他留下個單詞。老闆生前任務到底是什麼?他到底在給誰做事?那些人到底在找什麼?又為什麼要殺人?


布魯克林決心找到真相,但就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事情越來越複雜。老闆的死似乎和位高權重政府官員有關,當天在場的一人是掌控整個城市建築事業、醉心於拆遷建設的蘭道夫。


而布魯克林在調查中遇到的每個人,都不是偶然,背後都有糾纏不清的關係。每當布魯克林以為接近真相時,卻又進入另一層迷霧。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布魯克林經常失控的行為,更為調查增加不少阻礙。本來只是調查老闆死因,但他逐漸發現,自己已經卷入漩渦。


《布魯克林秘案》裡所呈現的探案部分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環環相扣的故事線只能保證它成為一部及格的探案電影,真正讓這部影片跳出視野的,是它作為時代劇的內核。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影片片名裡的“布魯克林”指代的是諾爾的小名,也指代的是故事風波的所在地——50年代的布魯克林。那個時候的布魯克林開發滯後,和曼哈頓本島的聯繫並不緊密,居住在這裡的大多數是貧困的非裔和拉美裔。


為了進一步開發布魯克林,市政建設局和地產開發商就需要遷移原住民,然後出售或者開發他們的土地。因為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的存在,加之權利上的完全不對等,這樣的土地開發往往是伴隨著暴力和不平等同時進行的。所以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才會有《布魯克林秘案》裡的兇殺案,才會有環環相扣、一層層往下壓的政府秘密和社會醜聞。


於是,電影主線雖然是諾爾的探案之旅,但是我們卻跟隨著他一起,在一點點挖掘出事件真相的同時,挖掘出了事件本身之外的,整個50年代美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於是我們看到,這部片子就不光光是一部懸疑劇那麼簡單了,導演諾頓在懸疑劇的外殼下,遊刃有餘地完成了一部時代劇需要完成搭建的主旨和敘述。而且最值得感嘆的是,除了時代精神有稜有角之外,這部電影的“面子工程”也做得十分到位。諾頓通過完美的特效技術復原了許多紐約地標建築,加上他獨到的配樂,引人入勝的鏡頭語言和配色,50年代紐約的時代風貌躍然紙上。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優美的畫面在動情的爵士樂的烘托下,觀眾輕而易舉地就沉醉在了這幅濃郁的紐約風景畫裡,讓人感覺兩個半小時的觀影時長彷彿是白駒過隙。


試想垂垂老矣之時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佩德羅的自傳體劇情片,每一幀每一秒都浸潤著他對電影最真摯的情感。雖然電影裡的老導演被病痛折磨,但當他每每回憶起兒時,回憶起那明媚的村莊、勤勞的母親,還有自己情慾開始的那個盛夏,時光就會變的明亮。


鴿了12年的《布魯克林秘案》愛德華·諾頓終於交卷了

整部電影看下來,沒有一點對衰老的抱怨,你能看到的,都是一個內心澄淨的老人,在梳理自己的人生,回顧自己一路走來那些令人觸動的瞬間。衰老帶來的挫折會有,但是隻要依然能創作電影,他心中的那團火就會繼續燃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